我在某银行工作,我的主管这样的做法,我该如何应对?
看明了你问的问题,说到底是分赃不均惹的祸!
剐分胜利果实,出手搞桃,这在人类 历史 最正常不过了!你虽然负责逾期清收工作,但很多贷款清收决不是你一个人完成的!肯定有同事协助,有领导帮忙,因此你独占胜利果实的一半,这怎么说也够意思了!难道你想独吞吗?——在这密切合作的 社会 ,你这样作,恐怕这活你也不必干了,也捞不着干了!
我们这里有一支行的行长,有一年,把这奖励四十多万,独吞了!这下群情激奋,客户经理,柜圆全部上告,而这行长就是见钱眼大,不分!上级行一怒之下,撒了他!他今天明白,为四十万得不偿失呀,——这几年挣几个四十万呀,于是开始了告状路程!
至于主管和他妹夫,怎样区理他们发放和收回的逾期贷款奖励问题,他们只要合规无隐患,建议你不必太明白,任他们作好了!这种事,或许上边,也许不管,你置身事外,我认为比较明智!见小利而失大义,当不选也!况且,他还是你顶头上司,路长得很!
你说的这个事情,要一分为二的看。分管你的负责人和行长拿50%的奖励我认为不对,你的上级拿奖励给她妹夫还款,没什么不对的。
虽然不知道你们行的不良贷款清收考核方案,但是不管怎么考核,都跳不出多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这框框,要不然谁跟你卖命清收不良贷款?
你的主管都提前说了,这笔贷款是她自己收回来的,不管是不是违规贷款,只要是逾期贷款就行,贷款是她自己收回来的,跟你有什么关系?对于上层领导来说,看到不良贷款少了一笔高兴还来不及,哪里会关注你的小情绪?
同样的道理,你自己清收回来的贷款,凭什么分配50%给主管和行长?
他们在不良贷款清收过程中做了什么贡献没?有功劳还是有苦劳?如果都没有,这才叫坑你!
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向上级分管不良贷款清收的领导反映,奖励分配不公,导致清收积极性下降,然后提出自己认为合理的分配方案,这才是你应该做的。
如果领导觉得有道理,有助于清收工作,自然会当回事,还会觉得你这人不错。
如果领导觉得你没有道理,那你就自我检讨一下, 是不是自己存在问题?
职场有职场的法则,这个职场的法则就是官大一级压死人。银行同样如此。
在银行内部确实有一些光明磊落的行长,我认识很多支行行长都是将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所以很多员工都愿意跟着他们干,业绩做得当然也好,后来也有很多支行行长都升职了;更有一些支行行长将自己的业绩分给下属一部分,让他们有机会转正、提职、晋升,这样的行长也当然会令员工的爱戴。
但是员工也要知道感恩,有的行长将业绩给了员工,员工心安理得,自己转正、晋级了也认为是理所应当,甚至将行长给的业绩从费用到奖励都据为已有,当行长要求拿一部分费用和奖励用于客户维护时就觉得行长不地道、行长侵犯了自己的合法权益。实际上这也是一种误区。
回到上面的问题,作为负责清收不良资产的员工,肯定每家银行都有一定的对不良资产清收的奖励,而且这些清收的奖励肯定不会完全给经办人员,肯定会有一部分奖励给支行长和主管领导,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上面说到的自己每次清收回来的奖励,都要上交50%的奖励给支行长和主管,作为一项制度应该是合理的。
清收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很多要借助于各种手段和资源,有的甚至要借助于分行甚至总行的资源,所以,看起来是你清收的业绩,但是可能支行长和主管也付出了很多的精力,所以这样的制度规定是合理的,你不应该有任何的抱怨。
同样的道理是,每一个不良资产的清收都是个例,没有完全一样的清收方案。所以,对每一个清收奖励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方案,如有的清收是通过贷款投放实现的,那么就不可能像正常的清收一样进行奖励分配,因为有信贷的配合可能要给信贷部门一些奖励;有的是通过法律手段实现的,那么可能要分配给一些奖励对法律部门;有的是通过关系人实现的清收,那么有的时候可能要将大部分奖励给中间人;像你说的,奖励要返还给被清收人用于偿还不良贷款也是一种方式,所以不要太计较,领导已经给你说明白了,你如果还计较就是你不懂事了。如果领导不告诉你用途,就告诉你这笔清收奖励有其它用途你也没有办法。
清收奖励是一个最难以说公平的事情,只要有业绩在你头上,奖励实际上就不要太计较了,因为很多事情你并不完全知道、清楚和明白,领导有领导的考虑,只要能完成清收任务和目标,在其它方面你会有回报的,过于计较每一笔的奖励分配,你会永远难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而如果你真的向领导提出奖励分配不合理,你在这个支行的职业生涯可能就基本结束了;而如果你向上级分反映也不会有更好的结果。
建议:坦然面对是最好的结果,想到理解才能走得更远。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一些看法供参考:
第一,关于清收奖励的50%分配问题。首先,请问你在清收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如果只是整理文件,或把案件移交律师,那么分你奖励已经不错了。如果是你为主力不经司法程序清收回来的,全部奖励都给你也不为过。这个你自己去分析。行长因为涉及不良考核有扣款,清收奖励提取部分做对冲,也不算不对,要知道处罚扣款比清收奖励多多了。
第二,关于主管妹夫的清收奖励分配。首先你的说法明显带有恶意。怎么判断主管放的这笔贷款违规?既然违规还能做你的主管?所以你的话不可信。
既然是主管的妹夫出的不良 ,相信行长一定严令主管必须出面处理。因此 ,这笔不良的清收不会和你有什么关系。既然没你的事,为什么要给你奖励?就因为你坐在这个办公室?
