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定向降准是什么意思?定向降准意味着什么
定向降准:就是针对某金融领域或金融行业进行的一次央行货币政策调整,目的是降低存款准备金率。
定向降准属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正向激励举措,与全面降准相比,它更具有针对性,有利于将金融资源更好地投放到“三农”、小微企业等薄弱环节,从而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
此举既能增加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又能降低“三农”、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同时也能起到一定的稳增长作用,从而在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协同并进中稳增长。
扩展资料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保持货币信贷和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并加大“定向降准”措施力度,对符合结构调整、满足市场需求的实体经济贷款达到一定比例的银行适当降低准备金率,同时扩大支持小微企业的再贷款和专项金融债规模。
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落实好已有政策的同时,深化金融改革,用调结构的办法,适时适度预调微调,疏通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血脉”。
要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规范同业、信托、理财、委托贷款等业务,清理不必要的资金“通道”、“过桥”环节,缩短融资链条。还要优化融资结构,坚持有扶有控,加大对国家重点建设、企业改造、服务业等的支持。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定向降准
什么是降准,什么是降息
一、降准的意思:降准是央行扩张性货币政策之一。央行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银行可贷资金数量从而增大信贷规模,提高货币供应量,释放流动性,刺激经济增长。
下调准备金只是对冲硬着陆风险,对股市而言可拿来炒作,政策力度如超出市场预期,表现最好的是银行股;但对未来的经济形势而言,货币政策并非万能药。
二、降息的意思:降息是指银行利用利率调整,来改变现金流动。当银行降息时,把资金存入银行的收益减少,所以降息会导致资金从银行流出,存款变为投资或消费,结果是资金流动性增加。
一般来说,降息会给股票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因此有利于股价上涨。降息会刺激房地产业发展。降息会推动企业贷款扩大再生产,鼓励消费者贷款购买大件商品,使经济逐渐变热。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
扩展资料:
一、降准的优点:
1、中央银行拥有主动权,受外界影响小,较好的体现央行的政策意图。
2、对货币供应量产生迅速、有力、广泛的影响。
3、作用于所有的银行和存款型金融机构,时间、程度上公平一致。
二、降准的缺点:
1、政策效果过于猛烈且缺乏弹性,受银行体系的银行超额准备金的影响大,不能经常使用。
2、增加银行经营的不稳定性,政策措施一定程度上不具有可逆性。
三、降息的影响:
1、绩优股、实值股、低市盈率股、高送派股。降息有利于进一步凸现绩优股、实值股的魅力。尤其是一大批市盈率低于三十倍的绩优股、实值股,其分红派现,较之于银行存款的税后利息,凸显优势。
尤其是绩优股、实值股中送股、转增股的股票,较之于银行存款的税后利息,其魅力以倍数计算。投资人可以参照已经公布的年报,选择业绩优异、市盈率低、分红派现多、尤其是送股转增股多的“白马股”,理性投资。
2、房地产股、保险股等“息口敏感股”上述股票和板块,属于香港称呼中的“息口敏感股”。尤其是对于房地产股来说,利率下调,有利于减轻人们分期付款购买房地产的负担,有利于调动人们买房的需要,有利于降低房地产开发商的负担。
保险业同样得到“降息”以及“降息预期”的推动。但是,存款利率下调幅度小于贷款利率,对于银行而言,有利有弊,缩小银行存贷款利率的差额对于银行的赢利增加了压力;同时增加了银行吸储的难度。
但是,增加放贷,以及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带动银行业务量的攀升,有利于银行增盈。总体看,对于银行股来说,长线仍有利好作用、短线则看资金是否追捧。
3、国债、企业债券银行利率的下调,不仅仅凸显了股票的投资价值,对于年利率百分之二点九五或以上、没有利得税的国债来说,其投资价值同样凸显。较之于税后实为百分之一点五八四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来说,利率高出百分之一点三六六。
尤其是,存款利率仅仅降低百分之零点二五,还有降息预期。有利于国债、企业债券的慢牛行情。从“庄股”思维的角度看,2007年的熊市,造成众多机构纷纷投资国债,可以说,国债已经有“庄”进驻。按同样理由,企业债券也有受到挖掘的可能。
