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村“三权”抵押融资?
三权”抵押贷款是农户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权和林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不得改变土地所有权性质,不改变土地用途。\x0d\x0a开展农村“三权”抵押贷款对于推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资源,解决农村融资瓶颈,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具有重要的意义。\x0d\x0a(一)设立贷款基金,规避贷款风险\x0d\x0a\x0d\x0a首先要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让金融机构“不畏贷”“想贷”“积极贷”。努力与政府沟通,希望由政府出资设立“农村信贷风险代偿基金”,由政府承诺按照贷款本金的一定比例设立代偿基金,在出现坏账时予以一定比例的政府补偿,分担银行信贷风险。即当农民贷款出现损失并经确认后,由银行和代偿基金按比例分担损失。还可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引入担保或保险机构,构建“代偿基金+银行+担保(保险)”风险共担体,进一步分散信贷风险。让金融机构放下“前怕狼,后怕虎”的思想负担,由“畏贷”转变为“积极贷”,真正达到缓解农村产业融资难的目的。\x0d\x0a\x0d\x0a(二)建立有效的土地评估机构和确权管理机构\x0d\x0a\x0d\x0a建议由政府部门牵头,投资成立“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为农村“三权”抵押融资提供评估服务,简化环节简化手续,对农村土地进行快速权威评估。在市委、市政府统一领导下,成立由银行、财政、农办、房管、国土、规划、法院等部门组成的农村“三权”抵押贷款领导小组,制订具体的操作办法和流程,明确房产、土地部门负责房产、土地确权办证和抵押登记。\x0d\x0a\x0d\x0a(三)加大此类产权流转市场建设\x0d\x0a\x0d\x0a各镇成立土地流转中心,保证区域范围内产权流转并负责土地承包确权办证和质押登记。用于贷款抵押的农村住房,经农村住房抵押和流转的书面承诺后,在办理房产抵押登记之后,当债务人确实无力偿还债务时,其用于抵押的房产可以在本市一定范围内流转变现,由此促进银行对农村“三权”抵押贷款的推行。随着一系列举措的出台,推动农村集团土地房产及承包地经营权的市场流转,使此类产权能够正常在本市辖区内流转交易,将农村此类睡眠资产盘活。\x0d\x0a\x0d\x0a(四)加大宣传,消除顾虑\x0d\x0a\x0d\x0a针对多数农户“怕贷”的思想,建议不断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特别要加大“三权”抵押贷款优惠政策的宣传力度,普及农村土地和房屋产权的改革制度。可以开展“三权”抵押政策“进村入乡”活动,力求将政策讲明说透,让农户贷得安心,用得放心。\x0d\x0a\x0d\x0a总之,“三权”抵押贷款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程,它在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拉动现代高效农业发展,促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推动小康社会建设,维护金融秩序、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均具有积极意义。
草莓种植带头致富事迹
作为草莓 种植 大户,种植致富的带头人,经过自身的刻苦好学、艰苦实践,草莓种植技术日趋成熟,收获沉甸甸的果实,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积极起到示范带头作用,引领更多的农村妇女种植草莓,致富奔小康。下面就由我为大家推荐草莓种植带头致富 事迹 的 范文 ,欢迎阅读。
草莓种植带头致富事迹篇1
宁海县城关镇桥头胡管理区金牛山村村民陈茂良怎么也没想到,村边那些曾让祖辈们辛勤耕耘了几十个春秋而只能自给自足的土地,经他的拼搏变成了一个聚宝盆。大棚草莓与水稻轮作创出“一亩田超万斤粮超万元钱”的模式,受惠的村民和他一样分享着丰收的喜悦。
1995年,以传统种植模式经营着1.2亩耕地的陈茂良已感到了经济的压力,一年收入只能维持一家3口的温饱。天生一股闯劲的他并不想拘泥于现状,在改革春风吹拂和农办人员的帮助下,立即去奉化尚田、山东等地取经。到实地一看,看到他们那儿日益富裕起来的农民,过着小康生活,此时他的心情再也不能平静了。
一回到家,他便筹划着在自己的承包田上建大棚,为了降低成本,他就地取材,利用当地的木桩、毛竹资源。近十几天的辛勤劳动,终于建成了5只占地2.5亩的大棚,当年便种植了草莓,由于当时我县市场上草莓还很少见,因而十分畅销。最好的草莓8只就卖了18元钱。收后一结算,平均每亩受入可达1.2万元。他尝到了甜头,此刻在他的心中盘算着如何扩大种植规模。1996年,他用每亩500斤粮食的租金从别人手里租来耕田,面积扩大到7.5亩。为了加强科技知识的学习,他积极参加管理区举办的各类农函大的学习,并和县农业局开展二氧化碳施肥试验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如今,在他的带领下,只有35户农户、95亩耕地的金牛山村,全村现已种植草莓75亩,种植大棚草莓已日益成为该村的主导产业,仅这一项就为每户增加收入万余元,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草莓种植带头致富事迹篇2
