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存量客户风险等级14是
对于存量客户风险等级为14是出现逾期、不良和交叉违约等情况,且确认存在风险的,应及时调降客户个人信用总额度和个人信用贷款额度。
贷款风险等级
贷款风险分类一般有5种,分别是:
1、正常贷款。这种分类是指借款人一直能够按时还款,没有逾期;
2、关注贷款。这种分类是指借款人可以偿还贷款,但是有些因素会影响借款人正常还款;
3、次级贷款。这种分类是指借款人出现了明显的还款问题,需要借款人办理抵押或担保解决;
4、可疑贷款。这种分类是指借款人已经无法按时还款,即使有抵押或担保银行也会有些损失;
5、损失贷款。这种分类是指银行没有办法收回贷款资金,会产生较大的损失。
早期分类
1998年以前,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办法基本上是沿袭财政部1993年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把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种类型,后三种合称为不良贷款,在我国简称“一逾两呆”。逾期贷款是指逾期未还的贷款,只要超过一天即为逾期;呆滞是指逾期两年或虽未满两年但经营停止、项目下马的贷款;呆账是指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确定已无法收回,需要冲销呆帐准备金的贷款。中国商业银行的呆帐贷款大部分已形成应该注销而未能注销的历史遗留问题。
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行,在当时的企业制度和财务制度下,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办法的弊端逐渐显露,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了。比如未到期的贷款,无论是否事实上有问题,都视为正常,显然标准不明,再比如,把逾期一天的贷款即归为不良贷款似乎又太严格了。另外这种方法是一种事后管理方式,只有超过贷款期限,才会在银行的帐上表现为不良贷款。因此,它对于改善银行贷款质量。提前对问题贷款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常常是无能为力的。所以随着不良贷款问题的突出,这类分类方法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银行系统的风险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银行营业场所风险等级分为三个级别,由低到高为:三级风险、二级风险、一级风险。
1、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营业场所定为三级风险单位:
A、 设在乡、镇(村庄)、农牧区、山区或机关、院校、部队、工厂等企事业单位内部的营业场所;
B、 现金出纳柜台不超过2个(含2个)的营业场所;
C、 设有现金保管点,存放现金5万元(含5万元)人民币以下的营业场所;
2、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营业场所定为二级风险单位:
A、 设在县(含县)以上城市、城乡结合部的营业场所;
B、 与业务库相连,库存现金余额不足80万元人民币的营业场所;
C、 现金出纳柜台不超过5个(含5个)的营业场所;
3、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营业场所定为一级风险单位:
A、 与业务库相连,库存现金余额80万元(含80万元)以上的营业场所;
B、 现金出纳柜台6个(含6个)以上的营业场所。
扩展资料: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指获得银行信用支持的债务人不能遵照合约按时足额偿还本金和利息的可能性.,不仅涉及传统的信用风险仍然是商业银行的一项主要风险,而且,贴现,透支,信用证,同业拆放,证券包销等业务中涉及的信用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信用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类:
1 本金风险.是指银行对某一客户的追索权不能得到落实的可能性.如呆帐贷款,最终将表现为本金风险.
2 潜在替代风险.即由于市场价格波动,交易对手自交易日至交收日期间违约而导致损失的风险,其大小根据市场走势向原先预计的相反方向发展时可能造成的最大损失来计算.对银行而言,可能是交易对手违约,而市场又向不利方向发展的情况下,被迫代替交易对手完成原有交易所付出的代价.
3 第三者保证风险.如果债务人违约不能偿还债务,而担保方或承诺方又不能代债务人偿还债务,就出现了第三者担保风险.
4 证券交易和包销风险.指的是证券二级市场交易和一级市场交易中的风险.
5 交收风险.指的是资金或证券交与收的过程中,通知时间和实际时间之差可能产生的风险.一旦有关交收无法执行或交手处理错误,该风险将转化为本金风险.
6 信贷集中风险.是指银行的贷款只发放给少数客户,或者给某一个客户的贷款超过其贷款总额的一定比例,从而使所发放的贷款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大大上升.
从银行监管的角度来看,由于中国银行体系的风险主要来自于银行体系自身,因此,中央银行与银行业监管部门需要密切关注银行体系和单个机构的风险;同时,宏观经济金融指标对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波动的长期解释力度达26% 左右,说明外部宏观经济环境冲击对银行部门稳定性的影响同样不容小觑。
因此,中央银行与银行业监管部门还应加强对国内外宏观经济和金融发展趋势的分析并研判国内外经济因素对银行体系稳健性的影响,及时发现银行业系统性风险来源,及时采取应对措施,有效降低银行危机的爆发概率。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银行风险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具体是怎样划分的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是根据预期的天数来划分的,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分别对应着逾期90天、180天、270天、360天和360天以上。
根据《贷款通则》第四十七条贷款人应当根据贷款风险状况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人应当及时催收逾期的贷款。对项目贷款和公司贷款根据逾期天数将贷款分为逾期90天、180天、270天、360天和360天以上五个档次进行统计,并作为贷款质量分类的重要参考指标。对零售贷款应比照上述规定对逾期天数作更细致的划分。
扩展资料: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 贷款审查应对贷款调查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准确性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关注调查人的尽职情况和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诚信状况、担保情况、抵(质)押比率、风险程度等。
第十九条 贷款风险评价应以分析借款人现金收入为基础,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全面、动态地进行贷款审查和风险评估。贷款人应建立和完善借款人信用记录和评价体系。
第三十七条 贷款人应定期跟踪分析评估借款人履行借款合同约定内容的情况,并作为与借款人后续合作的信用评价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银监会——贷款通则
对于银行贷款风险等级14级和银行信贷风险等级划分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