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平台稳定性、安全性的评定指标有哪些呢?
1、 风险集中度:指的是在一个平台借款金额排名前十的借款人借款总额占平台总借款金额的比例。比例越高,说明平台借款集中度越高,风险越大;
2、 投资分散度:投资人单次借出的资金的额度大小,如果单笔出借资金额度大,说明投资的分散程度低,风险大;
3、借款分布系数,系数越大、越分散、平台带来的风险越小。
4、逾期率:到期借款不能及时偿还的金额占平台借款的总额的比率,如果占比越大,说明到期未偿还的越多,风险越大;针对不同平台统计口径的不同,会有略小的误差。
5、不良贷款率,借款被判定基本不能被收回的金额(即不良贷款金额)占平台借款总额的比率,占比越大,坏账越多,风险越大;
6、类拨备覆盖率,平台用于垫付的保证金额度占实际需要垫付的额度的比例,占比越高,说明垫付资金能够对坏账的覆盖面越广,风险就越低。
什么是贷款风险 计算方法介绍
风险贷款通常是对贷款人而言的。从贷款人角度来考察,贷款风险是指贷款人在经营贷款业务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贷款风险与信用风险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
人们常说的风险贷款实际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不良贷款,亦即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贷款本息的回收已经发生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收回;另一种是指高风险贷款,如科技贷款,这种贷款本息回收的不确定性很大,贷款人在承担了较大的贷款风险的同时,有可能取得较大收益。
计算方法
在对贷款对象、贷款方式、贷款期限和贷款形态对贷款风险的影响程度分别加以量化之后,人们就可以计算贷款风险度。具体分两种情况:
审批或检查某一笔贷款
贷款风险度=贷款对象信用等级变换系数×贷款方式基础系数×贷款期限换算系数×贷款形态换算系数
审批贷款即决定某一笔贷款贷与不贷时,可将这笔贷款视同正常贷款,即贷款形态换算系数为100%。
综合考核某家银行全部贷款的质量
贷款风险度=贷款风险总额÷贷款余额
其中,某一笔贷款的贷款风险额等于该笔贷款的贷款金额与该笔贷款的贷款风险度的乘积,即:
贷款风险额=贷款金额×贷款风险度
亦即:贷款风险额=贷款金额×贷款对象信用等级变换系数×贷款方式
基础系数×贷款期限换算系数×贷款形态换算系数
贷款风险总额即为全部贷款中的每笔贷款的贷款风险额之和;贷款余额为某一时点银行的贷款总额。
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计算某个信贷员所管辖的全部企业的贷款风险度,也可以计算某个借款企业或某类借款人全部贷款的贷款风险度。
尽管贷款风险度是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对中国银行来讲,它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中国银行一方面必须完善贷款风险度的计算办法,使贷款风险度能比较精确地反映贷款风险程度的大小,另一方面要严格按贷款风险度进行信贷管理。
如何对贷款面临的信用风险进行计量?
贷款风险通常是对贷款人而言的。从贷款人角度来考察,贷款风险是指贷款人在经营贷款业务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贷款风险是可以度量的,贷款风险具有可测性,可以通过综合考察一些因素,在贷款发放之前或之后,测算出贷款本息按期收回的概率。所谓贷款风险度就是指衡量贷款风险程度大小的尺度,贷款风险度是一个可以测算出来的具体的量化指标,它通常大于零小于1,贷款风险度越大,说明贷款本息按期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反之,贷款风险度越小,说明贷款本息按期收回的可能性越大。
要测算贷款风险度,就必须先分析影响贷款风险的因素。影响贷款风险的因素尽管复杂多变,但主要因素有四个,即贷款对象、贷款方式、贷款期限和贷款形态。贷款风险的量度必须是上述四个因素对贷款风险影响程度的综合。
贷款对象是影响贷款风险或者说是保证贷款安全的重要因素,贷款对象对贷款风险的影响程度与企业或项目的信用等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把贷款对象对贷款风险的影响程度称之为贷款对象信用等级变换系数,简称“变换系数”。根据贷款对象信用等级的不同,贷款对象信用等级变换系数可列成表,见下表所示。
贷款对象信用等级变换系数表:
贷款对象信用等级 变换系数(%)
AAA级 30
AA级 50
A级 70
BBB级 90
贷款方式是影响贷款风险或者说是保证贷款安全的基本因素,所以我们可以把贷款方式对贷款风险的影响程度称之为贷款方式基础系数,简称“基础系数”。贷款方式大致可以划分为三大类23种,三大类是信用贷款、保证贷款、抵押和质押贷款,保证贷款根据保证人不同又可划分为7 种,抵押和质押贷款根据抵押物和质物的不同又可划分为15种。贷款方式不同,贷款风险差别很大。贷款方式基础系数越小,说明贷款越安全。贷款方式基础系数与《巴塞尔协议》的贷款风险权数或权重的性质和规定差不多,
贷款风险越大。我们把贷款期限对贷款风险的影响程度称之为贷款期限换算系数,简称“期限系数”。不同贷款期限的期限系数。
贷款一旦发放出去,就会形成贷款资产,我们把贷款资产的占用形态称之为贷款形态,贷款形态对贷款风险的影响程度称之为贷款形态换算系数,简称“形态系数”。贷款形态包括正常贷款和不良贷款,其中不良贷款又进一步划分为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贷款形态不同,对贷款风险的影响程度也不同。
在对贷款对象、贷款方式、贷款期限和贷款形态对贷款风险的影响程度分别加以量化之后,我们就可以计算贷款风险度。具体分两种情况:
1、审批或检查某一笔贷款
贷款风险度=贷款对象信用等级变换系数×贷款方式基础系数×贷款期限换算系数×贷款形态换算系数
审批贷款即决定某一笔贷款贷与不贷时,可将这笔贷款视同正常贷款,即贷款形态换算系数为100%。
2、综合考核某家银行全部贷款的质量
贷款风险度=贷款风险总额÷贷款余额
其中,某一笔贷款的贷款风险额等于该笔贷款的贷款金额与该笔贷款的贷款风险度的乘积,即:
贷款风险额=贷款金额×贷款风险度
亦即:贷款风险额=贷款金额×贷款对象信用等级变换系数×贷款方式
基础系数×贷款期限换算系数×贷款形态换算系数
贷款风险总额即为全部贷款中的每笔贷款的贷款风险额之和;贷款余额为某一时点银行的贷款总额。
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计算某个信贷员所管辖的全部企业的贷款风险度,也可以计算某个借款企业或某类借款人全部贷款的贷款风险度。
尽管贷款风险度是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对我国银行来讲,它毕竟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实践中也暴露出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此我国银行一方面必须完善贷款风险度的计算办法,使贷款风险度能比较精确地反映贷款风险程度的大小,另一方面要严格按贷款风险度进行信贷管理。
银行的不良贷款最终都是怎么处置的?直接默认损失吗?
