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的影响
根据国外的经验,中国经济也象国外一样被不良贷款所拖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不良贷款的影响及危害性。
1、不良贷款率高,最大的危害是影响银行对经济的支持能力。中国的银行近年来对贷款极其谨慎小心,就是因为不良贷款太多,影响了银行放款能力。
2、如果靠发行基础货币来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如果对之掉以轻心,不良贷款的大量发生还会诱发社会道德风险,如果加大处理不良贷款的力度又可能会引起企业连锁倒闭破产,增加财政风险和社会危机。
不良贷款会给银行带来什么风险
1、给银行造成经济损失。2、银行还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去追偿不良贷款。3、业务经理个人要承担连带责任,一辈子都要去要账。4、银行的不良贷款考核率有限制,如果超过不良贷款的考核率就要增加存款准备金之类的东西。总之,对银行没一点好处。
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危害有哪些
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
(1)社会融资结构的影响,我国间接融资比重较大,企业普遍缺少自有资金,企业效益不好,必然影响到银行的不良资产。我国传统上是以商业银行为主的融资格局,资本市场的发展相对滞后,使得全社会的信用风险集中积聚到商业银行中。而我国的国有企业的经营机制改革没有很好的解决,企业效益不好,就不能偿还银行的大量贷款,这是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产生的重要因素。
(2)宏观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政府主导的粗放型经营模式,国有银行根据政府的指令发放贷款,经济转轨后,改革的成本大部分由银行承担了,由此形成大部分不良资产。
(3)是政策性银行成立前,国家根据宏观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发放的贷款,也就是所谓的政策性贷款,这些贷款中的大部分后来成为银行的不良贷款。
(4)社会信用环境不好,没有形成较好的信用 文化 。"三角债"问题的出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有的企业没有偿还银行贷款的动机,相关的法律法规也没有很好的得到实施,社会信用出现了问题。
(5)除此之外,商业银行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法人治理结构未能建立起来、经营机制不活、管理落后、人员素质低等因素都影响着银行资产质量的提高。与此同时,对商业银行的监管工作不足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不良贷款危害性
根据日本的 经验 ,中国经济也象日本一样被不良贷款所拖累。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不良资产的危害性。
1.不良贷款率高,最大的危害是影响银行对经济的支持能力。中国的银行对贷款极其谨慎小心,就是因为不良贷款太多,影响了银行放款能力。
2.如果靠发行基础货币来解决不良贷款问题,容易引发通货膨胀。如果对之掉以轻心,不良贷款的大量发生还会诱发社会道德风险,如果加大处理不良贷款的力度又可能会引起企业连锁倒闭破产,增加财政风险和社会危机。
不良贷款解决办法
1、加强金融企业的业务监管,保证今后每一笔贷款的质量,防止新的不良贷款产生。
2.加大中国企业的体制改革,强化企业的经营和竞争机制。
3.适当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给一些能救活的企业输血,使之起死回生。
4.发行基础货币,冲淡不良贷款。
第3和第4种办法都是增加货币供给,通过适度通胀抵消不良贷款,从而活跃中国经济,使经济增加活力。
不良贷款的类型
逾期贷款
是指逾期(含展期后到期)不能归还的贷款(不含呆滞贷款和呆帐贷款)。
呆滞贷款
是指逾期(含展期后到期)2年(含2年)以上仍不能归还的贷款和贷款虽然未到期或逾期不到2 年但生产经
工行发布一季报 不良贷款率降至3.6%
营已停止、项目已停建的贷款(不含呆帐贷款)。
呆帐贷款
