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父母的房子贷款买房,房贷是还几份?具体怎么还?
把父母的房子抵押,是抵押贷款,能贷评估额的一半,十年还清,贷款成功后你拿到手的是现金;然后你再买一套房子,用这份现金付首付,如果写你的名字,而你没贷过款,是一套房,首付最低30%,最长30年还清;这样你每月还两套房贷,还有就是你父母的房子如果房龄过长,面积过小,你父母年龄过大,你就别想了,抵押不了!
中国银行房贷父母代还
中国银行房贷父母代还,也就是在你还款的时候由父母的银行卡缴纳还款的金额就行了。
子女按揭买房,父母可以还贷款吗
您好,父母是可以帮子女还贷的,但是建议采用银行转账方式把钱直接打到儿女的还款账户中,以后万一有房产纠纷的话法院判断产权标准是按照还贷判定的,以上回答由融联伟业为您提供,请参考。
什么样的还房贷方式最适合呢
最近央行将出台措施调整购房首付款比例的消息引起了不少买房人的关注,不论这一消息是否兑现,他们最关心的是,如何用有限的资金贷款买房、付最少的利息。目前南京多家银行推出了固定利率房贷、双周供、接力贷款、入住还款法等全新的贷款品种,老百姓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贷款方式呢?
固定利率房贷
所谓“固定利率住房贷款”就是在贷款合同签订时即设定好固定的利率,在贷款合同期内,不论市场利率如何变动,借款人都按照固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不需要“随行就市”。目前光大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均在南京推出了固定利率房贷,各家银行所分的贷款期限及利率有所不同。
4月28日央行宣布上调贷款利率后,固定利率房贷立即显示出它的优势。以光大银行为例,如果贷70万元五年期住房贷款,4月28日前选择光大银行固定利率的客户,现在执行的利率5.34%,已经低于选择浮动利率客户执行的5.751%(老客户将于2007年1月1日执行此标准),按等额还款法试算,浮动利率需到期归还本息为805697.88元,而固定利率下需归还本息为797826.49元,可为客户节约7871.39元。
适合对象:判断最近利率水平会上涨的客户,或者收入变动很大、所从事的行业周期性较强的客户,比如现在自己能承受的每月还款额为2000元,如果还款额上涨至2500元,自己就承受不了,不如选择固定利率房贷,将每月还款额固定下来。
“双周供”还款
据深圳发展银行介绍,所谓“双周供”,是指将按揭贷款的还款方式从原来每月还款一次改变为每两周还款一次,每次还款额为原月供的一半左右。选择“双周供”后,由于银行每两周扣款一次,客户还款率提高了,银行帮客户节约了贷款本金的使用,因此客户负担的利息减少了,还款期限也缩短了。
假如市民在银行贷了一笔50万元的款,贷款期限30年,按原优惠利率5.508%,选择传统的按月等额还款法,贷款总利息522926元,选择双周供贷款总利息416954元,利息节省20.27%,同时贷款提前5.3年结清;现利率调整为5.751%后,月供贷款总利息550545元,总利息将增加27619元;而双周供贷款总利息为433822元,总利息增加16868元,较月供贷款少增加10751元,同时客户在贷款24.5年时即可提前结清贷款。
适合对象:按月甚至是按周计薪的人群,收入比较稳定的客户。
接力贷款
所谓接力贷款,就是子女作为房贷的主借款人,父母列为共同借款人。这一贷款方式,可以让子女的贷款年限优势、父母的高还款能力优势充分结合起来。
以刚刚参加工作的小王和女朋友为例,他和女友目前月收入2000元,他们想用双方父母支持的25万元,买一套价值70万元的三室二厅的房子,需要贷款45万元。但是银行有规定,就是月还款额不能超过借款人月可支配收入的55%,也就是说,小王的贷款金额不能超过17万元。而按照接力贷款,小王可以选择增加父亲或母亲作为共同借款人,按照他和父母的收入之和为基础,计算月还款额,从而增加贷款额度。
适合对象:刚刚参加工作收入不高的年轻人。作为共同借款人的父母和子女均具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父母中年纪较大的一方不超过60岁;必须是一手房贷款,房产契约上必须是子女的名字。
入住还款法
所谓入住还款法,是指客户可以申请从贷款第一个月开始,每月仅偿还贷款利息,而无需偿还本金,约定期(最短不少于6个月,最长不超过12个月)满后,再开始采用等额还款或等额本金的还款方式归还贷款的本金和利息。而在此期间,客户既可以选择每个月归还一次贷款利息,也可以选择每个季度归还一次贷款利息,缓解了客户最初的还款压力,帮按揭购房者缓解首付后的资金压力。
例如王先生买了一套价值30万元的商品房,到招行办理21万元、等额本金还款、期限为20年的贷款,由于第一年可不交本金,他手中可以留下1万多元的资金用来付装修款。
适合对象:刚刚参加工作,买房不久手上积蓄不多,且需要装修等大笔支出的客户。
父母还贷款方式怎么选择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父母如何帮孩子还贷、父母还贷款方式怎么选择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