4、扩大内需概念股。从降低“两息”来看,松动宏观经济政策,已经不是一个议题,而是正在实行中的事情。其着眼点,是克服世界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从广义看,钢材、水泥、建材、电力等“扩大内需概念股”,同样有机会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受益者。长远看,有受到挖掘的可能性,上述股票一旦在盘面上得到增量资金介入的情况来印证,则应是把握机遇之时。
5、降息使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受到负面影响。美元持续贬值不可避免地导致其在世界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下降,从而增加油价和金价大幅上涨中的不确定性。
代表“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及由习惯和历史沿革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的国际货币体系包括储备资产安全、汇率制度稳定和收支调节有效三个层次,美元贬值以及油价和金价的波动高企恶化这三层内涵,并给国际货币体系稳定带来负面影响。
由于黄金和美元同时发挥着价值储藏的职能,所以美元贬值使黄金的替代避险作用更为明显;而由于石油标价货币大多为美元,所以美元贬值也会给油价上涨形成支撑。金价波动受到美元贬值较大影响,而油价波动在显示出较强自主性的同时也与美元币值较为相关。
因此,美元的贬值与金价和油价的高位波动一起增强国际货币体系中长期的不确定性,并给国际投机性资本的大幅流动创造条件。
6、降息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滞后的扩张性影响。降息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利率降低减少投资成本、增强投资需求,投资扩张弥补消费萎靡带来的增长动力不足。
二是利率降低减轻住房抵押贷款人的还贷压力,抑制房市违约率的不断上升,进而防止“次级债风波”的持续恶化;三是利率降低进一步缓解信贷紧缩状况,减弱生产活动和企业扩张的融资困难;四是利率降低支撑美元汇率贬值,刺激出口增长;五是利率降低增强市场预期,抑制经济活动在信心缺乏下的萎缩。
受政策时滞影响,这种刺激作用的大小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短期为1年之内,中期为2到3年内,长期为4到5年内)有所不同。短期看,宽松货币政策的扩张效应会逐渐显现。在降息初期实质效应较为有限,金融市场的走强主要源于降息带来的信心恢复。
从第二个季度开始,GDP增长受消费萎靡的抑制影响有所缓和。中期看,降息能使美国经济避免陷入衰退。长期看,降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价格机制的调整使降息效应基本体现在流动性增加和通胀压力加大上。
总体看,美联储降息在短期和中期给美国经济增长提供助力,“次级债风波”带来“大萧条”式美国经济危机的可能性较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降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降息
银行降准什么意思?
银行的业务就是存款贷款,但是贷款不需要纸币现金,而是账面的数字。因此,银行放贷,可以放出比自有资金大很多的数额。
这象什么呢?象我们买房,200w的房子未必需要200w现金才能买,因为可以贷款啊,那么贷款拿什么还呢?用工资。
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就是要求银行必须有足够的现金存在央行哪里,余钱才能放贷。 类似买房首付比例。
如果央行要求存款准备金率不得低于20%,则商业银行存20亿给央行,就能对外放贷80亿。实际上这家银行未必有100亿,它可能有些钱是从其他渠道借的,因为银行可以用前些年放出去贷款的回款来还。因为放贷越多,赚的越多,银行就是赚息差的嘛。 至于该银行当下账面自有多少钱,央行不管,只要存了20亿即可。
如果央行降低了存款准备金率要求,比如10%,则该行若还是存20亿给央行,就能对外放贷180亿。
像不像买房?200w的房子,首付比例30%,则只要自己存够了60w就能买了。当规定首付比例可以下调到20%时,我们不买200w的了,改买面积更大的户型,价格是300w,因为首付20%也是60w。所以调整首付比例,就调整了房产市场的购买力。同样, 调整了存款准备金率,就调整了商业银行的放贷额度。
放贷出去的钱,是账面上的钱,叫M2,这个大家都熟悉吧?
放大M2,就是放大了市场流动性,所以很多企业资金难问题会缓解了,同时很多商品会涨价了。
因为企业资金难缓解,市场上的高利贷就降低利息了,因为没那么多小公司去借钱了。
因为商品涨价,很多股票就涨价了,股票也是商品啊。涨价企业的股票上涨更多,因为该企业的利润成本增长。
简单地说吧,百姓存进银行100元,取的时候银行要付给百姓100元加上利息,吸收存款对于银行来说叫做负债。那银行的资产是什么呢?就是银行把吸收的100元通过放贷的方式借给贷款人,贷款人付给银行的利息要远远高于银行付给百姓的利息,这就是银行盈利模式!假如所有的贷款者经营状况良好,信用等级很高,那么即便是个傻子开银行都可以躺着赚钱!但是一旦银行形成不良贷款,贷不出去的钱收不回来了,而这时百姓又要提款怎么办?这就是央行为了防止出现这种状况而制定的存款准备金率,要求各商业银行把百姓存的100元按比例上缴人民银行,由人民银行替商业银行进行保管,所以人民银行也称为银行的银行。降准就是把比例进行调整,原来6:4,现在就是7:3,也就是说100元,按6:4的比例银行只能放贷60元,调整7:3后,银行可放出70元的贷款。一句话降准后,银行可放出的资金更多了,企业和个人贷款更容易了!