石柱一直是一个农业大县,辣椒、黄连、马铃薯等产品已发展起了一条条产业链。但由于经济发展程度有限,石柱人想做大生意,缺启动资金是很普遍的难题。
曾经,土地使用权证、林地使用权证、农民住房产权证是农民必不可少、又闲在家中抽屉里的三件“废物”,但通过“三权抵押贷款”的方式,它们变“废”为“宝”,为一户又一户带来了甘泉。
而已实施3年多的“三权抵押贷款”,已初步成了帮助农户增收、脱贫致富的新模式,得到了不少掌声。石柱县农委表示,以后还将拓展多种模式,助推贷款规模,解决资金难题。
十多亩草莓
让他圆了老板梦
石柱县龙沙镇石岭社区位于石西路旁,距县城17公里,交通方便。47岁的马培贵是石岭居委石岭组人, 文化 程度只有初中学历,以前只能外出打工,后来,回到家乡种了10多亩草莓,并由此成为了带动附近10多户邻居增收的小老板。
由于市场好,马培贵就筹划着扩大规模。2010年,他用自己两楼一底、500多平方米的农房住宅,向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做农户抵押贷款,得到了13.8万元的资金,草莓地扩大到了25亩。
自创新品牌
他要研究自酿草莓酒
日前,记者在马培贵的现代农业草莓园,见到了他。
马培贵说,一年大概有7万余斤的量,主要是供 自驾游 的游客自采,一小部分可以卖到忠县、万州、重庆重客隆等。一年下来,草莓长得好的话,纯收入能有35万元。
马培贵还与重客隆石柱商场签订了鲜草莓投放超市项目。他还精心设计,专门制作了草莓礼品包装盒,打造草莓品牌。“其实,我自己还研究出了个新产品,就是我自酿的草莓酒”,马培贵说得甚是高兴,梅子可以酿梅子酒,葡萄可以酿葡萄酒,很多水果都可以酿成酒,草莓为什么不可以?为此,马培贵开始研究自酿草莓酒,“在出售鲜草莓的同时,草莓酒是延伸产品,这就延长了草莓的价值期”。
但要做这个事,现在的种植规模根本无法满足,马培贵说,他打算再向银行申请贷款,再次扩大规模,到2013年增加到65亩。
解决资金难
石柱将拓展多种模式
像马培贵这样,把闲置的“死资产”变为“活资产”,成为致富“助推器”,在石柱县不在少数。根据石柱县增收办的数据,截至目前,石柱县共发放“三权”抵押贷款65055万元,其中农房抵押贷款8232万元,林权抵押贷款56472万元,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351万元,直接帮助3345农户(个体民营企业)起步创业,间接推动近3万农户实现增收。
石柱县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推行三权抵押贷款,增加了农户融资有效 渠道 ,破解了农贷抵押难的瓶颈;解决了农户“贷款难”、银行“难贷款”的问题,实现了双赢;也解决了农村专业大户、经济能人因资金周转困难,而无力更好发展的难题。
石柱“三权抵押”贷款助农增收致富模式得到了不少掌声。石柱县农委表示,以后还将拓展多种模式,助推贷款规模,解决资金难题。
而根据《中共重庆市委关于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决定》,到2015年,全市“三权”(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居民房屋产权)抵押融资1000亿元,发展农村新型股份合作社2000个,此举无疑给农民增收又带来了更多机会。
草莓种植带头致富事迹篇3
初见王彦臣,一米七左右的身材并不显得魁梧,但给人的感觉却是精明干练,他1986年参军入伍,不久就荣荣地加入了党组织,十四年的军旅生涯磨练了他雷厉风行的性格。2000年王彦臣告别了他依恋的军营,在沈阳做起了汽车配件生意,谋求发展。经过两年的拼搏,成了一名小有名气的私营老板。他又进一步考察市场,发现草莓市场前景看好,就下决心回家乡,种植优质铁果草莓。在2002年,王彦臣离开了繁华的沈阳城,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广厚乡,来圆自己的种植草莓,报效家乡的美好梦想。
当他把这个想法说出来的时候,乡村两级组织对他大力支持,很快在广厚村的东北部承包了八分地,进行拱棚草莓种植实验,结果一举成功,纯收入2000多元。于是就在2003投资25万元建起了4个总面积超过2800平方米的日光温室和10个3000平方米的拱棚,开始了他的草莓基地规模经营。当年收入17万多元。
王彦臣成功了,但他致富不忘家乡,在乡党委和村支部的高度重视下,按照专业化生产的方式组建了一个党员责任区。他作为责任区负责人,扶持起责任区的联系农户种植草莓,联系户董春河就是其中的典型。王彦臣帮他选地块,学技术,包销售,筹资金,使这个老实巴脚的农民投资2.4万元(其中1.3万元是王艳臣借给的),于2003年用两亩地扣了五个大棚,种植了10万多棵草莓,果品卖出后不但收回成本,还剩2.3万元。这使董春河十分感动,每当他谈及此事,董春河就热泪盈眶地说:“这孩子从小就仁义,是他帮我脱贫致富了,我种了2亩地玉米才收入400多元,明年我还想多种几亩。有彦臣我啥也不怕。”
