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 怎么扣除?
住房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是从个人所得税里抵扣的,不是直接从应收税款里减免,是在计算应缴纳所得税的总额中减免的。
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第十四条纳税人本人或者配偶单独或者共同使用商业银行或者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为本人或者其配偶购买中国境内住房,发生的首套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在实际发生贷款利息的年度,按照每月1000元的标准定额扣除,扣除期限最长不超过240个月。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
关于个人所得税抵扣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
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以上内容参考 中国政府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
专项扣除住房贷款可以扣除多少
一、正面回答
专项扣除住房贷款可以扣除1000来抵扣个税,每月扣除1000,一年就可以扣除12000。夫妻双方每个纳税年度都可以决定一次是由谁来进行抵扣100%,或者夫妻双方共同抵扣50%。一般是由工资较高者进行全额抵扣,而双方工资都刚好达到纳税标准,则可以双方各扣50%。
二、分析详情
个税房贷抵扣是可以夫妻双方都行的,并且不管是婚前买房还在还贷中,或者是婚后买房还在还贷中都能抵扣。不过需要确定是否满足个税房贷抵扣条件和确定个税房贷抵扣比例。有两种比例,一种是100%抵扣,另一种是各扣50%。即夫妻可以由一方单独抵扣100%,另一方不抵扣。或者是夫妻双方对半分,每方分别抵扣50%。不过不管比例如何,每个月的定额标准只有1000元,并且最长不超过240个月。抵扣流程是先申报再扣除,首次申报要在个税客户端里选择个人住房贷款利息支出,填写好房屋贷款的相关内容,再选择扣除比例,选择申报后提交就行了。个税扣除是每年都要申报的,就算信息没有变化,也要登录个税客户端确认信息。
三、专项附加扣除住房贷款必须是首套房吗
专项附加扣除住房贷款务必是第一套房,纳税人只有享有一次首套房住房贷款的贷款利息扣除。
首套房住房贷款就是指选购住宅享有首套房住房贷款年利率的住房贷款。因而,住房贷款贷款利息专项附加扣除方法中常称的首套房住房贷款就是指选购住宅享有首套房住房贷款年利率的住房贷款。与此同时方法中还要求,纳税人只有享有一次首套房住房贷款的贷款利息扣除,在操作过程中,可以依照纳税人用贷款购买首套房住宅的情况来把握,即纳税人第一次用贷款购买住宅的利息费用可以扣除。
个人所得税房贷专项扣除标准
个人所得税房贷专项扣除标准是50%。纳税人只能享受一次首套住房贷款的利息扣除。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
法律依据
《个人所得税法》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纳税人应当依法办理纳税申报:
(一)取得综合所得需要办理汇算清缴;
(二)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
(三)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
(四)取得境外所得;
(五)因移居境外注销中国户籍;
(六)非居民个人在中国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
(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情形。
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并向纳税人提供其个人所得和已扣缴税款等信息。
对于贷款专项扣税和房贷专项税扣除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