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省生源地助学贷款续贷流程和所需材料
二、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操作流程
(一)、登录系统
培训模拟操作请登录(仅
供培训期间使用,培训完成后将关闭)。贷款申请启动后正
式申请必须通过登录,录入申请信息。
A:续贷学生登陆系统(针对08、09年已经获得贷款,2010
年再次申请的学生)
(1)点击登陆网址,在请选择您的贷款类型中选择“生源地助
学贷款”。
(2)选择“使用身份证登陆”。
(3)选择“省”“市”“区”“资助中心”(如:依次选择“湖
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武汉市黄陂区学生资助管理
中心”)。
(4)输入申请人18位数身份证号码,密码为申请人8位数生日
(如:19900101)。
(5)输入验证码即可登陆系统。
B:新贷学生登陆系统(针对新录取学生、以前未办理过贷
款的高校在校学生)
(1)点击登陆网址,在请选择您的贷款类型中选择“生源地助
学贷款”。
(2)点击“注册”。
(3)注册用户协议条款中,点击“同意”。
(4)输入姓名(中间不能空格),18位数真实有效身份证号
码,选择贷款办理所在地的资助中心(如:依次选择“湖北
省”“武汉市”“黄陂区”“武汉市黄陂区学生资助管理
中心”)。
(5)输入“毕业中学”。
(6)输入就学信息,点击“高校名称”后面“选择高校”,输
入就读学校名称,点击“查询”,点击就读高校前面“选
择”按钮,点击“确定”。依次录入“院系名称”,“专
业名称”、选择“专业科类别,录入学号、入学年份、学制、
学历。(注:1、高校名称、院系名称、专业名称都要严格按
照通知书内容填写;2、新录取学生学号可以不填;3,入学年
份为考取大学的时间,即进入大一阶段时间)。
(7)点击下一步,设置“登录名”、“密码”、“安全信
息”。(登录名和密码用于登录系统,注册后请牢记。安
来源:() - 2010年度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流程_黄陂教育资助_新浪博客
全信息用于找回密码和保护个人信息,务必填写)。
(8)依次录入“个人信息”“通讯信息”“家庭信息”“联系
人信息”,以上各类信息尽量填写完整,以免影响贷款审
批,“联系人信息”可以填写直系亲属有关信息。所有信
息填写完成后点击“提交”。因信息填写不完整,导致学
生贷款审批被拒绝,由学生自己负责(注:联系电话填写
方式为区号加号码,如02788888888,以下均同此式)。
(9)页面弹出提示“注册成功”,点击“返回”,使用刚注册
的登录名和密码登陆。
(10)登录系统之后,上述“个人信息”,“就学信息”等信
息都可以修改,修改之后点击提交。
(二)、在线申请
(1)点击左侧选择栏目中“贷款申请”,点击“新增”,选择
“贷款金额”,“贷款年限”“申贷原因”依次录入“贷
款原因描述”(注:贷款金额只能选择输入6000),贷款年
限最长14年,具体计算方法:新生=学制+10(计算结果大
于14的填写14);高校在校生=学制—已读年限+10(计算
结果大于14的填写14)。“贷款证明出具单位”(至少为
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部门一级)、“出具日期”、“联
系人”、“联系电话”。(如在录入以上信息时,不能确
定出具单位名称、出具日期、联系人联系电话,可以暂时
不填。等打印出申请表格、盖完章后在补录到系统中去)
(2)输入共同借款人信息(续贷学生可以在下拉框选择原来的
共同借款人,也可以选择新增,重新增加一个共同借款
人,新贷学生直接选择新增共同借款人,共同借款人原则
必须是学生的父母或直系近亲属)。
(3)账户信息,代理结算机构选择“支付宝(湖北)”(注:
支付宝账号将在贷款申请被受理后,录入合同信息时系
统会自动生成,并打印到合同上,学生在合同上可以知
道自己的支付宝号码,支付宝操作办法将通过网站或资
助中心通知学生)。
(4)点击“提交”,系统会弹出提示,表明申请提交成功,点
击“返回”后,点击“选择”选中所列申请表,再点击
“导出申请表”,另存为word文档后,直接打印申请表
(一式两份)。
(三)、学生持申请表到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等部门签字
并加盖公章。
(四)、学生持申请表和符合贷款条件要求的有效的贫困证
和其他证明原件复印件到资助中心现场确认,并签订合
同。(贷款资格将由区资助中心进行审查)
(五)、学生持贷款合同和贷款证明到学校办理回执。并将
回执(一式两份)寄回当地资助中心。
学生在线服务系统为生源地贷款学生专用数据系统,学生个
人贷款信息,放款信息,还款信息都可以查询,并可在网上提出
提前还款申请和还款操作。还款部分的网上操作说明将在后期发
布。贷款程序及信息系统有关操作仍然在不断完善中,如有更新
会及时发布,请拟申贷学生予以关注。
梧州办助学贷款需要什么手续?
