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8家银行均因贷款管理问题遭银保监局重罚
12月24日,江苏银保监局发布了20张关于银行的罚单,涉及到江苏8家银行。他们均因贷款管理问题被罚,其中主要原因是银行贷款流向股市、房市,违反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监管部门不断加强对银行业贷款资金管理问题的管控,但还有一些银行存在侥幸心理,不予以重视,并以身犯险,终遭处罚。
江苏8家银行均因贷款管理问题被罚
8家银行分别是江苏银行、招商银行、华夏银行、平安银行、渤海银行、常熟银行、邮政储蓄银行、镇江润州长江村镇银行。其中被罚款最多的是江苏银行连云港分行,被罚款150万元;其次是招商银行盐城支行,被罚款85万元。
江苏银行连云港分行因以贷转存、虚增存贷款规模;贷款三查不到位,贷款资金被挪用;票据业务贸易背景审查不严行为,遭银保监局罚款150万元,3名相关责任人处以警告,其中2名被罚款10万元,1名被罚款8万元。
招商银行盐城支行因向"四证"不全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个人经营性贷款资金流入楼市,授信资金用途管理不到位问题,遭银保监局开具3张罚单,罚款85万元,2名相关责任人处以警告,其中1名被罚款5万元。
华夏银行镇江支行因贷后检查监督不到位导致流动资金贷款、项目贷款被挪用,遭银保监局罚款80万元。
常熟银行因部分贷款资金流入房地产市场等违法违规行为,遭银保监局罚款75万元,4名相关责任人处以警告,均被罚款5万元。
镇江润州长江村镇银行因贷款"三查"及贷后管理不尽职、贷款资金被挪用,遭银保监局罚款70万元。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镇江市分行因未有效监督贷款使用情况且个人经营性贷款被挪作购房首付款,向购买主体结构未封顶住房的个人发放住房贷款,遭银保监局罚款55万元。
渤海银行盐城分行因营业部负责人未经任职资格许可实际履行高级管理人员职责,贷款资金用途审查不严格,遭银保监局罚款55万元,2名相关责任人处以警告,并均被罚款5万元。
平安银行盐城分行因个人信用贷款资金流入股市遭银保监局罚款30万元,1名相关责任人处以警告。
相关政策规范银行资金管理行为
国家监管局严格规定银行贷款资金需要用于合法途径,不得进行炒房、炒股以及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行为。
2020年7月17日,中国银保监会就贷款管理问题发布了《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下称"《办法》")。《办法》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应当与借款人约定明确、合法的贷款用途。贷款资金不得用于购房及偿还住房抵押贷款;股票、债券、期货、金融衍生产品和资产管理产品等投资;固定资产、股本权益性投资;法律法规禁止的其他用途。
国家监管部门为起到对银行业的警示作用,针对此次8家银行因贷款管理不当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行为,较以往加大了对银行的处罚力度。
在我国监管部门从严治理银行业贷款管理的环境下,各个银行都应以身作则,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减少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促进银行业良性发展。
10家银行被罚760万元,都有哪些银行
10家银行被罚760万元,都有哪些银行
2019年1月2日、3日,银保监会官网公布了一批银监局及银监分局开出的罚单。这些行政处罚信息是2019年开年公开的首批银行罚单。
两个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局和两个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牵头公布了国有银行、国有股份制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商银行、村镇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等10家机构的罚款。罚款总额760.19万元。
据统计,浙江省辖内有8家银行受到处罚:宁波银行绍兴分行、天津滨海农商行绍兴支行、浙江义乌农商行绍兴柯桥支行、浙江嵊州瑞丰村镇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绍兴分行、中国农业银行嘉兴分行、上海农商行嘉善支行以及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分行。
此外,甘肃银保监局对兴业银行兰州分行和中国邮储银行甘肃省分行做出处罚,分别为50万元和30万元。
其中建设银行绍兴分行,因内控管理不当被罚250万元。其主要原因在于员工管理、内控管理制度建设、内控管理制度执行不够到位,并且违规办理网银业务、违规办理存折损坏换折业务。
自2018年以来,对内部控制失灵的监管一直是强有力的。去年浦东发展银行非法 贷款 的高调案件和武威邮政储蓄银行的非法票据都涉及缺乏完整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严重失败。事实上,从2016年底以来,涉及数亿元的“侨兴债案”曝光后,有关银行内部监守自盗的安监接连曝光,监管层也逐步增强对内控失效的打击力度。
此外,贷款业务管理仍是受罚最严重的领域.这样一个非法的原因主要包括:贷款方面、授信业务管理、信息披露、违规收费等房钱重点监管业务。受处罚的10家银行内有4家是因贷款业务不合规被罚没195.19万元。
除贷款业务管理外,内部控制失效和风控管理也是处罚的一个重要方面。中国农业银行杭州分行未严格按照审慎经营规则把控合作模式风险。 信用卡 业务管理不审慎,被处罚90万元。
还有两家银行涉及信披违规。信息披露不当主要包括财务信息、监管报表、风险案件信息等隐瞒不报、延迟报送和虚假报送等。
票据和同业业务作为银行的重要业务也是较容易违法违规的领域。 因信贷管理不当遭到违规处罚频率较高,这是由于贷款资金流向管控不力而造成,严重违背了监管部门强调的资金回归实体、防止脱实的初衷。相关银行应加强对同业、票据、 理财 业务的严格管控,加强对内控管理、信息披露、不良贷款真实性的关注度。
758家银行被罚,174人被终身禁业,罚没超19亿元!2021年银行机构处罚一览
据不完全统计,2021年1月—12月,银保监会及派出机构针对银行机构和相关责任人,共开出罚单 4023张 , 罚没金额合计约 19.15亿元 。其中,银保监会开出罚单 24张 ,罚款金额合计约 6.79亿元 ;派出机构开出罚单 3999张 ,罚没金额合计约 12.36亿元 。
2021年全年,有 758家 银行(含分支机构)、 2590名 相关责任人被处罚。其中,有 174人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8人被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终身。
派出机构开出的罚单及罚款情况如下:
(注:以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为统计口径)
1
758家银行被罚
2021年,有 758家 银行(含分支机构)被处罚,罚没合计 约18.67亿元 (不含个人处罚)。其中, 罚没合计超千万元的有15家 。
具体来看:
