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首付"背后的高利贷骗局:中介意在放高利贷
“零首付”背后的高利贷骗局:借款人谋算假购房真 贷款 中介意在放高利贷。
银行与房地产亲密度调查
监管收紧促使涉房贷款获批难度加大,于是部分小贷公司将目光投向了房产抵押贷款业务。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假离婚购房的套路虽然离谱,且已经被多地监管重拳出击,但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还有更离谱的“零首付”购房。与首付贷放大 楼市 杠杆不同,“零首付”意在假购房真贷款。
“用购房的方式帮你融资”,福建的李先生表示,“可以融资50万元-80万元。”
“中介公司说通过虚拟买房为我办贷款,我不用出首付,贷款办下来才知道所谓的中介公司垫款其实全是向小贷公司高息借款的套路,而且买房是真的而不是口头所约定的虚拟;目前仅是我所知道的类似的情况就有很多,现在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借款人小路(化名)选择了通过互联网求援。
“零首付”实为套路
关于购房贷款,江湖套路可谓层出不穷。
在今年春节以前,首付贷还没有被监管明确定性,而且由于部分P2P平台的介入,首付贷还一度顶上了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光环。但是,随着首付贷杠杆风险被重视,监管已经屡次出手对房地产中介机构、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及相关的的金融业务开展清理和整顿。然而,如今虽然首付贷已成为过街老鼠,但是比首付贷更为不靠谱的“零首付”却依旧潜行,且手法更加复杂。
《证券日报》记者日前注意到,有中介人士高调宣传“用购房的方式帮你融资”。
本报记者联系上述福建的李先生并了解到,“可贷款50万元-80万元”,而其推荐的可购楼盘位置主要集中于福建省,包括闽侯上街、福清、长乐等地区,对于购房人的要求仅仅是“25周岁-50周岁,全国户口都可以; 征信 良好,信用卡不超过5张,已有负债不超过30万元,如果已婚,第二产权人负债不超过50万元”。
符合上述条件的借款人所需提交的材料仅包括身份证、户口薄、详版征信报告、半年的银行流水和工作证明。
此外,还有别墅广告直接对潜在购房人进行了分类,对于购房人“房子总价200万元,首付只需要5万元,无论月供多少,免费送五年月供”;对于融资客户,“只要5万元定金,公司一手操作可以帮助融资100万元,介绍客户也可获得高额佣金”。
一切看起来如同那句经典的儿童学习机广告语——“soeasy,妈妈再也不用担心……”
然而,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我买的房子总价56万元,中介对我说零首付,中介公司垫款6万多元,房地产商垫款10万多点,银行按揭贷款39万元。如今,向中介借款的部分我需要缴纳每月4分的利息,买房办理的贷款每个月按揭还贷数千元,房地产商垫付的钱也得还;另外凭借抵押房子申请的7万元贷款也被收取了多百分之二十多的 点子费 ”,小路表示,“签了协议我才发现,7万元贷款并不是我之前以为的跟银行贷款,而是向小贷公司借钱,利率要高很多,如今我想反悔,才发现手里什么证据也没有。”
所谓的“点子费”是民间的一种说法,多指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无资质的收费,具体的点子是收、付双方自行约定的百分数,1%为一个“点”。
《证券日报》记者发现,这种“信用白户零首付购房融资被骗”的情况,在全国多地多有发生,购房人大多是为了tx ,反而背负了一大笔债务。为了招揽客源,部分中介甚至向购房人承诺“借款不接入征信系统,不用真还钱”,但是今年10月份有网友表示遭遇类似骗局,“公司跑了,房产证和土地证都被拿走了”。
抵押贷转向“民间”
国家统计局11月18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中,一线城市和二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明显降温,多城房价环比涨幅快速回落。
虽然,楼市调控已经初见成效,但是多地楼市调控政策仍在持续加码:杭州、武汉与深圳相继发布了楼市新政,从公积金、社保与贷款首付比例等方面进行了限定。
监管的收紧,无疑将促使涉房贷款的获批难度加大,于是部分小贷公司将目光投向了房产抵押贷款业务。
“南京的房产,如果是申请一押贷款,月息1.1%,加上一年服务费(3.5%);如果是申请二押贷款,月息1.1%,半年的服务费2.5%”,南京的常先生表示,其有途径找小贷公司做房产抵押贷款业务。
所谓一押,就是指首次抵押房产;而二押则是指在不同的机构或公司进行第二次抵押。
按照常先生的叫价,一押贷款的年化成本(利息加服务费)为16.7%,而二押贷款的年化成本(利息加服务费)为18.2%。上述价格较银行抵押贷利率明显偏高,对于银行来说,无抵押无担保的信用借款的利率一般在年化15%-18%之间,抵押贷款的利率通常仅仅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略有上浮。
然而小贷公司或许是由于资金有限,即便看到了“商机”,也有无钱可放的无力感,因此,将相关资产包装成 理财 产品向民间投资人销售则成为了其融资之道。
“月息可达1%,年化12%,秒杀各类银行贴息存款、银行理财、信托产品、资管产品!”,资金中介高先生表示,“房子(纯住宅)抵押业务长期而且大量的寻找出资人。”
高先生强调,“房子搬不动、背不走,可以通过房管所办理 公证+抵押登记(他项权证) ;此外,公司通过借前尽职调查、多年的一线风控经验、借后管理以及免费 催收 来全程保障资金安全”。
通过上述所谓的金融服务可以看出,一条由“出资人-小贷公司-借款人”构建的资金流动链条看起来是多赢的局面,但是动辄年化成本15%以上的抵押贷款,其资金流向风险和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又岂能是中介寥寥数句经验就能保障的呢?尤其是房产二押贷款业务,事实上,很多银行由于意识到了风险,已经对此项业务彻底关闭了大门。
急需用钱,有个中介说把房子过到我名下贷款,可以到手几十万,靠谱吗?