降准的准确说法是:降低商业银行在中国人民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通俗简单地讲,商业银行每吸收一笔存款,必须把一部分存放到中国人民银行(中国的央行),作为存款准备金。
比如,巴九银行合法吸收存款100万元,央行规定15%的比例必须存在它那里,也就是15万元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
为什么要搞一个法定存款准备金呢?原因比较多。其中一方面原因是为了限制商业银行的风险行为,提高存款的安全性。
规定一个最低限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可以限制商业银行的逐利行为。
比如上面的例子中,如果没有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限制,巴九银行为了多赚利差,肯定想尽一切办法把100万元贷出去,贷款出去当然就有风险。
而有了存款准备金率的限制,巴九银行就只能往外贷85万元,15万元必须存在央行妥妥地安全。
今年央行已经四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意思就是对商业银行松松绑,巴九银行原来缴存15万,现在只需要缴存14万,那么可以放贷的额度就由85万元提高到86万元。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的效果,就是市场上可用的钱更多了。第四次降准1个百分点,可以降低存款准备金1.2万亿,其中的7500亿元属于增加的流动性。
经济学专业毕业,我来回答这个问题,保证每个人都会懂。
首先要明白这个问题,要搞明白什么是法定准备金,我们都知道,银行是以吸纳存款,然后把存款放贷给需要贷款的企业和个人,赚取利息差额的机构,但是,如果银行把所有的钱都拿去放贷了,万一有人要取钱,不就没钱了吗,所以,银行就必须要有准备金,而准备金有分几个部分,其中一部分,是国家央行规定的,必须将存款的15%存储在央行,这样一来,假设你存了1万到银行,那银行首先要给央行1500元,作为法定准备金保存,另外的8500元才可以拿去放贷,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挤兑风险,就是说,怕同时出现很多人要取钱,如果全部放贷出去了,你没钱给人家提款,就会发生金融风险,所以,央行必须强制所有的银行存入一部分的准备金。要知道,全国的银行存款都是以万亿为单位的,所以,虽然准备金只有15%,所有银行加起来,准备金也有上万亿,即使某家银行出现问题,无法兑付,央行也能提供足够大数额的短期贷款给该银行去兑付。
这个必须交给央行的15%,就是准备金率,准备金率是在不断的调整的,现在题中说降准,就是指降低准备金率,比如从15%降低到14%,这样做,就等于下面银行本来需要押15%的资金给央行,现在央行可以退还1%,别小看这1%,对单个银行可能有限,但是全国加起来,是1.2万亿,就等于银行多了1.2万亿去放贷,去干别的。
简单给大家理解下降准是怎么回事。
小明去银行存钱,存了1000元钱,那么银行收到这笔钱之后,至少要拿出170元左右上交给央行,银行只能剩下830元。
央行强制性要求,银行每收到一笔存款,必须上交给央行一部分。
这部分钱,叫做 存款准备金, 而每100元上交的钱再除以100的百分数,又被叫做 存款准备金率 。
而降准的意思——最近央行宣布定向降准,降的是1%。而这1%直接等于约7500亿人民币。
换句话说,所有银行的钱总共能留下来的,直接多出7500亿人民币。
而这7500亿人民币,银行能做的事情就多了。比如开放贷款,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等等。
用个简单形象的例子:打开人民币的水龙头,放水了。
但这个消息,对大众而言,一好一坏吧。
好的自然是支持中小企业发展,而坏的自然是商品可能会涨价了。
原因很简单:
凭空多出7500亿人民币流通于市场,按照通货膨胀的市场规律,各类商品可能会涨价一波。
但 总体来说是利好 的,只是市场已经越来越不敏感了。
因为,央行再三强调: 要求相关金融机构把新增资金主要用于小微企业贷款投放。
所以 降准的目的 ,也自然一目了然。
降准就是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的简称,是央行通过货币手段调控国家经济的一种重要举措。具体来说就是降低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即降低商业银行存款中不能用于放贷部分的比例,降准后商业银行可以多向企业放贷,加大了货币的流通量促使国家经济发展。
10月07日中午央行宣布:自2018年10月15日起,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这是年度金融市场又一重大事件。
降准是央行货币政策之一。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表明流动性已开始步入逐步释放过程。 降准能够刺激投资,是比较有力的宽松政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超级利好银行股,同时利好股市,利好楼市。
具体来说就是银行通过吸纳储蓄收入一笔100万的存款,比方说按照现行存款准备金率要拿出10万存在央妈那里,90万可以拿出去放贷收利息,现在降1%,银行只需拿出9万交给央妈,91万就可以拿去放贷款,这样就可以多放出1万的贷款到市场上去,市场上流通的钱又多了,这个有利于刺激经济的发展。
截止2017年12月末,中国人民币存款余额164.1万亿元左右。在这里面,住户存款达到64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达到57万亿元。
我们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164.1万亿元,如果降准1%的话,可以释放出1.64万亿元的贷款,这个基本上就是一个非常强大的数字了。这个将对我们的经济产生强有力的刺激效果。
银行降准什么意思?
