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万贷款大额风险暴露是多少
部分小微经营贷业务风险权重或上抬至100%。对于除按揭以外的其他零售信贷业务如消费贷/经营贷,需判断是否满足监管零售风险暴露要求。贷款规模1000万以下的个人风险暴露划分为监管零售风险暴露,风险权重保持75%;若贷款规模超出1000万,则不符合要求风险权重或上升至100%,这将对单一客户风险敞口偏大的小微经营贷业务产生一定影响。
信用卡业务:优质的用款客户(连续12个月按时还本付息或额度内未提款)风险权重趋降,利好信用卡业务占优的股份行。《新巴III》要求下,满足“合格交易者”条件的优质客户人民币业务风险权重由75%下调至45%,表外未使用额度转换系数由20%/50%调整为40%,即大部分表外额度的风险权重由原来的15%(20%*75%)调整为18%(40%*45%),这一变化将对信用卡业务占比较高的股份制银行构成显著的资本节约效应。上市银行当中平安、光大、招行信用卡贷款占比较高,招行、平安不良率相对较低,或将构成一定利好。
大额贷款风险排查,大额贷款有风险吗?
; 现如今很多人经济上遇到困难时都会选择贷款,特别出现大量资金问题,大额贷款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大额贷款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大额贷款都有哪些风险?怎么防控呢?
首先来看下大额贷款存在哪些风险问题。
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贷款发放未严格执行信贷发放操作程序,贷款发放把关不严。一般借款自上而下,先取得上级贷款意向,再向下逐级办理,致使基层信用社信贷人员错误认为既然上级已经有贷款意向。这种逆程序操作使相当一部分信贷管理人员淡薄了风险意识,甚至会出现第一手调查材料就存在虚假、谎报、瞒报等不真实反映的瑕疵行为。
贷款管理不严、内控制度乏力
贷前调查不够深入,对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分析不准,重视不够,只片面注重第二还款来源,疏于贷后管理,重放轻收轻管理思想严重。
在选择大额贷款的时候,一定要走正当途径,选择大型的贷款平台,减少风险。
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大额风险暴露管理,有效防控客户集中度风险,维护商业银行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风险暴露是指商业银行对单一客户或一组关联客户的信用风险暴露,包括银行账簿和交易账簿内各类信用风险暴露。第四条 本办法所称大额风险暴露是指商业银行对单一客户或一组关联客户超过其一级资本净额2.5%的风险暴露。第五条 商业银行并表和未并表的大额风险暴露均应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监管要求。
商业银行应按照本办法计算并表和未并表的大额风险暴露。
并表范围与《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资本办法》)一致。并表风险暴露为银行集团内各成员对客户的风险暴露简单相加。第六条 商业银行应将大额风险暴露管理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立完善与业务规模及复杂程度相适应的组织架构、管理制度、信息系统等,有效识别、计量、监测和防控大额风险。第二章 大额风险暴露监管要求第七条 商业银行对非同业单一客户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对非同业单一客户的风险暴露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15%。
非同业单一客户包括主权实体、中央银行、公共部门实体、企事业法人、自然人、匿名客户等。匿名客户是指在无法识别资产管理产品或资产证券化产品基础资产的情况下设置的虚拟交易对手。第八条 商业银行对一组非同业关联客户的风险暴露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20%。
非同业关联客户包括非同业集团客户、经济依存客户。第九条 商业银行对同业单一客户或集团客户的风险暴露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25%。第十条 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对另一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暴露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15%。
商业银行被认定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后,对其他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风险暴露应在12个月内达到上述监管要求。第十一条 商业银行对单一合格中央交易对手清算风险暴露不受本办法规定的大额风险暴露监管要求约束,非清算风险暴露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25%。第十二条 商业银行对单一不合格中央交易对手清算风险暴露、非清算风险暴露均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25%。第十三条 商业银行对下列交易主体的风险暴露不受本办法规定的大额风险暴露监管要求约束:
(一)我国中央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
(二)评级AA-(含)以上的国家或地区的中央政府和中央银行;
(三)国际清算银行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四)其他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认定可以豁免的交易主体。第十四条 商业银行持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发行的债券不受本办法规定的大额风险暴露监管要求约束。第十五条 商业银行对政策性银行的非次级债权不受本办法规定的大额风险暴露监管要求约束。第三章 风险暴露计算第十六条 商业银行对客户的风险暴露包括:
(一)因各项贷款、投资债券、存放同业、拆放同业、买入返售资产等表内授信形成的一般风险暴露;
(二)因投资资产管理产品或资产证券化产品形成的特定风险暴露;
(三)因债券、股票及其衍生工具交易形成的交易账簿风险暴露;
(四)因场外衍生工具、证券融资交易形成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
(五)因担保、承诺等表外项目形成的潜在风险暴露;
(六)其他风险暴露,指按照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除上述风险暴露外,信用风险仍由商业银行承担的风险暴露。第十七条 商业银行应按照账面价值扣除减值准备计算一般风险暴露。第十八条 商业银行应按照本办法计算投资资产管理产品或资产证券化产品形成的特定风险暴露。第十九条 商业银行应按照本办法计算交易账簿风险暴露。第二十条 商业银行应按照《资本办法》的规定计算场外衍生工具和证券融资交易的交易对手信用风险暴露。第二十一条 商业银行应将表外项目名义金额乘以信用转换系数得到等值的表内资产,再按照一般风险暴露的处理方式计算潜在风险暴露。第二十二条 商业银行应按照以下方法计算中央交易对手清算风险暴露:
(一)衍生工具交易和证券融资交易按照《中央交易对手风险暴露资本计量规则》有关规定计算风险暴露;
(二)非单独管理的初始保证金、预付的违约基金以及股权按照名义金额计算风险暴露;
(三)单独管理的初始保证金以及未付的违约基金不计算风险暴露。
商业银行对中央交易对手非清算风险暴露为对中央交易对手全部风险暴露减去清算风险暴露。
关于大额贷款风险暴露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大额贷款风险暴露监管指标、关于大额贷款风险暴露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