另外,把这笔清收奖励用于对冲不良,是从自己口袋掏出来赔给公家,这是想减少银行的损失,无可厚非。
题主这种人缺乏容人之心,仅从自己角度出发考虑问题,以后在职场也走不远。
1、这是与客户、主管、行长形成通力合作、取得信仼与支持的大好机会。2、主管、行长必然鼎力支持清收,可以很好实现清收。3、客户在内外压力下积极偿还贷款,最终有利于银行。4、所在银行好、团队好,之后才能有银行业务经理个人好。5、优先考虑做好蛋糕、做大蛋糕,最后考虑分蛋糕。先予后取、有舍才有得、成人达己
你说她把奖励总额的50%分给她和行长,这得看你们银行内部规定了,不违规当然没事儿,违规了保留证据可以向上级纪委举报!至于你说的收回她妹夫的不良贷款,产生的奖励都返回给她妹夫这个做法,她把自己的收入给她妹夫那是个人赠予行为无可厚非,说服领导那是领导愿意,她利用权利逼迫你也放弃自己的收入算以权谋私,她妹夫和她是利益相方,我认为金额大的会构成犯罪!
现实的 社会 官大一级压死人
在哪里工作都不好干,得罪领导不是明智的决定。
如果是我,我不会去找领导的麻烦。她既然会这么做证明有恃无恐。。而且去得罪她不值得。行业有行业的潜规则,就算你搞到证据整了她一把最后还是你得不到好,然后小鞋无数属于你的你更得不到,最后离职回家,想在找下一个工作的时候你的档案是由你的领导来写。。如果得罪狠了很可能就得离开这个行业。
个人建议考虑和领导搞好关系,虽然拿的不多但还是拿到了。。而且良好的关系应该会派给你一些品质优良的活。可以拿数量来弥补质量。
对抗是没有意义的,学会妥协,在另谋办法。你做十件事可能都比不上你领导在行长面前的一句话。所以朋友,别气馁,生活路艰辛,一辈子都在学,学会了也就明白了。
这样的人在 社会 上还有很多,越是惯着就会越纵容,千万不能为了所谓的给面子或者自己的善良而骗了自己,善良的人总会有善良的回报,但是纵容恶人就是为善良掘坟墓。
你不用和这样的人生闷气!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不值得!有些没有修养的人不值得用真诚去理喻!你可以忍耐一些!多学习本领。然后在选择选择离开找一个好点的地方去发展……
清收不良贷款措施及建议
措施与建议如下:
(一)实行责任清收。
严格落实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新陈划段,落实责任。锁定基数,动态监控”的管理原则,对五级分类存量不良贷款实行新老划段管理,形成的不良贷款,要采取积极措施清收和处理,确保绝对额下降;对已落实责任、限期收回的要兑现处罚措施,坚决不能一拖再拖、姑息迁就,该停薪的停薪、该包赔的包赔、该下岗的下岗、该法办的法办。
(二)实行协调清收。
各社要及时与当地村委会或居民会,通过财政拨补、补贴及村社的财产进行抵债等方式,协调清收。
(三)实行依法清收。
对于有偿还能力但拒不还款的赖债户、非信益企业和个人,要依法起诉,运用法律手段清收不良贷款。
(四)实行启动清收。
要探索启动清收的办法,把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与提高支农服务水平结合起来,积极帮困扶贫,激活农户不良贷款。
(五)实行处置清收。
对表内外抵债资产,在妥善保管的前提下,采取转让、重组和租赁等方式积极、及早处置变现。
(六)在不良贷款清收过程中,各社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采取有效措施,只要措施依法合规,效果明显,有利于调动信贷营销人员的积极性。
如何防止不良贷款前清后增
(一)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尽最大限度清收不良贷款。
(二)加大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力度,做到每笔不良贷款都能落实到人,并限期清收。
(三)加强内控制度的管理,以防止新增不良贷款。
(四)加大五级分类中关注类的贷款清收力度,并同时对正常类贷中可能形成不良类的正常贷款的进行监测,以防止新增不良贷款。
(五)对新发放的贷款,应加强管理,并做到合法合规,坚决杜绝以贷收贷,以贷收息,以防止不良贷款前清后增。
清收不良贷款的措施及方法
第二期“归仓风暴”不良贷款清收还有两天就结束了,但是容易和合适的不良贷款上次我们都已本息结清,这次剩余的不良贷款确实难以清收,导致战果不是很乐观。因此,我们对各网点的不良贷款进行全面的摸底调查,通过全面调查了解,对各网点形成的不良贷款进行分类归纳。现就对清理不良贷款中形成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思索与探讨。
通过认真剖析每笔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和办法。