是指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进行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以其财产或遗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借款人遭到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 保险 补偿,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全部贷款,或者以保险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贷款人依法处置贷款抵押物、质物所得价款不足以补偿抵押、质押贷款的部分;经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贷款。
不良贷款的示例
企业因不良贷款产生的坏账,总让银行心慌慌,为了避免更多的贷款计入坏账造成利润下降,有些银行绞尽脑汁,开始玩起了坏账“大转盘”。某商业银行的分行为一笔5亿元的房地产开发贷款百般困扰。借款的开发商开盘后销售情况很差,造成资金回笼困难,无法按时偿还该银行的贷款。
按照银行贷款五级分类规定,这笔贷款从利息违约开始就计入五级分类中的关注类贷款。如今,这笔贷款就要下滑至不良类贷款。一旦下滑至不良类,该分行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行长及相关责任人肯定会被问责,整个分行上下也会受到严厉的批评。因此,该分行千方百计为这笔不良贷款找寻“大转盘”的下家。
不久后,某资产管理公司得知了此事。由于临近年末,各家银行都尽量压低不良贷款。在贷款变成不良贷款后,银行会让资产管理公司收购,这样就能在财务报表上让不良贷款“消失”。
具 体操 作手法是: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签定债权 转让合同 ,银行卖断这笔贷款;资产管理公司与开发商签定债权重组合同,资产管理公司通过下设的公司以委托贷款形式、以20%的年利率向开发商授信,让开发商偿还银行贷款,但款项直接划给银行,不由开发商经手。资产管理公司当然不会做赔本的买卖,它一方面从银行获得基准利率下浮10%的贷款,另一方面将资金借给开发商,获得超过基准利率一倍多的收益率。
可以看出,这笔贷款从银行转让给资产管理公司,后者可以借此大赚一笔。同样5亿元的贷款,银行的年利率为7%,而转手到资产管理公司后,利率高达20%,翻了一倍多,对开发商的财务压力可想而知。
面对强势的银行,房地产开发商也只能配合,因为一旦进入银行授信“黑名单”,所有融资 渠道 基本都会被关上。面对资产管理公司近乎苛刻的贷款条件,“大转盘”中的输家也只能继续玩下去。
业内专业人士指出,虽然银行通过这种卖断贷款的方式掩盖了坏账风险,有助于让资产质量显得“干净清透”,但实质上是将风险从银行转移到信托公司、资产管理公司等“影子银行”的金融体系中。
贷款的风险有哪些 没你想的恐怖
;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这是人们常说的一句话,同样的,贷款也有风险。相信有不少人因为担心贷款的风险对其望而却步,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贷款的风险有哪些,看看究竟是不是这么可怕。
对贷款人而言,贷款的风险有哪些
1、信用风险
又叫违约风险,是指借款人因为各种原因不愿或不能偿还贷款,而对贷款人造成损失的可能性。现在贷款的人越来越多,资金的用途也五花八门,贷款人面临的违约风险也就更大了。
2、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利率随着市场不断变化可能给银行带来财务上的损失。银行主要靠存贷利率差来获得预期收益,过高的利率风险可以对银行的预期收益和资本造成很大的威胁。
3、流动性风险
如果银行不能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此时就产生了流动性风险。对银行来说,信贷资产质量低、资金沉淀现象严重是影响我国银行流动性的主要因素,不良贷款的风险是流动性风险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借款人而言,贷款的风险有哪些
1、在贷款发放之前,借款人需要面临的风险是非常小的,风险主要存在于拿到贷款之后。银行放完贷款后,借款人必须每期按时归还本息。如果你逾期了,你的不良记录将会影响到个人征信,这会严重影响你的生活,甚至以后再想申请贷款都很难了;
2、如果借款人选择的贷款对象不是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那么贷款的风险就会扩大,因为你很有可能会陷入贷款骗局。对于贷款新手,最好是事先查询一下你的贷款对象是不是经过国家批准的贷款机构,经过权衡,选择自己信赖的公司。
总而言之,贷款的风险主要是对贷款人而言,借款人只要选择正规的贷款机构、能够按时偿还贷款,你所承担的风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
了解一下,作为一家正规的金融机构,产品多、门槛低、放款快,大家的权益也能得到保障。
对于不良贷款对银行的主要风险和不良贷款反映银行贷款风险状况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