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被上海亚联财小额贷款骗了九千块钱,报警了能追回吗?
可以的。遇到诈骗后,钱是可以找回来的,应该立即采用如下方式解决:第一,收集被诈骗的证据,然后去当地公安局报警处理,第二,协助公安局去银行冻结对方银行卡,防止对方转移该笔财产,第三,如果公安不予立案的话,可以直接去法院申请诉请财产保全,冻结该银行开户内容的存款,然后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返还。
法律分析
钱是可以追回来的。如果犯罪分子还没有把钱转走,是比较容易转回来的,如果说犯罪分子已经把钱转走了,那就很难找回来了,一般向公安机关报了案,也只能将犯罪分子抓获,很难找回被骗的钱。因此,为了防止损失更大,最好的办法就是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中奖等信息。被害人在遭遇电信诈骗后应当及时报警,警方会进行全力追查,尽力挽回受害人的损失,但最终被骗金额是否能全部追回,无法确定。但在司法实践中,诈骗案是刑事案件中较为难侦破的案件之一,能否立案就能破案还不一定;诈骗案(刑事案件)侦破的时间也不一定,不能完全按办案的程序规定来确定时间;破案后受害人所损失的财物能不能追回来还是不一定,如追赃及时,案犯没有毁掉或具有承付能力的,是可能挽回损失或部分挽回损失。否则,可能面临血本无归的结局。诈骗行为是比较多的,犯罪分子的犯罪手段越来越多,还包括有电信诈骗,但是不管是哪一种诈骗,都是需要按照诈骗罪的规定来处罚,前提也必须是符合本国的法律规定,只有这样才能妥善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六十四条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大学生被电信诈骗37万的案例
大学生家中刚脱贫就被电诈37万怎么回事?近期,有大学生接到电信诈骗,自称警察的人表示他的身份证在疫情期间散播谣言,有违法犯罪的信息,让大学生做了一系列的操作后骗了不少钱,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看到陌生号码就别接,除非打第二次,自称警察或要验证码的也别信,学会分辨骗子,以免钱财皆空。
大学生被电信诈骗37万的案例
5月31日下午4点,一位自称是甘肃省通信管理局的人联系了王青青,称有人用她的身份证在上海嘉定营业厅办理了一张电信手机卡,并用这个号码在疫情期间散布谣言、发布诈骗信息,涉嫌违法犯罪。
诈骗分子又说,如果想要撤销冻结令只有“申请加速审查”一个办法,在“审查”的每一个阶段都会收到一个验证码,王青青要在5秒内读给他并删除。诈骗分子还强调一定不能打开短信,否则会被当地公安机关侦测到,导致案件泄密。
当这位大学生按照诈骗分子的操作进行时,所有的钱37万被全被转走,目前报警已经十多天,被骗钱款尚未追回,公安局民警表示案件正在全力侦破中,会尽量追回王青青的损失,但对于案件调查的细节,不方便透露。
这个看似简单,只是刚好在他身上适用,其实这世间的骗局,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如果找个人专门针对设计一个骗局,基本上没有人能不上当。
大学生为什么容易被电信诈骗
现在大部分大学生是家里的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没有一点社会成长的经验,而且诈骗分子的手段层出不穷,花样翻新,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差,这是骗局发生重要原因。
财物被诈骗受害人要及时报警,由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标准。根据具体情节和数额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
如何防止电信诈骗
任何情况下,都要牢记六个一律:
1、接电话,遇到陌生人,只要一谈到银行卡“安全账户”、“涉案”、“中奖”等,一律挂掉;
2、只要一谈到“电话转接公安局、法院”的,一律挂掉;
3、所有短信,但凡让我点击不明链接的,一律删掉;
4、所有短信,但凡让我回拨不明电话的,一律删掉;
5、微信不认识的人发来的链接、回拨电话,一律不点;
6、任何索要短信动态验证码的,一律是诈骗!
上海一金融骗局正在疯狂圈钱目前情形如何?