(一)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制定清收具体方案
(二)明确责任,建立台帐
(三)多方举措,加大清收力度
1、多方协商,解决不良贷款
2、领导包片,加大清收力度。
联社领导包片负责,动员全体员工共同做好清收工作。对清收工作不力或难度较大的社,由联社包片领导协助清收。
3、部门协调配合,确保清收力度。
各部门协调配合,共同开展清收工作。与该贷户协调,讲明其中利弊关系,着重讲述“黑名单”对自己家人及孩子以后得坏处。
四、对今后清收不良贷款的几点建议
(一)多渠道协调,多部门沟通,共同完成清收工作。
(二)让村委会,居委会协助清收
(三)抓源头,堵漏洞
今后,信用社要严格按照“阳光放贷”的模式,认真做好每一户信贷调查工作,信贷员必须做到调查全面,情况真实,数据准确,手续完备,资料齐全,从而堵住任何一个风险源。同时,加强贷后检查工作,发现贷户经济情况发生变化的,要及时收回贷款。这就要求加强对信贷员的培训工作,加强对金融法律法规的学习。
(四)继续加大清收不良贷款力度,保全信贷资产。
各网点做好不良贷款逐户摸底工作,逐户签订还款协议,做出还款计划,保全信贷资产,力争百分之百到户。的确无法清收的不良贷款,调查是否具备呆帐认定的条件,做好核销准备工作。
(五)常督促,频催收。
不良贷款形成原因种类繁多,盘活工作难,不可能一次全部清收完毕,需要信贷员随时注意观察贷户的动态,对已签订还款协议的贷户,常督促,催收频率要高,通过长时间的清收工作中,让贷户了解信贷政策,及时偿还贷款。对那些常年赖债的贷户,随时了解情况,一经发现有新的经济来源,及时通过法律、行政手段进行清收。
图文编辑 李采忠
农村信用社清收不良贷款的难点总结
;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信用社以往的不良贷款的清收势在必行,然而这过程中必定会存在很多的阻碍,为了能确保清收的顺利进行,根据我国法制建设的现状,特意对农村信用卡清收不良贷款的难点进行了粗浅的总结以捋清思路。
1、收小额贷款难
总额大、单笔金额小、户数多、分布广是农户不良贷款沉淀下来的几大特点,然而农村经济落后,城镇经济发达,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大大减小,外出务工、经商人员逐年增多,不少农户举家外迁,下落不明。
农村信用社人员少、时间紧、工作量大。不少信用社地处偏僻的山地丘陵地带,交通落后,存贷规模小、效率低,配备人员少,装备落后。加之通讯不畅、信息闭塞,小额农户不良贷款清收工作量大,难度高,清收工作困难重重。
2、处置抵贷资产难
贷款信用社通过协议或者人民法院裁定以资抵贷,高价取得抵贷资产后,不仅变现难,而且成本高,尤其是抵贷资产为房产的,变现成本更高。贷款信用社自行处理抵贷房地产,可省评估费和拍卖费。虽评估费、拍卖费可减,但交易税费难逃,需要交纳两次交易税费。
第一次是从债务人过户到贷款信用社,第二次是从贷款信用社过户到买受人。
3、法收贷难
贷款人采取各种措施,仍不能收回不良贷款本息时,在万般无奈之下,不得不采取最后一个手段:依法起诉。由于社会诚信不足,执法环境不畅,依法收贷呈现出成本高、效率低、执行难和举证难的特点。
1)成本高:依法收贷从起诉到执行需要缴纳诉讼费、保全费、执行费、评估费、拍卖费等。
2)效率低: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依法收贷从提起诉讼到申请执行,应经立案、送达、交换证据、开庭审理、判决、上诉、申请执行等程序,少则半年,多则两三年,更有甚者遥遥无期。
3)执行难:依法收贷进入执行程序后,一方面债务人千方百计转移资产,逃避债务;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打通执行关节,调动各种关系向执行人员施加压力。
4)举证难:一方面债务人转移、隐匿资产,有能力履行而拒不履行;另一方面贷款信用社无法搜集、提供有关债务人财产线索的证据,人民法院无法执行。
4、债务人转移资产花样摆出
部分债务人通过各种手段取得贷款后,想尽一切办法转移资产,逃避债务。
债务人一般通过以下方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
1)通过不正当交易和虚假交易将公司资产转移到关联公司和股东个人名下,造成公司经营困难、资不抵债,通过倒闭或破产,最终达到逃避债务的目的;
2)通过低价变卖财产,将资产转移到与债务人串通好的其他单位和个人手中;
3)对大量到期债权不及时主张权利,导致债务人到期债权超过诉讼时效;
4)债务人贿赂与贷款信用社工作人员,内外串通。
清收不良贷款检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清收不良贷款检讨书、清收不良贷款检讨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