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影响下银行能助力实体经济走出困境吗?
疫情影响下银行能助力实体经济走出困境吗?我的回答是肯定的!
1、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实体经济的生存、发展和强大。疫情之下,强烈要求各人财物管理部门、各行各业都要拿出实际行动支持扶植实体经济走出困境!
2、银行是更大力度让利实体经济。金融机构按照国务院、银保监委要求,主动放宽贷款条件、延长贷款期限、下调贷款利率,来缓解实体经济的资金压力;并且帮助客户在资金结算、网上代发工资和推介产品拓展渠道。尽银行所能为客户为实事!
能帮助实体经济走出困境的,只有银行。而银行也一定能够帮助实体经济走出困境。
疫情发生以来,国家就出台了一系列财政、货币政策,用来为中小企业疏淤解困。助力中小企业复工复产,解决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国家出台的政策就像一场及时雨一样,解决了中小企业流动性紧张的问题。也让很多人保住了饭碗,解决了就业问题,也解决了很多人的经济困难。
从刚刚发布的我国二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可以看到,中国经济从二季度由负转正,Gdp增长由第一季度的负的6.8%转变成二季度的3.2%。这个经济数据来的非常不容易,在国际上疫情还非常严峻的情况之下,我们还能保持这样的经济增长,非常的难能可贵。这也和国家的一系列经济政策是分不开的。
银行为了解决实体经济的困境,根据国家的要求,让利给中小企业,降低贷款利率,切切实实的解决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在这一点上,银行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是有目共睹的。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数据来看,连续几个月广义货币增长在11%以上,这也表明了金融对实体的支持力度是多么之大?
疫情对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很多企业几乎濒临生死边缘,幸亏银行能够及时伸出援手,送来的资金,让这些企业及时摆脱了困境,恢复了生产,重新进入到正常经营的轨道。
当然,由于国际上的疫情还非常严重,我们还不能掉以轻心,各地还会有零星输入性病例发生。我们每个人都要加强疫情防护,保住我们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促进经济增长。
银行永远是锦上添花,不会雪中送碳。
疫情之下,银行也在降低各种疫情相关企业的贷款利率,加大给实体企业的支持,但银行终归还是要控制风险的,所以能拿到大额优惠贷款的,通常还是:大中型企业、上市公司、现在普惠金融支持产业的企业、有资产抵押的企业。
这几年的普惠金融,其实是对中小型 科技 企业非常利好的风口,每个银行都有新增小微企业的硬性指标,但这些企业要在国家支持的高 科技 行业中,只要是符合条件的企业,银行都是上门追着要给你贷款,利息也很低。
疫情之后来看,规模大的,或者稍微和扶持产业沾边的中小企业,和疫情沾边的中小企业,拿贷款还是相对容易的,贷款利息已经非常低,有些城市的疫情贷甚至可以做到年化3%以内,这是银行对实体经济支持非常给力的地方。
但伴随着央行放水,银行经营贷利率下行的,也有很多违规套取经营贷去炒房炒股的,甚至其实有些银行更愿意给人钱去买房,相对做企业,风险更小。
大水漫灌之下,资本会流向利益最大化的地方,也很正常。
只是银行资金,如何能精准的进入到真正需要资金做实业的企业,流入到真正需要扶持的产业和公司中,这是最终是否能支持到实体经济发展的关键。
如果银行的钱,最终还是流向了楼市和股市,那只会推高泡沫,对实体经济是无益的。
银行是百业之王,任何行业离开了银行业的资金扶持,都不能走的更远更坚实。疫情影响下银行能助力实体经济走出困境,但银行并没有这个动力来做这件事,主要是因为是实体经济产生利润和兑现利润太慢,深层次原因还是资本的贪婪,哪里利润大就去哪里。
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6.8%,但银行业利润实现6%的正增长,是不是很讽刺。所以才需要银保监会这样级别的行政部门督促银行业保持利润合理增长,隔空喊话。通俗点说就是大家都在过苦日子,唯独你们银行业还在大赚特赚,你们还是要合适点,不要一点B脸都不要,引起大家的反感。
在疫情这种突发事件之下,国家层面只能要求各行各业拿出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支持实体经济。到银行这一块,就是要让他们让利,降低贷款利息,贷款的资金向中小微企业倾斜,扩大可贷企业的覆盖面。
现在的银行多数都是商业类型的银行,背后都是财团和资金大佬,就他们而言,是没有任何动力来助推实体经济发展,行政监管部门只能按窗口指导意见进行指导、督促,并不能直接上阵,让他们把钱直接贷给谁不贷给谁。
2022疫情期间广东韶关农业银行的优惠政策有哪些
农业银行抗疫金融扶持政策如下。
