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和农商行再贷款余额占据较大比重
主动适应客户需求多元化、综合化的趋势,探索“产业链”信贷,全面推广银税、银担、银保合作模式,为小微企业提供快速的绿色融资渠道。
正文
截至2020年6月末,中国人民银行白山市中心支行监测的农商行有5家,农信社有2家,农信社改制进度完成了66.67%。农商行和农信社的贷款余额占同期白山市各项贷款余额的22.68%,位居该市第二;占该市涉农贷款比例约39.29%,位居该市第二。
疫情对农商行(农信社)的影响
到期贷款回收率明显下降
按照五部委《关于中小微企业贷款实施临时性延期还本付息的通知》的要求,各家金融机构要根据贷款企业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政策倾向。农商行(农信社)的贷款客户基本上集中于中小微企业。疫情期间,某农商行存量业务中有9户批发零售业、制造业企业提出延期还款申请,拟给予上述企业本金及利息延期支付政策,并减免延期还本期间产生的罚息。某联社为贯彻落实延本付息政策,公司类贷款回收率80.4%,同比下降17.21%。
利息收入空间明显压缩
随着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行,农商行(农信社)的存贷利差收入本就不高,利润空间收窄对机构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2020年年初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贷款企业不能及时复工复产,无法及时偿还贷款利息。
存款资金无法有效利用
农商行(农信社)建立了长期性流动性风险监测机制,对流动性缺口能做到实时监测掌控。疫情期间,多家农商行(农信社)存款不降反升,系统内存放及省联社拆借资金支持相对稳定,但受疫情影响,存款资金得不到有效的利用,存款利息支出较2019年同期增加明显。
“三产”行业贷款偿付能力下降
受疫情冲击,对交通运输、餐饮住宿、旅游娱乐等第三产业的影响更为直接,企业经营风险增大。虽然目前已逐步恢复生产,但三产行业在本年度首次旺季已过,导致企业盈利能力短暂变化,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偿付能力。
间接加重银行管理成本负担
自疫情暴发及复工以来,为保障员工权益,农商行(农信社)积极采购防疫口罩、消毒液等一系列消毒和卫生保健用品,每家机构的支出费用都在20万元以上,相应增加了管理成本。同时,为履行社会责任、支持新冠疫情肺炎防控工作,农商行(农信社)积极响应省联社和市政府捐款的倡议,捐赠了约50万元/家。
制约发展的因素
成功改制后农商行面临的发展困境
1.区域经济总量抑制有效信贷需求
区域经济总量小,工业、农业现代化建设、县域经济发展速度较为缓慢。靖宇县是吉林省八个国家级贫困县之一,受自然的有效条件及人口数量的制约,农村、县域信贷需求较弱,信贷业务的不断萎缩,大大影响农商行收入结构稳定性。
2.改制遗留问题影响农户信用记录
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使部分农信社成立农商行期间沉淀了大量农户不良贷款,因改制置换、核销大部分不良贷款,农户产生大量征信不良记录。现支持乡村振兴发展,但大部分农户已经存在不良记录,无法符合贷款条件,不仅使农商行大量资金沉淀,而且严重制约了农村市场的发展。
3.企业经营受限加大信贷投放风险
部分县域主要以经营土特产品为主,针对小微企业经营的项目较少,县域小微企业发展缓慢,信贷需求基本饱和。并且小微企业财务管理等制度不规范,导致企业经营不稳定,很难提供可靠的担保资产,加大了信贷资金的风险。
农信社未改制成功的主要原因
1.资本缺口大,资本充足率不达标
以某农信社为例,截至9月,资本净额-71536万元,加权风险资产397402万元,资本充足率-18%。按照监管标准资本充足率10.5%计算,低于监管标准28.5个百分点。
2.不良资产占比较高,拨备提取不足
以某农信社为例,截至9月,资产总额为443404万元,不良资产104295万元,占资产总额的23.52%。各项贷款余额149097万元,其中不良贷款66659万元,不良贷款率44.71%,高于监管标准39.71个百分点。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56.26%,低于监管标准43.74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38.46%,低于监管标准111.54个百分点。
3.不生息资产占比高,盈利能力不强
以某农信社为例,截至9月,资产总额为443404万元,其中不生息资产18145万元,扣除不良贷款66659万元,不良投资28000万元,生息资产330600万元,占资产总额的74.55%。管理成本3180万元,净收入-312万元,成本收入比1018.67%。资产日均余额447327万元,总收入6271万元,收益率2.4%;总支出9234万元,资金总成本率3.54%。
4.监管指标不达标,业务规模受限
由于自身监管指标不达标的影响,贷款额度受限,个人贷款单户限额为500万元,公司类贷款单户限额1000万元,满足不了部分客户的需求,同时按照要求压降存量大额贷款,制约了贷款业务规模的有效增长。
5.资本补充难度大
按照监管要求,投资农商行入股资金必须为企业自有资金,且不得超过净资产的50%,这一要求为农信社引进优质战略投资带来诸多制约。按照监管要求,对于投资入股或并购重组高风险机构的,单一商业银行持股比例5%以上的不得超过5家,其中持股比例超过20%的不得超过3家。农信社在系统内寻找有能力投资又符合投资条件的发起人较难。
农行账户e贷投资占比多少
据悉,截至2022年11月末,农业银行“惠农e贷”余额达到6039亿元,比年初增加592亿元,增长10.9%;贷款户数395万户,比年初增加27万户,增长7.3%。近年来农业银行“惠农e贷”快速扩面上量,主要得益于该行实施数字化转型战略,通过强化科技赋能、变革服务模式,大力推行主动服务线上服务,着力解决农民贷款贷得到、贷得快、少跑路问题,真正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银行如何优化贷款结构?