近日,上海警方接到一位严先生的报警电话,称自己在家中被人绑架多日,当天趁这帮人睡着的时候跳楼逃了出来。经警方调查发现,这里面隐藏着一个设计长达一年之久的贷款陷阱!
因为所谓的贷款只是幌子,核心目的竟是为了非法侵吞被害人的房产!
男子家中被绑架 跳楼逃生求救
前不久,上海警方接到报警电话,报警人严先生称,自己在家被人绑架了好几天,当天找机会跳楼逃了出来。
警方按照严先生提供的地址赶到现场,调查了解之后,警方发现,这并不是一起普通的绑架案,背后还隐藏着一个设计了长达一年之久的贷款陷阱。
派出所民警立刻赶到事发小区,见到了受害人严先生。 受害人严先生说,这些人是他以前的债主,他们来找我,并且在上面睡觉。但自己已经好几天没睡觉了,他们用灯照着我,不让我睡觉。
当天严先生趁扣押自己的债主睡觉的机会,从二楼的家中跳下来。根据严先生提供的线索,民警分别在严先生家的楼道和小区抓获了多名可疑男子。
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凌云路派出所警长王振介绍,抓捕完了以后,就先把这帮人带到所里进行盘查,盘查完了以后发现,这个案子不单单有绑架性质,还有一些所谓债务上违法的行为。
民警经过梳理,逐步还原了事情的原委。一年前,严先生接到一个推销小额贷款的电话,当时正缺钱的严先生和打电话来的所谓贷款中介开始接触,打算借5万元,却被贷款中介告知,想拿到5万借款,必须签8万元的借款合同。
实际上,严先生签了这样一个虚高的借款合同后,贷款中介和小额贷款公司以中介费手续费、车马费等名义,从5万元中又拿走了7000元,严先生后只拿到4.3万元。
在拿到贷款2个月后,严先生家里突然来了一帮人,威胁他还钱。
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凌云路派出所警长王振表示,严先生拿不出这笔钱后,这帮人又进行了另外一个套路,逼着严先生写了欠条。意思就是说你现在拿不出这笔钱不要紧,你迟早还是要还这笔钱,但欠条你要写给我,我要有一个保障。他们就是以这种形式,来反复叫受害人写欠条。
在催债人不断上门骚扰和威胁的情况下,严先生又签下一份欠款18万元的借款合同。此时,最早接触严先生的贷款中介再一次出现。
上海市公安局徐汇分局凌云路派出所警长王振介绍,这帮人让严先生用房子来做抵押。
2016年11月,严先生按照对方的办法,将自己一套市场价值约248万元的房产以160万元抵押给小额贷款公司。160万元到了严先生的账户后,小额贷款公司的人立即拿走了145万现金。只给严先生留下了15万。
受害人严先生表示,那帮人的意思是这钱只是在银行里走个过场。
看到严先生将近60岁而且一人独居,催债人胃口越来越大,企图通过非法拘禁严先生,逼他再签下一份180万元的借款合同。
警方接到报警后,先后抓获了涉案的22名犯罪嫌疑人,其中14人分别因涉嫌诈骗、非法拘禁、敲诈勒索被批准逮捕,案件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贷款只是幌子 “套路贷”意在房产
据上海警方统计,像严先生这样遭遇贷款陷阱的并非个案,在一线城市即便是一套四五十平米的房子至少也要两三百万,一些人盯上了手中有房产、急需用钱但还款能力不强的人。
环环设陷,步步套牢,借钱收取利息只是一个外壳,核心是达到非法侵吞被害人房产的目的,这样的贷款诈骗手段,警方称之为“套路贷”。