2021年,在 3家开发性金融机构和政策性银行 (含分支机构)中, 国家开发银行 合计被罚款 1405万元 , 进出口银行 合计被罚款 8720.6万元 , 农业发展银行 合计被罚款 1697万元 。
2021年, 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含分支机构)合计被罚款约 4.15亿元 。
在6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收到的罚单(不含个人处罚)中, 农业银行 收到的罚单最多,为 129张 。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中,金额最大的一张罚单由银保监会开出。2021年5月, 中国银行 因存在“向未纳入预算的政府购买服务项目发放贷款、违规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等36项违法违规事实,被银保监会罚款 8761.355万元 。
2021年, 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 (含分支机构)合计被罚款约 7.07亿元 。
在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收到的罚单(不含个人处罚)中, 光大银行 收到的罚单最多,为56张。
股份制商业银行中,最大的一张罚单也由银保监会开出。2021年5月, 渤海银行 因存在“地方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贷款不合规、违规向资本金不足的房地产项目发放贷款”等34项违法违规事实,被银保监会罚款 9720万元 。
2021年, 86家城市商业银行 (含分支机构)合计被罚款约 2.09亿元 。
城市商业银行中 ,最大的一张罚单由北京银保监局开出。2021年9月, 北京银行 因存在“违规收费,理财和同业投资业务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贷款管理不到位导致贷款资金被挪用”等违法违规事实,被北京银保监局罚款 820万元 。5名相关责任人被合计罚款20万元。
2021年, 358家农村商业银行 (含分支机构)被罚,罚款合计约2.4亿元。
2021年,有 4家农村合作银行 (含分支机构)被罚,罚款合计 320万元 。
2021年, 1家省联社和103家农村信用社 (含分支机构)合计被罚款 4917万元 。
2021年, 166家村镇银行 (含分支机构)合计被罚款 7798.74万元 。
2021年,有 5家民营银行(含分支机构) 被罚,罚款合计 1785.58万元 。
2021年,有 12家外资法人银行 被罚,罚款合计2817.95万元。2021年5月, 东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 因存在“向房地产开发企业发放贷款未记入房地产开发贷款科目、贷款支付及贷后管理不到位,导致房地产开发贷款部分资金被挪用、违规发放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等18项违法违规事实,被银保监会罚款 1120万元 。
2021年,有 2家农村资金互助社 (含分支机构)被罚,罚款合计 42万元 。
2
信贷业务违规占比较高
梳理2021年发布的行政处罚决定书发现,在被处罚的758家银行中, 信贷业务违规 仍是存在的主要违法违规问题,占比超过七成。
贷款“三查”不到位、信贷资金被挪用、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等是违法违规的重灾区。其中, 个人经营性贷款、个人消费贷款等多用途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仍是监管处罚的重点。
除了信贷业务违规外,银行机构还因存在其他违法违规问题被处罚,具体来看:
国有大型商业银行 还因“违规收费,理财业务违规,欺骗投保人、被保险人”等被处罚;
股份制商业银行 因“理财业务违规,员工行为管理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等被处罚;
城市商业银行 因“关联交易未按要求进行审批,未按照规定进行信息披露”等被处罚;
农村商业银行 因“转嫁经营成本,违规开展重大关联交易,关联交易不规范”等被处罚;
农村信用社 因“违规分红,员工异常行为排查不到位,转嫁抵押评估费”等被处罚;
村镇银行 因“逆程序授信,提供虚假数据报表,大额风险暴露超标”等被处罚。
3
2590人受罚
174人被终身禁业
2021年,有 2590 名相关责任人被银保监会及派出机构处罚,合计罚款约 4471.6万元 。
因对所在银行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负直接责任, 174人 被禁止终身从事银行业工作,还有 144人 被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1—15年。
有 8人 被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终身, 53人 被取消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1—10年。
4
各地处罚情况
2021年,开出罚单数量最多的地区为江苏、黑龙江、山东,分别为 347张、259张、254张 。
罚款金额合计最多的地区为浙江、上海、江苏,分别约为 8871万元、8325万元、7962万元 。
※统计数据来自中国银保监会网站, 以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为统计口径 ,如有出入请以官方数据为准。
编辑、数据、制表 韩业清 冀晓航
制图 张帆
银行贷款违规操作怎么处罚
金融机构有法律所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责令该金融机构停业整顿或者吊销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构成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
《金融违法行为处罚办法》第十六条 金融机构办理贷款业务,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
(二)向关系人发放担保贷款的条件优于其他借款人同类贷款的条件;
(三)违反规定提高或者降低利率以及采用其他不正当手段发放贷款;
(四)违反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贷款行为。
金融机构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对该金融机构直接负责的高级管理人员、其他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撤职直至开除的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责令该金融机构停业整顿或者吊销经营金融业务许可证;构成违法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罪、违法发放贷款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银行贷款的被罚和银行贷款的罚息复利可以减免吗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