客户管理是银行网点转型过程中一条主线,因此,网点转型的核心工作就是客户管理,而客户管理的核心是要了解本网点的客户家底,通过提高客户的产品交叉销售率和客户的联络频度,对不同的客户进行分类、分层、分群、分级挖潜,进而通过调整客户结构,实现网点产能持续化。
网点转型与客户管理
客户结构不仅决定着银行业务经营的效益与发展质量,而且决定着银行未来的核心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胡润财富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的千万富豪已逾百万并逐年增长,全国每1400人中就有1个是千万富豪;招商银行的《中国私人财富报告》也显示,在2014年中国个人可投资资产超过1千万元净值的高端人士已超过100万人,持有的可投资资产总额达32万亿元,占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额的28.57%。
2012年中国农业银行绿色信贷比率
中国农业银行是一家负有重大使命的系统重要性银行。2012年,农行紧紧围绕“面向三农、城乡联动、融入国际、服务多元的一流现代商业银行”的战略目标,秉承“责任为先、兼善天下;勇于担当,造福社会”的责任理念,主动践行大型商业银行肩负的多元而广泛的社会责任,坚持依法纳税,积极关注国计民生,着力打造服务“三农”的责任担当文化、服务边疆地区的金融保障文化、服务广大百姓的民生金融文化、服务生态环保的绿色金融文化、减贫扶弱的公益慈善文化,为社会尽责,为百姓造福,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智慧与力量!
服务三农推进城乡协调
农行坚持面向“三农”的战略定位,强化三农金融服务,创新服务机制和模式,为农业生产、农村繁荣、农民致富提供金融保障,大力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截至2012年末,全行涉农贷款余额19,144亿元。
深化农村基础金融服务。2012年,以惠农卡为载体,重点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建设,努力扩大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填补金融服务空白,有效发挥了金融惠农和富农的重要作用。截至2012年末,共设立“金穗惠农通”工程服务点57.9万个,布放电子机具112.6万台,全国行政村覆盖率63.9%,累积发放惠农卡1.28亿张,惠及3亿多农民。
目前,惠农卡已具备“五位一体”功能。一是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创新卡。实现“机到村、卡到户、钱到账”,努力铺设“村村通、家家连、人人用”的现代金融“高速公路”。二是破解农民贷款难的致富卡。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满足农民发展生产经营、实现增收致富的资金需求。三是农民领取财政支农补贴的方便卡。为政府发放各类惠农补贴提供渠道便利。截至2012年末,承担粮食直补、家电下乡补贴等代理项目492个,累计发放资金196.1亿元,有效降低行政成本。四是农民参加新农保、新农合的贴心卡。截至2012年末,农行取得新农保、新农合项目代理权的县达1,532个,代理市场份额占比53.8%;为新农保、新农合等代理项目发放惠农卡8,295万张,占发卡总量的65%;累计归集资金1,607亿元,发放资金1,271亿元。五是农民跨区域支付结算的安全卡。破解农村区域支付结算难题,减少政府和农民涉农资金往来的中间环节,改善农村金融支付结算环境。
支持农业产业化。以推进农村产业金融“千百工程”为抓手,创新集约化服务“三农”模式,重点支持蔬菜、畜牧业等农业行业生产,扩大对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服务覆盖面,提升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截至2012年末,信贷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626家,贷款余额1,467亿元,其中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773家,遍布全国所有省市(区)。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企业综合覆盖率达60.1%。
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大信贷投放,支持改善县域生产生活条件,提升县域承载功能,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2012年末,县域贷款余额20,492.17亿元,增速达17%,农村城镇化贷款余额700亿元,业务累计覆盖619个县(市)。
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联合办公室成员单位中唯一的金融机构,积极贯彻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对65家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实现了金融服务全覆盖。
参与金融政策制定。积极发挥系统重要性银行作用,参与国家"三农"金融政策制定,推进农村金融资源优化配置,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支持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农行作为系统重要性银行,科学把握信贷投放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充分发挥信贷资源的杠杆作用,着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支持国家重大项目。积极为农田水利、西气东输、南水北调、铁路建设、农网改造等国家基础设施和重点项目提供金融服务,有力支持国民经济建设。其中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贷款余额714亿元,较年初增加70亿元,全年累计投放148亿元。向铁路行业发放各类贷款总计逾1,000亿元,发行各类铁路债券余额超500亿元,支持铁路基础设施、铁路运输、机车购置等建设。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加大产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力度,在推进煤炭、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支持新能源、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截至2012年末,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800余个。农行支持的广州南车城市轨道车辆维修组装基地项目一期工程,将有效缓解我国轨道生产布局存在的“南轻北重”现象。