1、中国农业银行抵押e贷:支持小微企业7*24小时申请。随借随还、循环使用。最高额度1000万元。抵押房产为住宅、厂房等。一年期利率范围为3.45%-3.55%。
2、中国农业银行微捷贷:支持小微企业7*24小时申请。纯信用、全线上,全程无忧。可获得最高300万元信用贷款。一年期利率范围为3.85-4.15%。
3、中国农业银行惠农e贷:支持涉农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于保证农业生产经营使用。发放农户贷款或涉农贷款。最高额度50万元。一年期利率范围为3.85%-4.15%。
4、中国农业银行始终践行普惠金融助力小微企业发展,愿为在疫情期间共同战斗的中小微企业、科创企业、制造业等实体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金融服务,相伴成长,为企业提供短期及中长期流动资金、项目贷款、投贷联动等一揽子投融资服务。
5、中国农业银行提供票据秒贴服务:网银申请、自动审批、实时到账。足不出户、助力居家办公。
凝心聚力克时艰,银保信抗“疫”在行动
国际金融报
厦门兴业绿色通道助力八旬老人爱心捐赠家乡
兴业银行为爹地宝贝转产口罩提供2000万信贷资金
中国太保志愿者团队开展交通引导、应急救援等服务
中国太保志愿者团队开展交通引导、应急救援等服务
邮储银行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网点金融服务工作
编者按:
一场和平年代的战争,一次全面动员的战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牵动人心,全力抗击成为全国普遍共识。金融行业积极响应,尽锐出战,捐赠机构持续攀升,士气不断上扬。除捐款捐物以外,各大金融机构结合自身优势,升级和细化相关金融服务,为防控疫情添砖加瓦、续航助力。凝心聚力的行动,众志成城的铁腕,共克时艰的决心,终将取得战“疫”胜利。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表示切实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通知精神及工作部署,强化金融对疫情防控工作的支持。
自疫情发生以来,各金融机构迅速响应战“疫”。作为金融业排头兵的银行业在积极行动,开启金融绿色通道,生产贷款超过千亿元,助力小微企业发展,不断以更强有力的金融服务助力抗击疫情。保险业亦发挥专业优势,为“逆行者”提供超万亿保额,积极拓展保险责任,完成多项新冠肺炎理赔案例;信托业则 探索 发起设立专项慈善基金,利用自身资源和股东优势,采取多种方式参与到抗击疫情阻击战中。
银行开启金融绿色通道
作为金融业的排头兵,银行业有序展开抗击疫情的各项行动。
不仅中资银行积极行动,在华外资银行、大陆台资银行也积极响应倡议,除捐款捐物外,10余家外资银行和台资银行还发布为疫情防控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多项举措。
例如,汇丰银行利用全球网络优势,从海内外调配并采购抗疫物资,提高物资采购品质;渣打银行充分发挥其网络优势和业务专长,密切协调渣打新加坡和韩国的多个团队,帮助中国企业在海外紧急采购抗疫所需物资。
东亚银行、恒生银行和富邦华一银行针对疫情防控采取多项业务优惠政策,如免除疫情相关捐赠及医疗采购汇款等业务及湖北地区客户转账、理财等业务手续费,调整系统支付金额上限,开辟绿色审批通道,向疫情防控企业提供综合授信;摩根大通为抗疫物资采购、支持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庭等提供金融资助等。
其次,除去资金的救援外,银行业金融机构还积极通过采取应急贷款、专项贷款等方式,不断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全力保障防疫企业的融资需求。
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月4日,银行业发放的防疫及支持相关企业生产贷款已超过1600亿元。同时,多家银行对湖北省内的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利率,在现有利率基础上下调了0.35到0.5个百分点。
其中,国家开发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249亿元;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100.67亿元;工农中建交和邮储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348.62亿元;招行、光大、兴业等12家股份制银行抗击疫情信贷支持合计564.37亿元;34家城商行、民营银行提供疫情防控专项授信171.98亿元;全国农信机构通过向相关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73.06亿元。
例如,武汉农商银行出台了《全力做好防疫防控,加强金融服务“十二条”措施》,安排30亿元专项信贷额度,用于发放医疗设备及疫情防控贷款。