这种贷款方式,因为涉嫌了虚假包装骗取贷款,并且会有高昂的中介费用,很多人最后无法还款,使自己的个人征信成为黑户,背负一身债务,这种方式并不靠谱。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涉及到贷款的情况,有不少人急需用钱,但是又不符合银行的规定,只能找一些中介,但是有不少中介都是骗子,他们从中只是为了赚钱,根本不会考虑客户情况,最后客户会背负一身债务,影响个人一辈子。
一、包装贷款资质涉嫌骗贷,会有各种风险。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需要钱的时候,一般会在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但是正规机构贷款需要个人资质,有些人没有财产证明,无法从金融机构贷款,只能找个人中介。这些个人中介为了赚钱,会想办法包装贷款客户,把房产过户到个人名下这种方式涉嫌贷款,已经触犯了相关法律,因此最好不要采取这种方式,否则自己会承担很大风险。
二、中介收费昂贵,无法还款会影响个人征信。
中介采取包装客户的方式,从银行贷出大额贷款,个人虽然缓解了燃眉之急,但是需要给中介高额中介费,而且这种贷款都是短期贷款,一旦客户无法还款,就会背负巨额贷款,个人的征信也会受到影响,生活会受到很大影响。
三、不要相信个人中介,贷款需要去正规机构。
当人们需要大额贷款的时候,自己最好去正规机构贷款,这样不会承担巨额的利息,也不会承担风险。市场上的金融中介,都是为了赚钱,不会从客户实际情况出发,通过各种操作从银行骗出贷款,就不会管贷款人,从而影响个人征信,让借款人长期承受债务。
个人贷款不要相信这种金融中介,应该到正规机构贷款。大家对此有什么其他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上海一房产中介骗取千万购房款,背后是怎样的诈骗套路?
上海一房产中介骗取千万购房款,背后的诈骗套路是比较严密的,骗子就是利用了自己本人的房产中介这个身份便利,同时通过房产中介和房东的两个角色的切换让老年人深陷其中,最后骗的老年人对其转款将近1000多万元。
一、上海一房产中介骗取千万购房款
最近上海发生了这么一个新闻,那就是某老人竟然在9年间向一个房产中介转了1,050万元购房款,谁知道最后才发现自己被骗了,原来房东根本就已经过世,而且已经将房子继承给了自己的儿子。在发生了这种大乌龙事件以后,老人迅速报了案,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了背后的诈骗套路链条。
二、诈骗套路深:噱头吸引+双人伪装+利用本人职业便利
其实这个骗子的诈骗套路还是比较深的,首先就利用了本人的职业便利让自己可以随意出入房屋,由于这种外观现象也就让许多人觉得这是他本人的房子。其次则是通过低价的噱头确实吸引到了老年人的注意,目前该房屋的售价已经差不多3,000万,但实际该老人支付的款项却只有1,050万元,这也就表明这种噱头是勾引老年人入局的重要原因。最后则是通过两个角色的伪装,让老年人彻底相信自己一方面,他是房产中介,另一方面他又是房东,在这两个角色之间来回转换也就让老人信的是服服帖帖,而且还自愿在9年间把差不多1000多万转给了他。
三、目前骗子骗术实在是太高明,我们还是不要轻易贪图小便宜
虽然我们总是愿意把这种诈骗成功归结在老年人的意识不强的身上,但实际情况却是目前骗子的骗术实在是太高明了,我们从刚才的这个案例当中,不难发现骗子不仅能够满足多维度开展工作的可能,而且针对的点也是对点打击,这也就意味着随随便便就能够知道老年人的弱点。就这个方面出发,其实我们还是不要轻易贪图小便宜,贪字得个贫!
