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牌照和小额贷款牌照的区别?
消费金融牌照
别名:消费金融经营许可证
释义
消费金融牌照是指由银监会批准,允许机构从事消费金融业务的许可证。
解析
消费金融公司,是指经银监会批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个人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办法所称消费贷款是指消费金融公司向借款人发放的以消费(不包括购买房屋和汽车)为目的的贷款。消费金融公司名称中应当标明“消费金融”字样。未经银监会批准,任何机构不得在名称中使用“消费金融”字样。
小额贷款公司牌照
别名:小额贷款经营许可证
释义:
小额贷款牌照是指由省级金融办公室批准,允许机构从事小额贷款业务的许可证。
解析:
凡是省级政府能明确一个主管部门(金融办或相关机构)负责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管理,并愿意承担小额贷款公司风险处置责任的,方可在本省(区、市)的县域范围内开展组建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此牌照的经营范围:无抵押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股权抵押贷款、个人贷款、小额贷款、企业贷款、消费贷款、按揭贷款、创业贷款。
百度成为首家获消费金融牌照的互联网巨头,这张牌照有多难拿
5月16日,银保监会黑龙江监管局发布批复,同意哈尔滨哈银消费金融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简称“哈银消费金融”)注册资本金由10.5亿元增加至15亿元。在此次增资中,百度旗下的度小满(重庆) 科技 有限公司斥资4.5亿元持股30%,位居第二大股东。百度成为BATJ等互联网巨头中首先拿到消费金融牌照的公司。
互联网巨头逐鹿消费金融领域由来已久。阿里旗下蚂蚁金服的“花呗”和“借呗、腾讯的“微粒贷”、京东的“白条”以及百度的“有钱花”,都是互联网巨头布局消费金融领域的明星产品,且各家也都储备了小贷公司牌照。
市场广阔,牌照难拿
为什么在已有明星产品和小贷公司牌照的情况下,巨头仍然要申请消费金融牌照呢?
按照规定,持牌消费金融机构除可在全国范围内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外,还可以从事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境内同业拆借、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代理销售消费保险产品、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等业务。
相比于传统小贷、互联网小贷等牌照,消费金融公司被定位为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范围可线上可线下,还包括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代理销售消费保险产品、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等内容。
除此以外,消费金融公司的业务资金来源也十分多样化,包括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同业拆借、发行债券等。另外在杠杆方面,消费金融10倍的杠杆,相比互联网小贷通常1-3倍的杠杆,具有更大优势。
有中部消费金融公司相关人士对澎湃新闻表示,这一含金量较高的牌照获批较为严格。 全国目前持牌的消费金融公司只有24家,2017年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仅有1家,2018年仅有2家。排队等待批文的公司还有12家。
除了含金量高、审批较难外,消费金融的广阔市场也是互联网巨头想要“分一杯羹”的原因。
2019年1月18日,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2018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消费金融市场规模由2010年1月的6798亿元攀升至2018年10月的84537亿元,占境内贷款比重由1.7%上升至6.3%。
该研究认为,在以房贷为代表的中长期消费贷款增速放缓之际,短期消费贷款呈现快速上涨趋势,居民在教育、文化、医疗、 旅游 等领域的消费金融需求正不断释放。消费金融公司将迎来万亿蓝海市场。
2018年以来,政策层面也开始鼓励发展消费金融。
2018年8月18日,银保监会发布《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信贷工作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的通知》,提出要积极发展消费金融,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2018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完善促进消费体制机制,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也提出要进一步提升金融对促进消费的支持作用,鼓励消费金融创新,规范发展消费信贷。
基于政策支持和巨大的市场空间,不少银行看重消费金融的发展前景。截至2018年末,光大银行、中信信托、江苏银行、甘肃银行及宁波银行等均公告拟申请消费金融牌照,未来预计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进军消费金融领域。而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美的集团也在2019年5月联合台湾永丰银行等机构,筹谋成立消费金融公司。
互联网巨头也纷纷看好消费金融这一片蓝海。在去年百度世界大会·度小满智能金融论坛上,度小满金融CEO朱光表示,2019年,中国消费金融发展将迎来黄金期,目前,度小满金融提供的信贷服务,所满足的金融需求,尚不足百度生态内的1%。
出资入股,门槛不低
要想获得一张消费金融牌照,公司自身的准入门槛也并不低。除了注册资本、盈利能力外,还要获得地方银保监局的审核。
根据《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金融机构作为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应当具有5年以上消费金融领域的从业经验、最近1年年末总资产不低于6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财务状况良好、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承诺5年内不转让所持有的消费金融公司股权等10项要求。
