赊销对于企业有何优点和缺点?
赊销的好处:
赊销可以使销售范围得到扩大,市场竞争力得到提升,增加销售量;
赊销价格一般较高,能够增加企业的收入;
如果企业资金有所结余,可以发挥闲置资金的作用,利用赊销使企业增盈。
赊销的坏处:
赊销会形成信用风险,带来坏账的可能;
如果赊销的比重过大,会对企业的资金流产生不良的影响,增加企业的资金负担,增加企业成本。
拓展资料:
赊销是信用销售的俗称,指用赊欠的方式销售。赊销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销售,卖方与买方签订购货协议后,卖方让买方取走货物,而买方按照协议在规定日期付款或分期付款形式付清货款的过程。
赊销使商品的让渡和商品价值的实现在时间上分离开来,使货币由流通手段转变为支付手段(见货币的职能)。它实质上是提供信用的一种形式。
赊销商品使卖者成为债权人,买者成为债务人,这种债务关系是在商品买卖过程中产生的。商品发出后所有权发生了转移,商品的销售已完成,双方产生债权债务关系和其他民事关系。
赊销产生的问题
赊销的英文为Open Account。无论如何定义它都是一项高风险投资,其回报就是在销售得到完全支付时赚取的利润。由于我国信用体制尚在建立之初,因此在现阶段,赊销的方式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问题。
1. 赊销使企业的经营成本上升
首先,赊销所占用的流动资金是企业自己的钱或企业借来要还的钱,因而产生了财务费用及利息成本。应收账款过大导致企业为了维持经营弥补拖欠不得不过度贷款或融资。由于激烈的竞争,企业进入微利时期,大量的借贷使企业沦为银行的打工仔。
其次,应收账款的催收会发生通讯费用、人工费用、差旅费用、交际费用等,有时小额欠款的金额甚至不足以抵偿上诉催款的费用。此外,还会占用自有资金的存款利息、按税法规定提前开票时税金的占用及个别情况下为清欠发生的诉讼费用等。
2. 赊销使企业的经营风险上升
由于信用体系的不健全、赊销管理的不严格,造成了发生坏帐的可能。起先仅有一笔欠款,为了不影响销售,前款未清又放一批货,导致欠款总额增加,此后害怕收不回欠款,只好一批批不断放货,进入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血本无归。一笔3万元的坏帐,帐龄为一年,银行贷款利率按5%、毛利按3%计,则需要新增156万元的销售才可补回成本,而这156万元又会产生新的利息费用,由此产生的其它费用还未计入。
赊销使得中间商可以将人为因素造成的残、损商品退回厂家,此时厂家被逼无奈只得接收,总比收不回钱要好。
个别经销商认为:由于产品是赊来的,经销商没有资金压力,不能产生足够的推动力去销售产品,这种局面对厂家与经销商的销售都十分不利。
如厂家催款压力大,为尽快回款,可能低价或跨区域抛货,导致市场秩序混乱,最终不可收拾,被竞争对手乘虚而入,甚至在资金周转困难时将已回收的货款挪作他用。
如果企业内部管理不善,业务员可能将在外的欠款回收后挪作己用,甚至以赊销的名义,挪用公司的商品,开展个人的业务,给职业犯罪提供了机会,这种情况时有发生。
此外,对经销商来说,没有资金的压力,对下家同样可能产生长期应收账款,造成资金周转困难,导致债务风险。某知名民营企业,由于管理不善,在拥有2亿元应收账款的情况下,因5千万到期债务无法偿还而致倒闭就是一个例子。
3. 赊销使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
由于我国信用意识与信用体系的不完全,使企业产生大量的过期应收账款。为了收回这些欠款,造成业务人员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催收欠款,一批欠款往往需要电话、信函、传真、出差反复催要,几乎没有精力去开发市场、帮助指导经销商,并害怕因催款与经销商或用户发生矛盾,影响了双方的合作关系。此外企业派出的催款人员往往是业务骨干,财务部门也必须参与其中予以配合,同样牵扯了精力,使得整个企业的经营效率低下。
4、赊销的商品出现质量问题,销售者应该承担赔偿责任。赊销,销售者获得按照约定收取货款的权利,但也要对商品质量承担责任。
商业银行如何开展商品赊销来促进经济发展
商业银行可以用消费信贷紧跟消费,开展消费信用服务以更好的促进经济发展。1.消费信贷紧跟消费: 大力发展个人消费信用贷款无疑是可行的,但关键是要让贷款真正用于消费,而不是以消费贷款的名义。 事实上,这些资金用于投资或经营,因此风险难以控制。 因此,消费信用贷款的实施仍然需要使用贷款资金。同时还需要建立共享机制,搭建统一的商业银行平台,由各个银行平台互通高风险的信用数据,以此来避免商业银行出现金融业务效率低下的现象,可以有效减少信用风险评估成本,提高信用水平
什么是赊销?什么是暗接(不知道是不是这两个字)?