再次,为了在特殊时期保证资金划付的高效及时,多家银行还纷纷建立针对相关企业的信贷、汇兑等金融服务“绿色通道”,并配置专人、特事特办,确保相关资金能够第一时间到达疫区。
例如,自疫情发生以来,建行为多家相关企业开通信贷审批绿色通道,该行上海浦东分行通过特事特办、特事急办,在多部门的联动协调下,快速为农副产品等相关企业客户完成了25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的审批工作,保障百姓“菜篮子”产品供应;同时,仅用2天时间完成1亿元流动资金贷款的发放,满足了联影医疗扩大生产的需求,让该企业的2台CT设备第一时间送进武汉火神山医院。
兴业银行通过开展跨境金融服务绿色通道,为北京、上海、海南、安徽、黑龙江等省市多家企业全球采购口罩,进口消毒设备、消毒毛巾等防护物资,提供极速便利金融服务,让医疗防护物资尽快到位。
据不完全统计,春节期间,该行已为十余家企业办理跨境医疗用品进口付汇业务,金额合计折合人民币1200多万元。
最后,考虑到疫情短期内给经济造成较大冲击,对风险应对能力较弱的中小微企业带来严峻考验,银行业金融机构齐齐发力,响应政府号召,通过多措并举的差异化金融服务方式来积极助力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发展,具体包括:
一是优化贷款展业方式。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 旅游 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暂时受困的企业,多家银行表示不抽贷、断贷、压贷,并积极通过展期、无还本续贷、信贷重组、减免逾期利息等方式予以全力支持。如浦发银行为武汉客户设计了“无还本续贷”专属业务方案,企业无需归还原贷款本金即可完成续贷,续贷后贷款期限顺延一年,并给予借款企业最优惠利率。
二是下调企业贷款利率。为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湖北辖内小微企业的影响,增强小微企业活力,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渤海银行等多家银行纷纷表示,对湖北省内普惠性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主经营性贷款,在现有利率基础上下调0.5个百分点,降低小微企业融资成本。浙江网商银行针对150万湖北小店和正在抗击疫情的30万医药类小店,不抽贷不断贷,并对利息下调10%。
险企完成多项新冠肺炎理赔
疫情发生后,各保险机构迅速行动,向重点地区大量捐款、捐物,向医护人员捐赠保险,驰援抗击疫情工作。
2月4日,泰康捐赠的首批医用物资提前抵达雷神山医院,包括1万件隔离衣、2万件其它医用物资,费用总计400万元,将分批次运达。截至2月5日,泰康保险共捐款3000万元,捐赠1000万元及武汉医护人员特别保险,向首批近700名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捐赠一年保额20万的人身保险。
2月4日,华夏保险“琉璃光防疫保险捐赠计划”正式上线,对两千万客户及五十万前后线事业伙伴免费提供每人20万元的保障额度,累计保额达4万亿元,保险期限90天。
截至2月5日,中国大地保险已累计为湖北、上海等多地交警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新闻工作者捐赠专属保险,累计保额近50亿元。近日,中国大地保险又向上海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总队的1200名交警捐赠专属保险保障,对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而身故的交警,每人赔偿50万元,意外伤害每人赔偿10万元,总保额7.2亿元。
其二,积极拓展保险责任。除捐款、捐物和赠险外,各保险公司也积极响应银保监会号召,不断传来扩展保险责任的好消息。
2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人身险部发布通知,要求各人身保险公司优化现有产品理赔标准,适当扩展保险责任。
平安人寿、新华保险、阳光人寿、珠江人寿、昆仑 健康 、君康人寿、长安责任等近40家保险公司根据疫情需要,陆续发布了保险责任拓展的消息。
2月4日,平安人寿宣布,提供1000万个“E路平安保险计划”免费领取名额。该保险计划对“平安乐交通意外伤害保险”进行责任扩展,在原有产品责任基础上,扩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赔付责任。根据保险扩展责任,被保人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导致身故或伤残的,最高可获得10万元赔付。该保险计划覆盖0-65岁人群,保险期90天。
2月5日,新华保险发布消息,宜家保和安心保保险产品计划在原保险责任基础上,将保险责任扩展至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引起的身故及伤残。此外,阳光人寿已于2月4日完成首笔重疾险责任扩展理赔。