2年前,陆先生沉迷赌博机需要20万元钱,他在网上找到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对方称当天就能放款,陆先生拨打电话后,小额贷款公司的业务员和他见面了,表示可以放款给他,但条件是陆先生要把房产抵押给他们,此外,借款20万元必须要签一个50万的的欠条和借款合同,当时陆先生也对签这样一个翻倍的借款合同表示怀疑。
受害人陆先生介绍,贷款公司要求把房子抵押给他们,但这房子是我和妻子的婚后财产,我只有50%的产权。他们认为如果我写20万,还不了的话,即使找我家里人也只能还10万,还不了20万。而且就是说如果不还的话,就是采取一些法律手续,他还有开销,所以让我写了50万。
为了尽快拿到钱,陆先生按照小额贷款公司的要求把自己的身份证、房产证、户口本、结婚证等证件全部交给对方,写了借款50万的欠条,签了房地产借款抵押合同和房产买卖过户委托书,小额贷款公司的人还带着陆先生到公证处对房地产借款抵押合同和房产买卖过户委托书,进行了公证。经过这些程序后,小额贷款公司的所谓经理带着陆先生到银行转账。
受害人陆先生说, 这个经理从他的银行卡上转到我银行卡上面50万。我把银行卡上的钱50万取出来,然后再私下里还给他30万,这是20万,整20万。然后从这个20万里面我再还这1万的利息钱,还有就是1万8的公证费钱。
到了第二个月还利息的时候,贷款公司的经理告诉陆先生不能使用银行卡转账,只能当面现金交易。双方见面后,陆先生被要求再写一张50万的欠条。
受害人陆先生表示,这个经理说公司里面每个月都要签一张借条,特别是刚刚开始的三个月,你肯定每个月都要签,后面可以不要签,然后他说如果不签的话,这个钱就得还。
陆先生只好再次写下一张借款50万的欠条。之后的一个月,他又一次写下了一张50万的欠条,这样一来,在小额贷款公司手中,陆先生的欠条累计欠款已经有150万元了,之后,陆先生提出先还10万,对方表示,只还10万不行,需要一次性还20万元。
受害人陆先生表示,那个经理让我过户房子,再到银行贷款,然后多贷一些,就可以把这个钱还了。由于当时急于还掉这些钱,也不想让家里人知道,然后就同意了这样操作方法。
陆先生名下的一套房子,市场价值约250多万元,小额贷款公司先出了40万元偿还了陆先生的商业房贷,然后把这套房子过户到小额贷款公司找来的一个买家顾某名下。
这一切都完成后,陆先生以为按照之前双方的“约定”,就可以把房子过户回自己的名下,时间一天天过去了,焦急的陆先生找到当初的贷款公司经理,但此时对方的口气变了。
受害人陆先生说,他其实后面已经不想跟我做那个贷款了。因为后来我找他谈过几次,然后他意思是说你要等那个房东(买房子的人),你要跟他去谈了。
陆先生多次联系参与房产过户的下家顾某,但对方有意躲着不见。此时陆先生才反应过来事情不妙,陆先生实际借款只有不到20万,加上还房贷的40万,小额贷款公司实际只花了不到60万,就把陆先生名下价值250万的房产过户到手。
上海普陀警方串联起多起报案的线索,抓获了涉嫌诈骗的徐某等多名犯罪嫌疑人,公安机关已查证这伙人实施同类诈骗案件24起,涉案金额约5400余万元,13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均以涉嫌诈骗罪被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套路贷”套路深侵占房产为目的
“套路贷”从表面看是民间借贷,但实际上从事“套路贷”的犯罪嫌疑人从如何选择合适的被害人、怎么签订合同,如何保障在未来的法律诉讼中获得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怎样逐步占有被害人不动产等等,都有一套相对严密的步骤。