通过构建“专营机构、专业队伍、专门流程、专利产品”的“四专”金融服务模式,积极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截至2012年末,全行文化及相关产业贷款余额561亿元。积极支持西安曲江新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参与世界第六个迪士尼主题公园-上海迪斯尼项目建设银团贷款融资服务,助推上海“世界著名旅游城市”建设。
助力小微企业发展。2012年,采取多项措施切实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全年新增小微企业贷款1,211.78亿元,增幅25.3%,高于全行平均水平11.2个百分点;共减免小型企业中间业务收费41项,其中免收8项;免收微型企业中间业务收费45项,有效降低小微企业的融资成本。
积极探索产业集群带动集中连片金融服务新模式,选择了500余个县域优势产业集群和工业园区,支持符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水电等资源开发企业、县域优势产业集群、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建设,提升对中小企业集聚发展的支撑能力。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农行出台了一系列差异化的区域信贷政策,适度增加中西部和东北部重点地区的信贷资源,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和信贷政策支持。
促进民族地区发展。以服务民族地区居民生产生活为核心,以支持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发展为重点,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特困民族、散居民族聚居区和边境民族地区的金融扶持力度,积极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农行作为团场唯一的金融机构,为屯垦戍边的185团军垦职工和边境沿线牧民提供优质金融服务,在新疆打造出一支中国金融史上独一无二的“金融戍边队伍”-新疆阿勒泰兵团支行185团分理处,成为祖国边境线上永不移动的生命界碑。截至2012年末,为全团87%的土地承包职工发放小额农户贷款3,820多万元,带动团场职工走向富裕之路。墨脱支行是墨脱县唯一一家国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分支机构,担负着墨脱县95%以上的金融服务工作。5年来,累计下乡流动服务30多次,徒步4万多公里,为广大农牧民提供了生产生活资金,促进了农牧民脱贫致富。
支持革命老区建设。加大对革命老区及贫困地区建设的金融支持力度,推进陕甘宁、赣南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在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共投放贷款1,888亿元;在592个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495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投放贷款4,605亿元,促进贫困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
积极促进民生福祉改善
农行以改善民生为己任,全力支持“米袋子”、“菜篮子”工程建设,加大保障房建设和医疗教育投入支持力度,促进农村医疗服务体系和基础教育设施建设,努力让百姓安居乐业、舒心生活。
支持“米袋子”工程。农行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增收和增值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重点支持13个粮食主产区、国家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粮食核心区建设和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优质大型龙头企业。截至2012年末,农行在13个粮食主产省(区)贷款余额25,871亿元,其中县域贷款余额10,838亿元。
扶持“菜篮子”工程。为农副产品的种养、深加工、仓储流通等提供全产业链金融服务。累计向“蔬菜之乡”山东省寿光市12.9万农户发放农户贷款26.6亿元,为超过50%的寿光市菜农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农民改建扩建蔬菜大棚1.8万个,带动贷款农户年均增收3,200余元。支持双汇、雨润、金锣等一大批农产品加工产业化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支持近50%的国家级种业骨干企业,2009年以来累计投放贷款超过38亿元。扶持国内饲料龙头企业新希望集团,累计投放信贷资金500多亿。集团已经成为国内第一、世界第三的超大型饲料企业,年产饲料3,033万吨,满足120万户农民饲养需求。
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农行采取对相关分行实施特别授权等措施,为保障性住房建设提供有力的融资支持。截至2012年末,保障性安居工程贷款余额164.29亿元。其中西藏分行采取多项措施支持农牧民安居工程建设。截至2012年末,累计发放农牧民安居工程贷款3.06亿元,为近6万户农牧民改善居住条件。吉林分行贷款8,000万元支持的吉林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已全部完工,入住率达100%,受益户数4万户。
关注医疗和教育。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与有关部门和单位合作推出医疗保险卡、银医一卡通等产品,方便患者就医,为经济发展提升“和谐指数”。截至2012年末,农行医疗卫生贷款余额288.31亿元。继续加大助学贷款支持力度,创新推出生源地助学贷款等产品,积极支持县域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2年末,教育事业贷款余额244.38亿元,累计发放个人助学贷款2.49亿元。
努力推动生态环境保护
对于农业银行涉农贷款数据指标和涉农贷款指标考核 村镇银行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