中国人寿称,截至2月1日,公司共查找到126名疑似或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客户,涉及13个省。且已完成8位患病客户及一线抗疫人员的理赔,其中湖北5位,浙江、广东、内蒙古各1位。湖北分公司为3位客户给付保险金86万余元,最快的赔案从联系客户到保险金到账仅用了2个小时。
中国太平旗下太平人寿也已快速完成4例客户涉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保险理赔,累计赔付12.65万元。目前,中国太平向武汉医护人员捐赠的“医无忧”保险接到报案132人,已快速完成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一医院2例医护人员理赔,每人5万元,为抗击疫情的一线医护人员送去一缕保险关怀。
截至2月3日晚,中国平安旗下保险公司累计完成13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理赔,合计赔付金额超74万元,且都是线上完成,避免了人员外出与交流。
截至2月1日,中国太保共接到15家分公司42名寿险客户报案,当天完成首单身故保险金,仅用15分钟。同时,中国太保产险湖北分公司面向遭受旱灾损失的中药材企业迅速启动绿色理赔通道,仅仅两天便达成了赔付598万的理赔协议,并于1月21日预付赔款500万元。
设立专项慈善信托
共战疫情,信托业在行动。
在1月26日(大年初二)发起设立后,短短两天时间,专项慈善信托前两期募集资金已达2210万元。1月28日,该慈善信托第三期募资完成,该期共有18家信托公司参与,募集金额总计870万元。
至此,参与设立专项慈善信托的信托公司累计达61家。后续,这61家信托公司将共同作为专项慈善信托的委托人,在中国信托业协会的指导和组织下,通过成立委托人管理委员会的形式参与慈善信托的全程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总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的国通信托捐赠100万元,并担任了上述慈善信托的受托人。
国通信托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得悉防疫物资出现缺口后,公司立即决定出资并发起设立慈善信托。在信托业协会和信托同业的支持下,公司担任受托人发起设立专项慈善信托,支持湖北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帮扶救助工作。
“作为总部位于武汉的金融机构,公司大量员工身处武汉及周边县市,对湖北及武汉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抗击疫情中我们一定要走在前面。”国通信托相关负责人说。
中国信托业协会指出,专项慈善信托的目的主要是对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进行防控,并救助由其造成的损害。信托财产使用方向包括捐赠给慈善组织及医疗系统等可以合法接受捐赠的疫情防控和救治相关机构,向医务人员、志愿者及公众发放防疫保障,抚恤因疫死亡家庭,疫情结束后用于医疗科研、应急救助等公共卫生事业,慈善信托采取开放式,可接受追加慈善资金。
目前,首批救助项目资金已完成投放。与此同时,专项慈善信托正在对接其他符合该信托目的的资助项目,严格筛选,加快实施,精准投放。
1月25日,雪松控股旗下雪松国际信托通过广州市慈善会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赠1000万元资金,并向武汉市红十字会捐赠首批医用物资,包括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4万只、N95口罩5000只、防护服200件,用于武汉市防控疫情。
1月26日,中信信托携子公司中信保诚基金捐赠1200万元,其中向武汉市慈善总会捐赠1000万元,向黄冈市慈善总会捐赠200万元;同日,中航信托向武汉红十字会捐赠第一批物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试剂。1月27日,光大信托向湖北疫情地区捐赠首笔350万元,支援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工作。
驰援的队伍还在不断扩大。2月6日,平安信托表示,公司第一时间成立了由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姚贵平为组长的防疫领导小组。公司携手医疗、环保、高速公路等行业的多家被投资企业,以实际行动全力投入战“疫”,助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关于银行贷款助力疫情和银行助力抗击疫情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