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用金业务投诉增多 信用卡消费信贷压力陡增
近来信用卡新增发卡业务压力不减,银行纷纷发力备用金分期。
随着业务拓展力度增强,信用卡备用金业务遭客户投诉情况也在增加。黑猫、21聚投诉等网络投诉平台数据显示,7月份至今就有百余条相关投诉,主要集中于销售误导、利率等方面问题。
业务人士透露,备用金业务不占用信用卡的授信额度,更受市场欢迎,也是当前银行信用卡中收业务拓展策略中的重要发展方向;不过实际业务操作中,也存在部分业务人员为追求业绩弱化关键信息以诱导客户办理业务的情况,银行在业务拓展的同时也应加强对营销人员的监管。
客户投诉数量上升
信用卡备用金是银行提供给优质的信用卡客户授信额度范围外的一笔信贷资金,各银行备用金产品名称不一,大致可分为资金转入储蓄卡可提现的现金分期和资金转入信用卡不可提现的消费备用金两类,都是以分期还款的形式偿还本息。
近来银行信用卡备用金业务的客户投诉情况加剧,部分银行备用金业务被质疑存在销售误导、利率不合理等问题。
陈女士透露,7月份的时候接到信用卡中心的电话,说是可以办理8万元的备用金业务,并称资金是直接划转到信用卡中,任何时候用都可以,只要按月分期还款即可。“在业务员的电话指导下,我没有仔细研究业务条款就同意办理了,第二个月出账单时才发现,即便没有刷卡,依然要每月还本金和手续费。”
杨先生也认为自己在被业务员有意误导不清晰业务条款的情况下办理了备用金业务。“9月份多次接到银行信用卡中心的推销电话,说可以为我办理13万元的消费备用金,强调是只有老客户才能享受的权益,且利率很低,不用就放置在信用卡的备用金账户里,不会产生利息。我以为就是像信用卡的提升的额度一样,什么时候刷卡使用才需要还款,但实际上完全不是,即使不使用一样要按合同约定还款。”杨先生表示。
据黑猫和21聚投诉等网络投诉平台的投诉公告显示,7月份以来就有百余条涉及信用卡备用金业务的投诉,销售过程中业务人员隐晦关键信息诱导客户办理成为投诉重灾区。
“以前我也办理过现金分期业务,直接有一笔现金存入储蓄卡,这次办理的消费备用金业务,不能取现,与业务员沟通了解后,我以为就是多了一笔消费额度,只有消费交易后才产生费用,银行也没有任何形式的通知,告知我消费备用金的使用事项。办理后才发现与我之前认为的差别很大,银行称无法取消。”
上述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业务人士透露,由于是授信额度之外的一笔新增贷款,所以消费备用金业务相比占用额度的一些现金分期产品更受欢迎,不过这种备用金业务的利率也相对较高。
对于消费备用金业务投诉增多的原因,资深信用卡专家董峥认为,一般客户受专业性局限,对业务的认识不足,对业务条款的解读可能存在偏差,更依赖于业务员的解析和指导;另外,受趋利性影响,部分银行业务人员在操作中可能存在弱化关键信息以诱导客户办理业务的情况。“这样一来,客户办理业务后发现与此前理解的不一致,加剧了银行与客户之间的矛盾。”
银行加大营销力度
消费备用金业务投诉增多的背后,也反映出各商业银行纷纷加码信用卡备用金业务营销。
某股份制银行信用卡中心市场部人士透露,下半年以来银行对分期业务的营销力度加大,尤其鼓励业务员加强对消费备用金业务的营销,业务员根据银行每月更新的客户“白名单”通过短信、微信或者电话等渠道积极推荐。“特别是授信额度5万元以上的,业务员争取客户办理业务的积极性更高。”
董峥认为,去年以来整个信用卡行业新增发卡量的业务拓展越来越难,尤其今年疫情影响下更为严重,银行信用卡重点已经从增量转为深掘存量,其中主要就是拓展交易规模和存量客户的信贷规模,扩大中间收入规模。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 7.56 亿张,环比增长仅0.99%;银行卡授信总额17.91 万亿元,环比增长1.92%;银行卡应偿信贷余额7.50 万亿元,环比增长3.26%。
上市银行中报及第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二季度以来信用卡信贷规模增速持续回升。在董峥看来,备用金业务实际上是信用卡基础功能延伸出的定向贷款,通过挖掘存量客户的资金需求,刺激消费信贷,是当前形势下银行信用卡业务发展的方向。
“不过近来对信用卡信贷资金用途的监管越来越严,银行挖掘客户需求拓展信贷业务规模的同时,也要注意贷后监管、tx 挪用等问题。”董峥说。
上述银行信用卡业务人士透露,尽管消费备用金是直接存入信用卡的备用金账户不能提现,但实际上客户办理后很多会通过POS机刷机tx ,只需要交给商户、银行很少的手续费即可;不过近来银行加强了对刷机tx 行为的甄别监控,这种tx 的业务明显少了。
广发银行已发行130亿ABS 信用卡贷款余额5千亿
过去几年,个人消费信贷ABS发行规模增长20倍以上,从年均几十亿规模增至千亿以上,成为仅次于住房信贷和汽车消费 贷款 的第三力量。消费信贷ABS的玩家主要是银行和持牌消费金融机构。
今年上半年,广发银行发行了“臻鑫2019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总额55.88亿元,底层资产为广发银行 信用卡 消费分期。
自2015年以来,广发银行累计发行了四期个人消费分期ABS,累计金额127.9亿元,其中三单底层资产为信用卡现金分期,一单底层资产为信用卡消费分期。