1、盖章的申请表2份。 2、本人及共同借款人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 3、学生证原件和复印件1份。 4、本人及共同借款人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各1份。
记得拿录取通知书,去民政局
梧州生源地助学贷款在每年的什么时候结束
岑溪:昔日广西“小深圳” 今天开放排头兵教育先行增后劲 人才是发展的基础,一个地方的跨越式发展离不开教育。像全国许多城市一样,岑溪在改革开放中成长,教育事业获得长足发展。 早在1996年,岑溪市就通过举债建设的卧薪尝胆式的艰苦奋斗,率先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两基”评估验收。近15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岑溪市继续加大“两基”经费投入,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1996年以来,全市共投入资金38625万元,新建校舍36多万平方米,累计维修校舍55多万平方米,消除危房近20万平方米,添置图书近180万册,投入5000万元购买课桌椅凳和教学仪器设备,装备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学校513所,办学的条件得到更为有效的改善。 目前,全市小学占地面积1582249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564886平方米,生均面积6.14平方米;普通初中学校占地面积865471平方米,校舍面积267986平方米,生均面积5.54平方米。普通高中学校占地面积533005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43843平方米,生人均面积16.99平方米。 为巩固“两基”成果,岑溪市还实行政府包入学率、政府与学校共同包巩固率的“双线承包责任制”,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履责,学校负责,社会支持”的长效机制,制定并严格实施《岑溪市中小学学籍管理办法》,控辍保学成效显著。目前,全市小学入学率99.99%、巩固率99.99%,初中入学率99.88%、巩固率100%。 近年来,为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促进公平教育,岑溪市启动了新一轮中小学学校布局调整改革工作,逐步推进农村小学高年级寄宿办学。从2007年起,这个市出台专项文件,结合中小学校园安全工程、中小学校舍维修工程,采取改建、扩建、新建、撤并相结合的方式,以实施农村小学高年级寄宿制办学工程为切入点,促进农村中小学校布局调整科学化。目前,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2亿元,撤并布局不合理的学校和含教学点共75所。与此同时,充分利用小学高年级办寄宿制学校后镇、村两级腾空的教学设施,兴办农村学前教育,促进学前教育健康发展,全市60%的村已开办学前教育,全市3至6岁幼儿入园3万人,学前三年教育入园率达61%,远高于广西的平均水平。 2005年,岑溪市决定扩大高中办学规模,把高中教育做大做强。几年来,这个市在政策、资金、师资等方面全力支持岑溪中学、岑溪二中,累计投入资金7000多万元,用于完善教学基础设施和设备。 由于狠抓学校内涵质量发展,2001年,岑溪中学成为自治区首批示范性普通高中;2007年,岑溪市二中又成为岑溪市第二个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 为全面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强力推进教育强市,确保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岑溪市把教育作为事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大事项,连续在三个五年发展规划中都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并坚持做到从政策上予以倾斜、资金上予以保证,仅这两年来,岑溪市政府累计投入的教育资金超过2亿元,主要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整合教育资源。 工业发展离不开技术工人,兴办职业教育,才能破解人才瓶颈。岑溪曾一度因为缺乏劳动力资源,成为制约经济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其实,岑溪市每年约有新生劳动力15000人,另外有农村富余劳动力存量8万人左右。 经过不断探索,岑溪市在职业教育发展上找到了有效突破,最终实现了以人才人力优势吸引企业落户岑溪的发展思路,使岑溪成为吸纳产业转移的永久性磁场,从而有效地促进了全市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几年来,岑溪市先后投入职业教育的建设资金超过1亿元,职业教育已经从2005年占地不足20亩、在校生不足600人发展到现在占地208亩、在校生8000人的规模化基地,建筑面积达10万平方米,学校布局合理,设施功能齐备,办学质量不断提升。 多渠道多形式发动社会力量助学兴教,营造“商以助教为善”的良好氛围,是近年来岑溪市教育事业得以快速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早在2006年,这个市就成立了奖学助学协会,广泛筹措资金资助贫困大学生上学。同时,建立和完善“政府领导、教育主管、部门配合、地方统筹、社会参与”的长效机制和“市-乡镇-学校”三级工作网络,由教育、共青团等部门,对全市贫困学生走访调查,建立贫困档案,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资助金额。 几年来,岑溪市共筹集到助学资金500多万元,发放扶助金250万元,扶助贫困生3000多人。2009年,又在梧州市率先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贫困生上大学资助工作,共审批3860人,发放贷款2316万元,确保高校新生全部顺利就读,真正做到“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失学”。 只有汇聚各方力量,才能加快学校建设。近年来,岑溪市的四大班子领导每年都会到南宁、广州、深圳、珠海等市,拜访岑溪籍知名企业家,大力宣传岑溪教育,使更多的在外岑溪人都关心支持教育工作。几年来,累计募集社会知名人士、优秀企业家等支持教育的资金5000多万元。 岑溪市还通过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在更广的层面上使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极大地减轻了群众的教育负担。