房产中介所的套路
很多客户认为:自己要买房,只需准备好钱就可以,至于其他可能涉及的问题,到中介公司或者找从事相关行业的人一问就知。而且随着买房进程的深入,也会逐渐一个一个搞清楚。
这个想法是很不明智的。
首先,买房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涉及大金额的交易。一般而言,金额越大的交易,风险相对也就越高。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后果都是极其严重的。所以说,买房是一个辛苦的过程,更是一个危险的过程。
其次,找中介公司或者相关单位的人咨询,这一点本身没有问题。他们可以告诉你买房的相关知识,也会让你清楚的知道买房交易的流程,但是最隐秘的部分不会告知你。
你要清楚,他们是在做生意,做生意就涉及到利益,谁会做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呢?当一个客户上门求购的时候,正是他们生意的一个开始,从这一刻起,他们永远只会告诉你好的方面,而不利于成交的所有问题都会被他们隐藏起来。
最后一点最为可怕:在买房进程中解决问题。
其实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想法,不想先做功课,所谓“车到山前必有路”,事情临头了才考虑该怎么办。买房吃亏最多就是这类人。因为没有准备,许多事情都蒙在鼓里,到最后被中介牵着鼻子走,一步一步掉入别人预先设计的陷阱当中,被协议与合同捆绑,最后有苦难言,明知吃亏也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吞。
下面的内容可能会涉及到企业的商业秘密,但看到众多被蒙在骨里的善良老百姓……这些中介设下的坑,要提防:(本文只针对买二手房,其余的情况后期再更)
1.故意隐瞒房屋缺点。
例如约看房时间时,对低层的房子,中介喜欢约到晚上,或者下午太阳西照能照到的时间,原因很简单,早晨和上午,房子被挡住了,日照不行啊。
2.与房主合谋,对买房者造成心理影响,催促赶紧下手。
看过二手房的人,都知道,当你去看房子时,看了一圈房子,会机灵的问一句,房子多少钱?此时房主都会停顿一会,看看中介,这时中介就会接着说,**钱。
有的中介,直接找托,也去一起看房子,转了一圈,很急切的说:看中房子了,但是钱能不能过两天交。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想?这个房子赶紧买啊,人家过两天就定了。实际上这两天就是给你留下的定房子的时间。
3.中介赚差价。
这个应该大家都明白,就是房主要卖80万的房子,中介给你报85万,多出来的5万就被中介吃掉了。有的人会说,价格是跟房主谈,中介怎么说了算。错,房主让中介卖房子时,中介会让房主签一份代理合同,房主卖的价格肯定也是打听的市场价,而中介往上涨几万,到时候再稍降点,买方也会觉得赚了很大的便宜,高兴的赶紧交定金签协议。羊毛出在羊身上,这就如超市促销,把平时的价格提高,再打折而已。
这种是遇到的真房主,真正赚差价时,中介会找一个别的人,充当房主,也有的时候,直接就房主不在。
前几年,那些见不到房主,先公证过户的,都是被中介赚了差价了。
4.带不带装修,家电之类的,口说无凭。
转二手房,很多人会被房子的装修及家具吸引,此时中介为了快点促成交易,答应给撮合留下来家电之类的,殊不知,这只是中介的一方之言,房主同不同意还不一定,就是房主同意了,未落到纸面上,到时反悔,也没办法。
5.中介费全交。
看中了房子,该签协议了,中介费是2%,大家都知道,可很少有人具体去看看协议内容,大部分人都认为2%是买卖双方各付,而现实是很多卖方啥也不管,房价是净收价。
6.定房子的好处费。
这种情况在卖方市场比较火的时候比较常见,就如限购前一段时间,房价涨的很厉害,买方造成了恐慌,看中一套房子,准备交定金,中介突然打电话,说房子还有好几个想订的,房主要卖给另一个人。你是买方,你会放弃吗?很多人会主动的说,我给你多少钱,你一定给我把这个房子定下来。
7.评估费。
多少人买完房子才知道这个评估费,更有甚者,不知道,评估费有的中介收0.3%,有的中介收0.5%。
8.银行审批好处费。
一切资料都提交上去了,就等着银行批贷款了,很多人都会想,贷款怎么还不下来啊,越着急的人,中介越能钻了空子。中国的国情就是这样。
针对这段时间,不少朋友咨询买房的问题,我专门组织了几个业内的朋友,进行解答。有的朋友还零首付买到了房子。在此,我想说的是,选好位置,选好房子,只要你买,钱都不是问题,但钱都花在哪里,要搞清楚。
关于房产中介套路客户买房贷款和房产中介套路客户买房贷款违法吗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