王彦臣是一个不甘止步,勇于进取的人。现在他的草莓“ 蛋糕 ”越来越大越强。他的龙大特色生态园正在筹建中,开始他的多元化规模化经营。他计划投资60万元,使草莓种植面积达到140亩,进一步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全乡和邻近乡镇发展20户草莓种植户,面积再扩大300亩,亩经济效益争取达到5000元。向他们提供生产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种苗供应、产品销售等方面的全程服务。明年还将投资35万元,引进一套草莓深加工设备,增加草莓的经济附加值,将大棚安装滴灌设备。另外,他还计划新上种植、养殖项目,拟投资14.3万元建一处葡萄园。还要发牧业养殖和旱地养鱼两大产业,现已招聘南方有成熟养鱼 经验 的技师一名,基地的电路架设工程也即将动工。这些计划逐步实现后,他的龙大生态园区还可吸纳周边农民来此务工,每年将支付劳务费9-11万元,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这必将成为我乡的一大亮点,产生出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的经济
2010年,彭水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6.39亿元,增长14.5%。人均生产总值增至12800元,增长16.4%。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8:42:40。地方财政收入增至8.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至28.8亿元。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18亿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增至64.2亿元;贷款余额增至70.8亿元。
2011年,彭水县地区生产总值实现76.49亿元,增长9.3%。人均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分别增长17%、47%、20%。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19:39:42。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达到32.7亿元。财政收入达到12亿元;财政支出突破3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至33.9亿元。
2012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5.78亿,同比增长12.1%;2013年达到97.46亿,较2012年增长13.6%。2014年达到108.8亿,同比增长11.6%。 2010年,彭水县“农户万元增收工程”全面启动,实现农户户均增收3000元。共造林42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40.4%。新增耕地2.1万亩,改造中低产田土5.3万亩。烟、芋、薯、畜、林等特色农业初具规模,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25.1%。
2011年,彭水县全力打造“共富新村”、“特色新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发展5大农业主导产业,建成6大繁育种场,75%的农户提前实现万元增收。改造农村危旧房6700家,建成巴渝新居3200户、沼气池2万口。农网改造达100%,供电可靠率提高到96%以上。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实现农转城5.2万人。建立农村土地自愿、有偿、弹性退出机制,推行城乡要素市场一体化改革,实现“地票”交易2亿元。 2010年,彭水县建成工业园区标准厂房10万平方米,入园企业14家,园区集聚效应开始发挥,工业经济较快增长。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含建筑业)70亿元,同比增长0.6%。
2011年,彭水县工业企业做多做强,产值突破50亿元,实现利润5亿元,多点支撑格局成形。 2010年,彭水县交通运输业、旅游业、商贸物流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彭水县公路总里程达5500公里,交通运输业保持快速增长。阿依河景区开游,景区建设日臻完善,获“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称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不断推进,商贸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城乡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2011年,彭水县第三产业发展基础不断夯实。着力打造四大旅游精品,被评为“全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着力实施“家电(汽摩)下乡”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滨江路被评为重庆市第二条市级美食街。创新金融体制机制,引进重庆银行,开展“三权”抵押贷款试点,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县”。完善财税政策,整合国有资源,盘活国有资产,直接撬动20亿元金融资本投入彭水建设。
重庆三权抵押贷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重庆房屋抵押贷款公司有那些、重庆三权抵押贷款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