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月计提利息什么意思?
按月计提利息意思是根据协议,每月支付一定利息。
一、 预提借款利息(只要说到了预提利息,就说明利息肯定没有支付)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二、借款支付利息(支付利息,那么银行存款减少,在贷方)
1、如果支付的是以前月份的利息,那么应付利息减少,应付利息是负债,负债的减少在借方
借:应付利息或长期借款(以前月份的利息)。
贷:银行存款。
2、支付当月利息,则按照权责发生制,直接计入财务费用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扩展资料
如借款是用于购置固定资产,“财务费用”改为“在建工程”(需要安装)或“固定资产”(不需要安装)。但固定资产使用后发生的利息仍列入“财务费用 ”。其费用要体现“配比性原则”。
计提利息(利息计提)根据外币对人民币交易中双方达成协议后,某种交易类型中不对双方本金清算,而是只针对利息清算。
举例:模拟交易中将外币和人民币到期的时间延迟3天/3天以上,在这三天时间里自定义把利息分三天清算,每天计提一次清算当天利息,直到最后一天清算为止,称之为利息计提。
按月计提利息怎么算?
利息=本金×存期×利率。
如借款5万,借条上写1分的利息(按年利率10%计算),借款一整年。
则借1年的利息=本金×利率×存期=50000*10%*1=5000元。
年利率以百分比表示,月利率以千分比表示,日利率以万分比表示。
如年息九厘写为 9%,即每千元存款定期一年利息90元,月息六厘写为6‰,即每千元存款一月利息6元,日息一厘五毫写为 0.15‰,即每千元存款每日利息1角5分
利率的换算,其中年利率、月利率、日利率三者的换算关系是:
年利率=月利率×12(月)=日利率×360(天);
月利率=年利率÷12(月)=日利率×30(天);
日利率=年利率÷360(天)=月利率÷30(天)。
利息=60000*3*(12%/12)=1800
利息=100000*6*(10%/12)=5000
扩展资料:
月利率指以月为计息周期计算的利息。月利率按本金的千分之几表示。
银行公布出来的月利息,基本上都是以一年化以后来表示的,
举例来说,三个月的年化存款利率为2.6% (银行挂牌),其实真正算到三个月的当期实际收益率也只有0.65%,年利率一般用%(百分之),月利率一般用‰(千分之)表示;
日利率按本金的万分之几表示,通常称日息为几厘几毫。
如日息1厘,即本金1元,每日利息是0.001元。(1厘=0.001元,一毫=0.0001元)
计算公式:日利率_年利率÷360=月利率÷30
年利率是指一年的存款利率。
所谓利率,是“利息率”的简称,就是指一定期限内利息额与存款本金或贷款本金的比率。
通常分为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三种。
年利率按本金的百分之几表示,月利率按千分之几表示,日利率按万分之几表示。
当经济发展处于增长阶段时,银行投资的机会增多,对可贷资金的需求增大,利率上升;
反之,当经济发展低靡,社会处于萧条时期时,银行投资意愿减少,自然对于可贷资金的需求量减小,市场利率一般较低。
影响因素
1、央行的政策
一般来说,当央行扩大货币供给量时,可贷资金供给总量将增加,供大于求,自然利率会随之下降;
反之,央行实行紧缩式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可贷资金供不应求,利率会随之上升。
2、价格水平
市场利率为实际利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
当价格水平上升时,市场利率也相应提高,否则实际利率可能为负值。
同时,由于价格上升,公众的存款意愿将下降而工商企业的贷款需求上升,贷款需求大于贷款供给所导致的存贷不平衡必然导致利率上升。
3、股票和债券市场
如果证券市场处于上升时期,市场利率将上升;反之利率相对而言也降低。
4、国际经济形势
一国经济参数的变动,特别是汇率、利率的变动也会影响到其它国家利率的波动。
自然,国际证券市场的涨跌也会对国际银行业务所面对的利率产生风险。
每月支付短期借款利息需要计提吗?
支付短期借款的利息,可以计提,也可以根据银行扣款通知单直接做账务处理。
因为贷款是每个月都要和利息的,而银行有的是按月收,有的是按季度收。账务处理为了均衡费用支出,每个月都要预提利息的。
1、即计提时: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预提费用-利息支出
2、支付时,才有你看到的分录
借:预提费用——流动资金利息
贷:银行存款,现在一般不用“预提费用——流动资金利息”科目,而是用“应付利息”科目。
扩展资料:
计提应付利息应当进入当期成本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
每月计提时借:财务费用-应付利息 贷:预提费用
季末一次还清时借:预提费用、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
现在新会计准则中没有了预提费用了。分录如下:
1、每月计提利息时:借:账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
2、季末一次还本付息时:借:应付利息 短期借款 贷:银行存款、库存现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计提利息
对于每月的贷款利息需计提和每月的贷款利息需计提吗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