赊销即信用信用销售,赊销是(以信用为基础的销售)买方与卖方签定购货协议后,卖方让买方取走货物(或卖方送货),而买方按照协议在规定日期付款或以分期付款( Instalment )形式逐渐付清货款的过程,称为信用销售。信用销售又分为产品信用销售(产品赊销)和商品信用销售(商品赊销)。
暗接,我想你指应该是按揭。
按揭”这一词原是地方方言,多见于我国港、澳、台地区。80年代末以来,由南向北逐步见于我国大陆。除香港特别行政区外,我国法律并无按揭这一规定。
香港回归祖国前,香港对按揭的规定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按揭是指任何形式的质押(质押是动产的抵押)和抵押;狭义的按揭是指将房地产转移到贷款人名下,等还清贷款后,再将房地产转回到借款人(抵押人)名下。
《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和《担保法》所规定的抵押与香港的按揭有一定的区别,即这两个法律对抵押的界定都以不转移占有为条件。
由于房屋价值量大,即使在人均收入较高的国家或地区,购房者要一次筹足购房的款项也是有一定困难的。如果所有的购房者都要等到购房款齐备后再买房,少则要十多年,多则要数十年,而且在这漫长的等待时间里还要交付因租用房屋而承担的费用。
近几年来,由于金融机构的参与,银行向购房者发放贷款,使购房者得以提前获得住房。
对房地产开发公司来说,银行向购房者发放贷款,使购房者提前买房,有利于房地产开发公司加快资金的周转,以获得更多的利润。
对银行来说,如果直接向房地产开发公司发放贷款,开发公司用贷款来建造的房屋并不能很快地全部销售出去,这势必影响开发公司的还贷能力。如果直接向购房者发放贷款,购房者将所得的贷款全部用于购房,由于给予购房者的贷款额要低于房价,购房者自己还要投入一笔资金用以购买房屋,又由于购房者在获取贷款时以购得的房屋 作抵押,所以还贷的可靠性得到充分的保证。
这种抵押贷款,对于购房者、房地产开发公司和银行都是有利的,而且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因此,近几年来比较流行。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便开始将这种抵押贷款称为"按揭",有的售房广告标明"提供×成按揭",即是银行可以提供给购房者的贷款比例,如"六成"就是可以提供房价60%的贷款。银行为了贷款的安全起见,一般最高只能提供房价70%的贷款。
按揭与抵押贷款不完全相同,对按揭较为贴切的解释是向购房者提供的购房抵押贷款,其贷款的目的是为了购买房屋(主要是住宅)。并不是所有的以房屋为抵押的贷款都可以称作按揭。
以赊销和贷款等形式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属于什么信用
以赊销和贷款等形式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属于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企业间商品赊销和预付货款等,在发生商业信用过程中,一般要立字为据作为债权债务关系的证明,商业信用的积极意义是有利于促进商品销售,但存在范围有限的局限性。
信用是指依附在人之间、单位之间和商品交易之间形成的一种相互信任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
赊销名义贷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赊销名义贷款违法吗、赊销名义贷款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