所谓银行降准就是降低存款准备金。
什么是存款准备金?
就是银行要将存款的一定比例交给央行来保管,作为准备金。
央行要求银行上交存款准备金是为了防止商业银行盲目放贷,导致银行没有充足财产兑现储户的存款。
举个例子: 例如银行有100块钱,如果准备金率是20%,那么银行每收到100块钱的存款,就需要向央行上交20元作为存款准备金,剩下的80块钱可以放贷出去。如果存款准备金下降1个百分点,那么银行可以放贷出去的金额就是81块钱,这样市场上原来80块钱的货币流动量就变成了81块钱。
据人民网10月7日报道,自2018年10月15日起,我国下调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非县域农村商业银行、外资银行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降准所释放的部分资金用于偿还10月15日到期的约45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这部分MLF当日不再续做。除去此部分,降准还可以再释放增量资金约7500亿元。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降准的主要目的是优化流动性结构,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当前,随着信贷投放的增加,金融机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也在增长。此时适当降低定存款准备金率,置换一部分央行借贷资金,能够进一步增加银行体系资金的稳定性,优化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的流动性结构,降低银行资金成本,进而降低企业资金成本。同时,释放约7500亿元增量资金用以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小徽企业、民营企业和创新型企业的资金来源,促进提高经济创新能力。
这次央行降准,类似于定向降准,针对的群体不是百姓,对百姓基本不会有什么太大影响。但是对于开发商有利,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来说,如果非说有影响的话,大概物价会有一些上涨。
网上有人总结了几点:
(1)钱,有点不值钱了。很简单的道理,释放财产,等于稀释原来的货币流量,越来越多的财产释放,无疑会进一步增加人民币贬值的压力。
(2)如果你是刚需买房者,这或许是一个利好消息。因为央行释放财产,银行后续财产将变得宽裕,银行的房贷政策有望放宽,购房者压力也会减轻,提高首付的政策也可能适当放宽。
(3)影响我们的钱袋子。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对于银行理财的可配置财产会产生重要影响,会直接导致银行理财可投资财产的减少和财产收益率的下降,那么我们在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其收益率也跟着下降,减少我们理财的收入。
打个比方,银行吸纳了100万存款,必须向央行缴纳5%的的存款准备金,也就是说5万块钱被冻结,剩余的95万就可以拿出去放贷。现在降低了一个点的存款准备金率,那就只冻结了4万,剩余的96就可以拿出去放贷。对于银行来讲,就是手上可用的钱变多了,贷款额度更充足了
银行降准就是央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也可以理解为放水(即把准备金喻为水),存款准备金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后按规定向中央银行提交法定的存款准备金。例如吸收存款100元,假设存款准备金率为20%,那么商业银行就需要向中央银行缴存20元作为法定存款准备金。
银行降准的直观理解就是央行在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后,商业银行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法定存款准备金数额就减少了,商业银行自身就可以更大限度地把吸收回来的存款变做贷款或是用作投资,使得市场上可以融通的资金增加,从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现象就可以看到银行降准的直观效果,如股市上涨,楼市成交量上升,银行贷款数额增加,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银行降准简单来说就是投入到市场的资金变多了。是货币政策的一种,能够通过释放资金来实现丰富、充裕市场资金。
一、降准所指的就是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是银行、金融机构为了保证客户在日常存款与资金结算时准备,是将一定比例的资金缴存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也就是说,为了更好的应对银行间、金融机构之间日常的繁琐存蓄与支出以及降低相对应的风险,存在的一条规定,就是将一定比例的存款缴存在中央银行作为准备金,而这个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而银行降准就是指央行决定降低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
二、降低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有什么作用呢?缴存在央行的比例降低,金额减少,说明什么?说明流向市场中的资金增加,市场资金的流动性增加。
一般降准存在降准与定向降准,降准就是直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没有对于整个市场有着利好作用。而定向降准呢?一般会向着某个方向实现流动资金的增加。不管是哪种降准对于市场来说都是增加流动性。
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于房地产行业、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实体经济有着直接影响,因为市场中的资金变多了,所以受到影响的诸多行业也就受到影响,特别是对于资金需求量大的行业。
银行降准,其实就是存款准备金率的降低,活泛市场资金流动性。不同的背景之下,对于降准的解读也存在不同,具体还需要贴合实际。
关于定向降准贷款什么意思和定向降准降息是什么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