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管理资信评估主要做什么工作
信贷管理资信评估主要工作职责:
(1)银行信贷管理是指商业银行如何配置信贷资金,才有利于发展经济并增加自身盈利的决策活动。其工作内容包括:
1、管理信贷关系;
2、管理贷款规模和贷款结构;
3、管理贷款风险,提高贷款经济效益;
4、建立合理的利率体系,正确贯彻利率政策;
5、改进结算服务,加强结算管理。
(2)信用评估就是指对被评估对象的信用风险水平的综合评价,一般用于债券信用评级、贷款管理或交易对手管理等。
人民银行信用按评价类型的不同分为正面信息和
信用报告中是没有对个人信用的评价的。个人信用报告是客观记录个人信用活动的文件,人民银行征信中心以客观、中立的原则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汇总、整合,既不制造信息,也不对个人的信用行为进行评判,所以在信用报告中不会出现“良”或“不良”的字样。当然,个人申请贷款时银行的工作人员可能会说“因为你有不良记录,所以不能贷”,这实际上是工作人员根据信用报告中的客观记录,对申请人的信用状况做出的主观判断,不同的银行、不同的信贷业务员,判断标准可能会不相同,就可能对同一个人的信用状况做出不同的评判。
贷款风险评价应以分析借款人哪些方面为基础?
根据银监会《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个人贷款风险评价应以分析借款人现金流入、偿还能力和偿还意愿为基础,采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全面动态地进行贷款审查和风险评估。贷款审查是商业银行在贷前调查的基础上,就企业借款的目的、用途及经营合理性所作的进一步审查。主要有三点: ①认定事实。即审批人对企业和信贷员提供的贷款原因和用途进行复审,正确判定其性质。②掌握政策。主要是以认定的事实为依据,根据国家和上级银行确定的信贷政策,最终确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③确定贷款。主要是决定贷款的数额、还款期限、利率和贷款方式。
拓展资料:
1.贷款风险通常是对贷款人而言的。从贷款人角度来考察,贷款风险是指贷款人在经营贷款业务过程中面临的各种损失发生的可能性。贷款风险是可以度量的,贷款风险具有可测性,可以通过综合考察一些因素,在贷款发放之前或之后,测算出贷款本息按期收回的概率。所谓贷款风险度就是指衡量贷款风险程度大小的尺度,贷款风险度是一个可以测算出来的具体的量化指标,它通常大于零小于1,贷款风险度越大,说明贷款本息按期收回的可能性越小,反之,贷款风险度越小,说明贷款本息按期收回的可能性越大。
2.贷款风险与风险贷款也是有区别的。常说的风险贷款实际上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不良贷款,亦即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贷款本息的回收已经发生困难甚至根本不可能收回;另一种是指高风险贷款,如科技贷款,这种贷款本息回收的不确定性很大,贷款人在承担了较大的贷款风险的同时,有可能取得较大收益。贷款风险与信用风险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信用风险存在于一切信用活动中,不仅银行信用有信用风险,国家信用、商业信用、消费信用以及民间信用都存在信用风险,对贷款人来说,贷款风险最主要的是信用风险,但贷款风险除了信用风险之外,还有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通货膨胀风险等。不能还贷指商业银行在贷款款项拨出后,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法律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其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的一部分。不能还贷款大多是因关系贷款或政府性指令拨款或工作人员违规放款造成的,是最严重的不良贷款,往往是银行款项拨出时就注定呆帐的贷款,应坚决予以杜决。
如何评价贷款的质量?什么事贷款的五级分类?
贷款的质量可以参照应收账款管理的质量分类。
贷款的分类有多种,下列列一种:
按贷款的风险程度分为: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
正常类贷款是指贷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有充分把握按时足额偿付本金的贷款。
关注类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会产生不利影响因素的贷款。
次级类贷款是指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问题,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已无法保证足额偿还本息的贷款。
可疑类贷款是指贷款人无法足额偿还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的贷款。
损失类贷款是指在采用所有可能的措施和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的贷款。
关于正合信贷评价和正合信贷评价报告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