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选择贷款消费?
在经济学上,人们在一个阶段的消费其实并不仅仅取决于当前的收入高低,而取决于对于未来,甚至是一辈子所能预计、能创造的财富的多少。因此,人们年轻时期的消费并不仅仅取决于其当时的收入,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于自己以后能挣多少的预期。
比如一个刚进入大学的学生,几乎没有收入的来源,不过他预计自己在4年之后可以得到高薪,那么他在大学时期就通常会通过助学贷款,或向父母、亲友举债等方法来设法保障自己的种种消费需求。这是由于他预计在以后的生活中能够赚到更多的钱,在他工作以后就能还清之前所欠下的债。
而当人们到中年时,不仅仅要考虑满足当前的消费,还要预估到进入老年时自己收入降低后的消费水平。这个时候,虽然收入在一生中处于最高的水平,可是人们却不会像年轻时候那样举债消费了,因为要为以后养老做好准备。
这就是人们对一生的收入预期起的作用。
同龄的两个年轻人,由于对各自的收入预期不一样,也会对他们当前的消费产生影响。比如,一位知道自己在以后能够继承一份价值不菲的遗产,而另外一位却没有,很显然,能继承遗产的那位年轻人当前可以消费得更多些,也更愿意选择贷款消费。
收入预期对于经济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明白了收入预期的作用,也就知道了为什么年轻人收入比较低,却倾向于贷款消费。
总结:
现在除了老年人跟婴幼儿不需要贷款以外,大家都需要提前透支消费,你是老板,公司要运营,你要借贷,普通员工你要买房子,买车,你要借贷,可能家里最近生活紧张你需要用信用卡生活一段时间,你也要贷款消费,可能买个手机,买个包,或者买个空调,在能力范围内提前消费而已,切勿盲目消费。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借贷了?
1、借贷成本低,方式灵活。
以前借贷需要典当抵押各种东西,现在小额贷款广告铺天盖地,甚至只需要提供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号等个人信息。
2、物价上涨快,存钱增值不如投资。
很多人借贷并不是无钱可花,而是认为存钱增值太差,不如用更多的钱进行其它收益更高的投资。
3、年轻人社交圈日益狭小,不愿意找熟人借钱。
以前很多人不是不借钱,只是倾向于找熟人亲戚借钱,逼不得已才会选择借贷。而现在很多年轻人社交圈日益狭小,在有限的圈子内又不愿意牵扯过多利益。于是很多人在缺钱的情况下更倾向于借贷,不用欠人情。
4、房价暴涨,年轻人失去攒钱理念。
国人攒钱大多是为了安家落户,上个世纪的很多人工作一辈子,辛苦攒钱基本都是为了子女和买房。然而很多年轻人现在奉行及时行乐主义,个个都是月光族。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是他们经过测算,发现自己通过工作攒钱。哪怕不吃不喝几十年,也买不起大城市的一套房子,当“目标”都变得不现实时,也就失去了为之努力的动力。
P.S.讲个身边的事情,大学时有些同学用了P2P网络借贷,利息越滚越高,结果最后P2P大规模倒闭,很多网贷被认定违法,高额的利息也不用还了。可能这也是原因之一,高利贷总让人联系到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现在法律不断完善,遇到非法借贷可以通过法律维权,受众自然会广一些。
都说富人更喜欢贷款消费,为什么他们会有这个想法呢?
明明有能力支付,却又偏偏去贷款的人,肯定都是聪明人,而且还是有钱人。因为没有人那么傻,会愿意多付贷款利息。那么为什么有人乐意这么做呢?主要有两个原因:理财和税务筹划。
先说第一个,理财。假设你计划购买一个价值500万的房产,同时你还有一个300万的投资项目,而你手头只有这500万。聪明的选择是:从500万中拿出200万做首付,按揭300万。而剩下的300万,则去做投资。我们经过分析判断,正常情况下投资收益一定能大大超过房贷利息,所以相比全款购房而放弃投资的选择,我们多获得了投资利息。这就是理财的原因。
第二个是税务筹划。对于个人,房贷很明显就是税务筹划的一种。看上去多付了贷款利息,但实际上,企业获得了两个好处:一是可以调节纳税额;二是可以获得流动性。这两个获得的好处,有时远大于不贷款而把账上钱付光的做法。人的一生中,挖到第一桶金是最难的。有了第一桶金,你相当于在这个充满竞争的世界里,给自己设置一个门槛,在这个门槛之下的人,已经很难跟你竞争了。不要说这没有道理,因为这就是生活。
可能是每个人的想法不同吧,越有钱的往往越喜欢贷款,信用社会靠自身的能力是有限的,循环渐进的贷款能使钱生钱,产生效益。这部分人在理财和投资上占有优势,选择贷款对于他们来说,经济负担是比较小的。剩下的钱可以拿去“生钱”,利用股票或者一些投资手段,获得更多的钱,谁又会嫌钱多呢?相反,如果选择全款支付,资金一下子就是缩减了,属于钱花完了就没了,感觉不划算。
关于为什么人们喜欢贷款和人们贷款的原因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