在这些案例中,受害人找到所谓小额贷款公司时,都被所谓无抵押贷款、快速放款等便利条件吸引,而犯罪嫌疑人在接触受害人时,往往不是关注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和个人信用,他们第一步询问的就是在上海是否有房产。
上海市普陀公安分局东新路派出所执法办案队副队长周恒峰表示,核心的问题就是一个你必须要有房子,他们才可能把这个款放给你。他们最终的目的也是为了来侵占你这个房子。
当确定借款人名下拥有房产后,犯罪嫌疑人才同意进行放贷,而在签订借款合同时,犯罪嫌疑人便开始在合同上作文章,借款合同上的金额远大于借款人实际借款额,如果借款人提出质疑,往往会告知这是公司规定和行业规矩。犯罪嫌疑人会将虚高后的借款金额转入借款人银行账户,形成“银行流水与借款合同一致”的证据,但要求借款人立即提现,把多余的部分当场返还。通过这一步,形成证据链,为虚高借款披上看似合法的外衣。
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刑侦支队重案队侦查员赵宏亮介绍,这些贷款公司走这个流水甚至让受害人捧着钱进行拍照,在那个流水单上让受害人写下已收到这么多的金额,也就是他们拿着这些证据去法院去起诉,受害人也是没有任何胜诉的机会的。
当借款人借款的金额累计到一定程度时,犯罪嫌疑人便费尽心思诱骗借款人签署房产抵押合同,以此来“缓解”还款压力,在签订房产抵押借款合同时,犯罪嫌疑人还会让借款人签订大量的空白合同。这些合同牵涉到房产交易过户所需的方方面面。
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刑侦支队重案队侦查员赵宏亮表示,所谓的合同上,只有受害人自己的签名,其他都是空白的,也就是说这些东西签完之后,嫌疑人在后续,根据自己的情况,他会自己把这个合同上面的其他内容,根据自己的要求全部补充完毕。
这份是借款人已经签名的空白委托书,所委托的事项无论是房产买卖、过户都由犯罪嫌疑人自行填写。
上海市普陀公安分局东新路派出所执法办案队副队长周恒峰说,因为在借款的时候,就进行了一个全权委托,他可能就把你这个房子进行一个交易过户。然后把这些房子过户到其他犯罪嫌疑人手上。
不仅如此,犯罪嫌疑人还会带着受害人到公证处对房产抵押借款合同进行公证,赋予房产抵押合同强制执行效力。一旦借款人无法还款,出借人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当这些准备工作做好后,犯罪嫌疑人便开始利用各种机会累加借款人的借款,当借款人到期无法还款时,犯罪嫌疑人往往都会提出,找所谓第三方平账公司或者所谓有实力的人,把之前的债权打包转移给第三方,这个过程被称为平账。
上海打掉上百个“套路贷”团伙
一年来,上海公安机关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严厉打击以借贷为名非法牟利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截止目前,各级公安机关先后打掉100多个“套路贷”团伙,逮捕340余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套路贷案件中发现在公证环节可能存在的漏洞,目前,上海各级公证处已经暂停民间借贷类公证事项。
电信诈骗犯罪典型案例
电信诈骗犯罪是一种起源于我国台湾地区的,以电信通讯技术为信息传输媒介,通过传递具有欺诈性内容的信息骗取民众财物的一种非接触式诈骗犯罪。以下是我分享给大家的关于电信诈骗典型案例,一起来看看吧!