非金融企业作为消费金融公司主要出资人,应具备最近1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00亿元人民币或等值的可自由兑换货币、最近1年年末净资产不低于资产总额的30%、财务状况良好,最近2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信誉良好,最近2年内无重大违法违规经营记录、不得以借贷资金入股,不得以他人委托资金入股、承诺5年内不转让所持有的消费金融公司股权(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法责令转让的除外)等条件。
在牌照较难获得的情况下,互联网巨头“牵手”持牌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达到资源互换和合作共赢,不失为另辟蹊径之道。而双方各自的优势或许正是彼此“看对眼”的原因。
上述中部消费金融公司负责人告诉澎湃新闻, 未来风控、流量、场景和技术都将成为企业能在消费金融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关键点。互联网公司拥有巨大的流量和充满想象力的场景,具有较强的金融 科技 创新能力。而银行系消费金融公司依托母公司银行,具有风控经验和渠道优势。
苏筱芮对澎湃新闻分析,互联网巨头,尤其是涉及到电子商务的巨头,拥有充足的场景资源,例如各类电商购物分期、教育分期、 游戏 分期等。此外,一些拥有账户体系的互联网巨头,还能够通过自有庞大的数据库对用户进行分析和需求挖掘。消费金融公司的线上场景会弱于互联网巨头,但在线下场景的拓展中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除了通过地推等方式去寻求合作方,还能够通过增设门店去展业。
谈到入股哈银消费金融的原因,度小满金融CEO朱光表示,度小满金融拥有业内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丰富的场景;而哈尔滨银行有着二十多年的成功发展经验,在产品、风控、客户经营等多个方面都独具优势。哈银消费金融公司开业满一年即实现盈利,至2018年底,在全国城商行系消金公司中,哈银消费金融公司的管理资产规模、贷款增速、贷款增量均排名第一。
哈尔滨银行董事长郭志文则认为,引入度小满金融符合哈尔滨银行打造国际一流小额信贷银行的战略。度小满金融拥有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技术以及卓越的金融 科技 研发团队,能够为金融机构的智慧化发展,提供可靠有力的 科技 支撑。
趋向同质,如何胜出
近年来,消费金融公司由于入局者众多,其同质化的趋势愈加明显。如何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苏筱芮认为,主要在以下三个关键点。首先是资金实力。由于消费金融公司存在杠杆限制,要做大业务规模,需要拥有相应的资金实力,这也是一年来众多消金公司竞相增资的原因之一。除了资金规模,资金是否稳定亦是构成实力的重要部分。
其次是业务模式。消费金融公司能做的业务较多,这就要求消金公司在发展过程中要有所侧重,对重点发展领域进行资源倾斜,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而不是遍地开花,做到有所为与有所不为。
再次是创新能力。 科技 创新的运用将在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中愈发重要。如何利用大数据、智能 科技 等领先技术来打造护城河、提升业务效率,将是消金公司在未来竞争中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苦等两年,唯品会消金牌照终于批了,金融业务却“掉队”了
9月30日,银保监官网发布关于筹建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的批复,同意在四川省成都市筹建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
批复显示,公司应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审核股东资格、办理筹建事宜,自批复之日起6个月内完成筹建工作。
四川省唯品富邦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筹建工作接受四川银保监局的监督指导,筹建期间不得从事金融业务活动。筹建工作完成后,应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向四川银保监局提出开业申请。
事实上,早在2018年,唯品会就提出联手富邦金控筹建消费金融公司。该年9月19日,富邦华一银行母集团富邦金控发布公告称,拟以1.25亿人民币、占股25%在大陆地区参与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但该申请在两年前由于政策收紧暂时搁浅,如今随着牌照重新开闸,重新获批。
唯品会2008年8月在广州市成立,主营业务为互联网在线销售品牌折扣商品。自上线以来,唯品会所瞄准的特卖生意,在消费升级的浪潮下增长迅速,使得唯品会一度成为阿里、京东之后国内第三大电商平台,成立四年后,唯品会于2012年3月在纽交所上市。
早早登陆资本市场的唯品会,在上市的次年就把触角伸向了互联网金融业务,2013年成立了金融事业部;2014年,继阿里小贷、京东小贷落地之后,唯品会高调宣布进入供应链金融领域,其小贷牌照已经获得广东省金融办的审批;随后在2016年9月,唯品会出资4亿完成对浙江贝付的全资收购,获得支付牌照;2017年2月,唯品会作为第二大股东的保险公司国富人寿也获批筹建。
此次将消金牌照纳入囊中,唯品会将实现对网络小贷、保理、支付、寿险和消费金融牌照的布局。
虽然牌照“存货”不少,但值得注意的是,唯品会的金融服务和收入并不理想。2019年年报显示,唯品会全年营收为929.9亿元,同比增长10%;金融业务不仅“隐身”,且包含其在内的其他收入仅3亿元,营收占比仅为4.6%。截至2019年底,客户消费信贷余额下降至13亿元,和2018年末的57亿元相比,同比下滑80%。
与此同时,2019年年初开始,唯品会金融业务裁员的消息也甚嚣尘上,有媒体曾报道唯品会将北京分公司全部裁掉。对此,唯品会给回应称不是解散,而是技术部门组织架构调整。
面向C端的金融产品也在进行全面收缩。界面新闻发现,唯品金融APP即将停用,业务将转移至唯品会APP的金融子栏目当中,与此同时,子栏目也仅剩信用卡与借款服务,早前的“唯品宝”,“唯多利”等金融理财产品已消失。
消金牌照的获批来之不易,但对于唯品会金融来说或许有些晚了,相比于即将在消金业务大展蓝图的同行企业,这张牌照对于唯品会相较而言并不算十分急迫。但随着消金市场的竞争加剧,牌照的含金量凸显,唯品会还能依靠这张牌照重新跟上互联网金融的队伍吗?
消费信贷牌照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消费金融牌照 小贷牌照区别、消费信贷牌照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