2015年央行发布”7号文”后,以汽车抵押贷款、住房抵押贷款和消费贷款及信用卡等为基础资产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得到了迅猛发展,其中个人消费贷款增速最快。
据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统计,2015年,个人消费贷款ABS发行金额仅113亿元;2017年飙升至1489亿元,2018年,在金融去杠杆的大背景下,个人消费贷款ABS发行金额依然高达1101亿元。
中国资产证券化分析网统计数据显示,过去几年个人消费贷款ABS前十名发起机构中,除了捷信消费金融和中银消费金融外,其余均为银行机构。
广发银行个人消费贷款ABS发行规模排名第六,累计发行四单,金额127.9亿元。
广发银行最近一期个人消费贷款ABS是2019年上半年发行的“臻鑫2019年第一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总额55.88亿元,底层资产为广发银行信用卡消费分期。
从披露信息看,本次发行ABS分为优先A档、优先B档和次级三档,其中优先A档发行金额46.74亿元,占比83.64%;优先B档发行金额2.98亿元,占比5.33%;次级档发行金额6.16亿元,占比11.03%。
本期证券入池贷款共计1223576笔,借款人户数68.9万笔,资产池合同金额91.26亿元,未尝本金余额55.88亿元,单笔贷款最大未尝还本金金额为8.25万元,单笔贷款平均本金余额仅0.46万元。可见,资产池分散度较高,集中风险较低。
此外,资产池贷款加权平均年化 手续费 率为6.99%,其中,7%-9%年化手续费的贷款余额占比46%。而本次证券优先A档发行 利率 仅3.2%,优先B档发行利率3.76%,利差空间较大。
值得关注的是,以往发行的四单ABS产品中,前三期底层资产均为信用卡现金分期,其发行利率优先级最低4.35%,最高4.98%,次级最低4.7%,最高5.29%。第四单底层资产为信用卡消费分期,优先级利率仅有3.2%,次级发行利率为3.76%。
在中债资信的评级报告中,以逾期90天以上贷款为违约标准,统计了66个静态样本池的累计违约率。图表显示,大部分样本池的累计违约率在12期之后趋于平缓,整体违约率水平介于2%-2.5%。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下半年和2018年一季度的样本池违约率曲线走势较为陡峭,风险水平似乎有所上升。
而根据评级报告估算,此次资产池中逾期90天以上贷款的回收率为16%。
公开信息显示,广发银行成立于1988年,是我国首批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大股东中国人寿(港股02628)持有广发银行43.69%股份。截至2018年末,广发银行资产总额2.36万亿元,负债总额2.20万亿元;存款总额1.3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2.28%;贷款总额1.3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21.51%。2018年,广发银行实现营业收入593.20亿元,净利润107亿元。
截至2018年末,广发银行个人贷款余额7409.44亿元,较年初增长29.08%,主要是信用卡业务、个人住房 按揭 贷款和消费信贷业务增长较快。个人贷款结构中,信用卡透支占比超过65%。截至2018年末,广发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474.82亿元,占比19.90%;个人信用卡透支贷款余额4855.01亿元,占比65.52%。截止2017年末,广发信用卡透支余额为3787亿元。
截至2018年末,信用卡累计发卡量6994万张,较年初增长22.47%,不良贷款率为1.30%,较年初降低0.27个百分点。
信贷增长意味着什么?
信贷增长是银行贷款的额度同比增速有所提高。
(1)杠杆率迅速上升
中国槓杆率迅速上升。信贷迅速增长意味着信贷风险的增加,而槓杆率提高也代表每一份负债相对应的权益资产减少。当资产质量下降的时候,极有可能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
(2)信贷对经济增长点影响正在逐步下降
中国经济处于稳步增长的情形,GDP增长率维持在7%以上,因此对债务水准占GDP比超过200%并不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信贷对产生GDP的效应已经在下降。信贷对刺激经济的影响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实际资本开支购买的资产正在下降。由于资产价格快速上涨,特别表现在土地价格上,因此企业相同的资本开支将用于类似于租金的资产价格上,而不是形成新的产品。其次,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在GDP中占比上升。如果信贷密集度较小的增长来源,例如出口不能获得复甦,新增资本投资提振GDP的成果将会下降。
关于消费信贷增速和消费贷款增长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