作为经营风险的企业,不良贷款是每个银行经营过程中必定会遇到的一个问题,那么对于不良贷款,银行都直接默认损失吗?显然并不是,对银行运营有所了解的应该知道,出现不良贷款并非就代表着损失,因为针对于不良贷款,银行有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保护自身的债权。
不良贷款是有分类的,不同程度的不良贷款,银行处置措施也不一样,比如对于部分企业或者个人而言,其名下的贷款出现逾期,只不过是临时性周转问题或者短暂性的困难,个人/企业的经营运作还是良性的,如果能确保正常经营,那么在未来预计有足够的能力来偿还贷款本息。对于这类还有回收希望的个人/企业,只要其能保证按时还息,一般银行会采取以时间还空间的方式来帮助企业。
“时间换空间”一般有三种方式:一是借新还旧,二是展期,三是重组。 对于借款主体问题不大的,那么银行一般会采取借新还旧(发放新的一笔贷款归还旧的贷款)或者展期(把贷款归还的期限延长)的方式,来减轻借款主体的资金压力,确保企业的正常运转。
对于借款主体问题较大的,银行一般会通过重组的方式解决,比如由另一外一个经营正常的主体(如原来的担保人或者申请人集团内另外一家经营运作情况良好的企业)来承接这个贷款,再通过分期还款的方式,逐步归还这笔资金。当然重组是有条件要求的,借款主体以及担保方式均不能弱于原来的授信条件,所以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实现重组的。
如果无法通过借新还旧、展期、重组解决问题的话,也就是说这笔贷款是真正的不良贷款了,对于这类不良贷款处置,如果借款主体在贷款行的银行账户内还有资金的会直接划转资金归还(但这个现实不可能,毕竟有资金就不会逾期了),所以最终正常都是通过诉讼的方式解决的。
对于抵押担保的(包括动产质押),银行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查封、冻结、扣押企业名下的资产,再通过拍卖企业的资产来偿还欠款本息(当然现实中不少企业的资产都分别被抵押至不同的银行,所以银行常常只能拍卖抵押于本行的资产);
对于保证担保的,如果保证人愿意直接代偿最好,如果保证人不愿意代偿,只能通过诉讼方式,强制保证人履行担保责任(保证人履行担保责任后,可以自行再向借款人追偿其代还的金额)。
如果既有抵押还有担保的,两者会同时进行,通过上述方式清收后,如果有抵押物的,一般可以回收的贷款本金在80%以上(毕竟抵押物在抵押时都是按0.7折(商业是0.6折的系数)抵押的);如果是保证担保的,一般也可以收回的贷款本金在60%以上,所以银行实际损失并非逾期的账面金额。
当然通过法院诉讼的方式并不能解决全部的问题,比如遇到抵押物地理位置较偏僻,抵押物拍卖数次流拍,不好处置;或碰到保证人不配合,每次归还一点点;或保证人也无力归还的情况等等,银行因清收人员是有限的,不可能花费太多时间及精力处理的这些较棘手的情况,所以在清收阶段无果的情况下,对于各类难以处理的案件,往往银行都会统一打包卖给不良资产清收公司,过后不良资产清收公司无论收回的资金高于或低于银行出卖的金额,均与银行没有任何关系,当然通过转让的方式,银行损失会高一些,一般不良贷款的转让都是两三折的系数(比如100万的不良贷款,按照20万的价格转让掉)。
通过第二种及第三种方式解决后,仍然有缺口的,比如贷款100万元,最终只收回80万元,那么剩余的这20万元;就是真真正正的不良贷款,由于这个金额无法追回了,一般银行就会核销掉,核销掉的才是银行真真正正的损失。不过需要说明的是,第二种处置方式形成的差额,其核销只是银行的做账方式,表明账上没有这笔不良金额了,但你和银行的债务关系并没有解除,如果将来有还款能力,银行可能还会找你还款。(第三种方式,贷款转让,由于其债权已转让,故而后续你有款能力了,只是你和资产公司之间的问题,与银行无关了)。
个人的不良贷款与企业的解决方式一样,不过因为个人贷款的金额比较小,银行一般都直接跳过第一步骤,直接从不良清收阶段开始。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知道不良贷款并不是银行就默认损失了,现实中银行都会采取一切一切的措施,尽量挽回,以降低损失的金额。
不良贷款系数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不良贷款率等于、不良贷款系数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