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网贷机构归零,为什么还有大量的网贷广告?
今年以来国家相关部门大力整治非法网络小额贷款,P2P网贷机构已经被整治完毕,已经被要求停止了贷款业务,但是有部分网络诈骗公司或者人员从网贷的名义进行网络诈骗,所以千万别相信。
大街上张贴的那种“无担保贷款”的小广告是怎么回事?
无担保不一定就是高利贷,国内还是有很多正规、合法的信用贷款服务机构存在的。
是否是违法的高利贷可以看以下几个方面:
1、是否会在放贷前收取费用,如果拿到贷款前就要求收取各类费用,基本都是骗人的。
2、是否会计收复利,也就是利息还会在后面的月份生息,俗称“利滚利”,如果这样的话肯定是有问题的。
3、利息高出国家规定,央行放贷人条例中规定民间借贷利息不能够高于国家规定的贷款利率的四倍,超出的不受法律保护,月息3%的基本应该是很高了,个人认为不是很靠谱。
4、有无固定长期的办公地点和联系方式,正规公司是不会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即便是换了也是会通过各种途径通知客户的。建议能够到公司实地进行考察。
不能因为有人用刀杀人就连切菜都不用刀了,很多事情都有两面性,虽然打着无抵押无担保骗人的公司有不少,但也要冷静分析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为什么手机会经常收到一些贷款信息?
信息泄露、贷款平台拓展业务、电话通讯公司管理不到位,这些都可能导致贷款信息增多,垃圾短信更多。这类型的短信只是想把大家吸引过去,得到一批精准用户,至于借不借给你钱,还得看你的资质。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收到类似的短息,去申请贷款却直接被拒的原因。
拓展资料:
一、欠缺隐私意识,造成信息大量泄露。
因为是大数据时代,很多机构、平台或科技公司,为了能拓展市场,都会千方百计的套取用户信息,比如登录手机APP时必须同意所有“霸王条款”,否则就无法使用该软件;在办理会员业务时,也会被要求填很多个人信息,如果不照做自然不能完成业务办理;一些贷款平台在收集用户信息方面更是无所不用其极,一方面会与巨大用户量的APP合作,合法合规地调取该APP后台用户信息,另一方面以实名制接待为借口,超额套取顾客信息,甚至包括顾客亲人的电话号码和身份证号等。 因为填写信息的事情经常遇到,这种本质是套取个人隐私的行为就被习惯化,即用户不认为对方套取隐私有任何问题。信息造成大范围泄露后,接受垃圾信息情有可原,有段时间笔者的手机一小时之内就接到超过八十个骚扰电话,几乎每分钟一个,苦不堪言。
二、贷款平台进行信息推广,发展业务。
一些借贷平台,有专门的电信业务,即聘请专门的电话专员,给老顾客电话信息回访,获得更好的改进数据;有的给目标客户群打电话、发信息,期望能拓宽用户范围,这种撒网式的信息轰炸,即使只有千分之一的“上钩”者,也能收获很高的广告宣传,毕竟能在观看信息后询问贷款信息的人,一定对贷款很热切,而且情况紧急;有的给潜在客户发信息,宣传第一、收网次之。 近期因为电信诈骗的事件层出不穷,导致很多人对推广业务的信息特别抵触,毕竟普通人无法分清正常垃圾信息、诈骗短信,带病毒链接的恶意短信。所以贷款公司的电信信息业务业绩更差,为了能更大程度的推进营销,他们可能从之前一周一次贷款短信发放,到如今三天一次,总是以为多多益善,这就造成用户主观上感受到,贷款短信无限增多了!
三、通讯公司对电信业务管理不当。
我国的三大运营商,在管理短信营销方面没有发挥好榜样,疏于防患引发了太多手机用户无穷的抱怨,尤其是一些涉及金融事宜的短信,更是让用户神经衰落。毕竟个人对待自身账户金额改变很敏感,贷款短信一直收到,真的会让用户误以为是贷款平台在催款,这颗心得活活愁死。但随着法规的进一步完善、三大运营商的重视深度提升、手机屏蔽垃圾短信的功能越强大,收到垃圾短信的概率已经小了很多。
对于为什么还有小贷广告和为什么现在这么多放贷广告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