据统计,从2006年起,这个市共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保障经费、城市免杂费资金1.7亿元,受惠学生23万人,有46.6万人/次学生享受到免费教科书;资助中等职业教育学生1.83万人次,资助面达100%。 岑溪市委书记陈国禄说,撤县设市的15年,也是岑溪全面推进对外开放的15年,更是岑溪加快发展教育的15年。正是岑溪人从不服输、勇于开拓的精神,使岑溪市的教育事业在时代的风雨中,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之路。工业振兴百业旺 享誉国际市场的“岑溪红”石材工业产值2010年可达35亿元,比1995年的9.8亿元,增加近4倍;矿产品采选业产值今年可达25亿元,比1995年的1637万元增加150多倍;五金不锈钢制品业今年产值可达40亿元,比1995年的1200万元增加330多倍;林产林化业预计今年产值可达19亿元,比1995年的1.1亿元增加17倍多;家电电子产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预计今年产值可达15亿元,从1995年的零增加15倍;最新兴起的陶瓷产业势头强劲,从2009年9月开始,仅用1年多的时间,2010年产值预计达5亿元…… 这一串喜人的数字,是岑溪市工业发展道路上的一个个足迹。 撤县设市15年来,敢于自我超越的岑溪,借助广西改革开放工作会议在本地召开的东风,围绕建设桂东南副中心城市这一目标,创新发展思路,抢抓机遇,招商引资呈跳跃式推进,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目前,这个市已经初步形成以石材、矿产品采选、五金不锈钢、林产林化、纺织服装、家具皮革、陶瓷等系列产业,形成具有地方特色优势的工业集群。 而在1995年的时候,岑溪市的工业规模还比较小,工业设备和技术也相对落后,纳税超100万元的企业屈指可数,仅有松香厂、水泥厂、造纸厂等这3家。 1995年以来,岑溪市发扬敢想、敢干、敢创、敢为天下先的精神,狠抓工业企业,使工业企业发展步入了快速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效。到2009年,这个市的工业总产值达到178亿元,纳税超100万元的工业企业达到35家,其中超1000万元的企业有4家。全市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5年的26.3%上升至2009年的55.3%,工业税收已占总税收的66.5%。 工业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大半壁“江山”,离不开岑溪市创新思路抓招商的真抓实干。 在招商引资工作中,精明的岑溪人创新思路,不断亮出新招式,不断推出新举措,做到在体制创新上优人一招、在机制创新上高人一筹、在科技创新上快人一拍。招商引资工作始终走在广西的前列。 过去,由于多种原因,岑溪市的招商引资工作曾经相对被动。许多中外客商来而不留、留而不久、久而不发。1995年,岑溪市只引进项目11个,合同总投资只有2亿元,当时全年实际利用外资220万美元,实际外贸出口仅达506万美元。 撤县设市以来,岑溪市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打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示范基地,提升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和产业人力资源水平。在不断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工作责任的过程中,尤其以“解剖一个企业,分析一个行业,引进一批企业,培育一个产业”的“四个一”策略,大力开展资源招商、会展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促使一批批外商项目纷纷落户。 “保姆式”的优质服务,是蠃取工业企业落户和推进岑溪工业发展的“法宝”。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岑溪市主动出击,诚心邀请各方客商前来实地考察,使以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为核心的招商引资工作取得突破性的进展。2009年,这个市的外资投资总额达到25亿元。今年1-11月,岑溪市新引进外来投资项目67个,合同投资总额70亿元。其中,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34亿元,实现外贸出口2421万美元。 15年来,岑溪市新批准成立外资及内联企业212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年均增长率超过30%,其中龙湾矿业、三威林产、互益纺织、七星精进、天马石业等一批工业企业已成为岑溪产业发展龙头和纳税大户。 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岑溪市的企业也同样出现生产停滞、资金紧缺的状况。在严重困难面前,岑溪市提出“不能让一家企业在困难中倒下”,大胆提出“弯道超车”的发展策略,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和超常规的举措,全面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通过财政贴息、技改补助、争取上级资金、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建立良性融资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仅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就为首批10家工业企业解决6700万元流动资金,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促使企业企稳回暖,实现产业发展新突破。 岑溪市天马石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清池说,公司2005年落户岑溪,市里的主要领导和相关部门都给与大力的支持,从办证到进场开工,服务细致、周到。目前,天马石业已成为岑溪市石材加工的龙头企业之一,年均创税收240多万元。 工业脊梁的铸造和挺起,为岑溪市工业强市战略的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壮大了全市的经济总量,使岑溪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岑溪市市长覃颂告诉记者,目前岑溪市正精心谋划“十二五”雄伟目标,将再一次吹响的“工业强市”号角,促进市富、民富,社会和谐。
关于梧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和梧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在哪里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