电信诈骗典型案例篇1
1月18日,犯罪嫌疑人冒充邮政快递工作人员,给承德市居民高某打电话,称高某已办理一张高额度信用卡,且该卡已透支消费,并以报警为名要求高某与其指定的电话联系。另一犯罪嫌疑人冒充广州市公安局工作人员,以高某涉嫌xq 犯罪为名,要求高某将名下所有存款转至该人指定的“安全账户”中,并称查清后全部返还。在此期间,犯罪嫌疑人要求高某保持与其通话状态,高某向该账户中汇款88万元后发现被骗。
电信诈骗典型案例篇2
2月3日,市民王先生报警称,其在2日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工商银行的工作人员,称王先生有一张信用卡在上海透支消费,还说有人利用其身份信息涉嫌诈骗,对方让王先生到银行内柜圆机操作,说要核实一下王先生与诈骗犯是不是同一人。王先生未多考虑便到飞鹅路工商银行铁路支行内按照对方要求进行操作。随后,王先生就收到短信卡内的十四万元被转走,之后卡内的七千元也被转走。王先生意识到被骗,立即拨打电话报警。
电信诈骗典型案例篇3
2014年12月,事主苟某接到电话,对方自称 “左经理”,事主就以为是某古玩城的“左经理”,对方说有事,让事主第二天去办公室。第二天,对方又给事主打电话说来了两个领导,要给领导送红包,让事主帮忙给领导的账号打点钱,之后在把钱还给事主。随后,事主给对方账号汇了4800元。汇完钱后找到左经理,左经理说没有找过事主。事主这才发现被骗。
电信诈骗典型案例篇4
2014年12月19日11时许,事主李某接到02361849448的电话,对方自称公安局的,称其与一名在北京的叫李冲的人有关,对方贩毒洗黑钱,盗用了其身份资料,在银行开了户,然后对方帮其转电话到北京公安局(01085953400),对方自称北京公安局科长,让检察长(女的)跟其解释,对方称其的身份证开了多少个户口,有多少钱,其答复对方,称这案现由公安部门侦查,随时冻结其银行的钱。后事主在对方的指引下,在会城朱紫路工商银行案对方的要求操作,其将卡内50000元转到6222020200090985728账户内,之后其又分几次共汇了20000元到对方账户上。回家后,其才发现被骗。损失70000元。
电信诈骗典型案例篇5
今年2月14日,闵行莘光地区也接报一起电信诈骗案。加拿大籍华裔女白领杨某去年10月接到显示为95588的“工商银行”电话,称其广州的信用卡有恶意透支,随后转接“广州市公安局”。电话那头让被害人查询广州市公安局刑侦队电话,不久杨某就接到显示为“02083333397”的“广州市公安局刑侦队”电话,称其涉及大型诈骗案,需将钱转入“国家安全账户”进行调查。2014年10月10日至今年2月,杨某向多个所谓安全账户共计转账人民币50余万元和411万美元。
电信诈骗典型案例篇6
2014年8月21日,侯女士在家收到一条中奖信息:“恭喜你获得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节目抽奖获得二等奖12万元”。侯女士一看就点击中奖信息,不假思索就链接网站填写个人相关信息,诈骗分子称“填写了个人中奖信息就必须履行合约,不然将到法院起诉侯女士,追究违约责任”。于是侯女士第一次向对方汇款2800元,接着对方以激活奖金为由要求汇款8000元,紧接着又以缴纳个人所得税为由要求再次汇款12000元,因此侯女士共被骗2.28万元。
电信诈骗典型案例篇7
去年12月18日,俞小凡在内地拍戏时接到诈骗电话,对方自称是“上海公安”,称其名下账户涉嫌诈骗案,要求她将存款转到指定账户,待清查账户资金流向后即归还。
据悉,俞小凡返台后以网络方式汇款6笔共计人民币845万余元。12月26日,自觉受骗的俞小凡向台北市警方报案,但此时所汇款项已被提取一空。目前,台北市警方正在通查此案。此事经由媒体曝出后,俞小凡前日通过经纪公司发声明承认被骗,“虽然一度慌乱沮丧,但不影响家庭、演出以及整体的财务规划。”声明还透露,俞小凡 春节 后会继续来内地拍戏,工作不受影响。
电信诈骗典型案例篇8
1月21日18时52分,李先生向派出所报警称,其昨天接到一个电话,对方自称是李先生的姑爷,还说自己换号码了。21日当天,李先生又接到这个电话,对方称他的朋友出了交通事故,现在被关起来了,急需一笔钱打通关系。随后,李先生在中午12点左右在荣军路五里亭工商银行内给对方汇了8000元,几个小时后,对方再度打来电话称还差4000元,李先生随即又往对方账号汇了4000元。
电信诈骗典型案例相关 文章 :
1. 电信诈骗典型案例
2. 2016电信骗术大全
3. 电信投诉案例
关于贷款骗局上海电信诈骗案例和上海贷款公司套路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