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有没有什么新政策?
银行贷款的最新政策就是LPR利率的转换,根据2020年6月的最新消息,银行现在办理贷款只能选择LPR利率,以往固定利率的客户可以选择是否转LPR利率。
目前,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LPR市场化程度较高,能够充分反映信贷市场资金供求情况,使用LPR进行贷款定价可以促进形成市场化的贷款利率,提高市场利率向信贷利率的传导效率。
2020年4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0年4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85%,较上一期下降20个基点,是自去年8月LPR改革以来,降息幅度最大的一次;5年期以上LPR为4.65%,较上一期下降10个基点。
扩展资料:
报价行要求
LPR报价银行应符合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要求,已建立内部收益率曲线和内部转移定价机制,具有较强的自主定价能力,已制定本行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管理办法,以及有利于开展报价工作的其他条件。
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对报价行报价质量进行考核,并定期调整报价行成员,监督和管理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运行,规范报价行与指定发布人行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LPR
什么叫政策性贷款?
政策性贷款是中央银行和政策性银行为贯彻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政策,所发放的有特定投向和用途的各种贷款的统称。在中国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政策性贷款作为国家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信贷倾斜行为,体现出国家发展国民经济的政策性导向。
其主要特点是:
1、贷款着重服从于国家现实和长远的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政策。
2、贷款投向的选择和确定,以国家的政策为依据,带有一定指令性。
3、被政策性贷款支持的产品 (商品) 和项目具有必保和优先性质。
4、利率一般低于基准利率。
5、在信贷管理上,一般都单列规模,专项管理,定向投放,专款专用。
1988年,专业银行提出了建立政策性贷款管理体系的初步建议。主要内容有: 确定贷款优先序列,划分政策性贷款范围。如凡按照国家产业政策要求,划入贷款优先序列的项目,产品和商品,都按政策性贷款掌握发放。在生产领域支持能源、交通、原材料等瓶颈产业和农资、紧俏工业品的生产行业。在商品流通领域支持收购储备生活必需品和市场敏感商品所需贷款。
政策性银行贷款由各政策性银行在人民银行确定的年度贷款总规模内,根据申请贷款的项目或企业情况按照相关规定自主审核,确定贷与不贷。效益也是政策性银行贷款需要考虑的要素之一。政策性贷款是目前中国政策性银行的主要资产业务。一方面,它具有指导性、非盈利性和优惠性等特殊性,在贷款规模、期限、利率等方面提供优惠;另一方面,它明显有别于可以无偿占用的财政拨款,而是以偿还为条件,与其他银行贷款一样具有相同的金融属性——偿还性。
银行政策和贷款政策有哪些意思?
银行政策一般是指商业银行贷款政策,指商业银行为实现其经营目标而制定的指导贷款业务的各项方针和措施的总称,也是商业银行为贯彻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三项原则的具体方针与措施。商业银行制定贷款政策的目的,首先是为了保证其业务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贷款政策是指导每一项贷款决策的总原则。理想的贷款政策可以支持银行作出正确的贷款决策,对银行的经营作出贡献;其次,是为了保证银行贷款的质量。正确的信贷政策能够使银行的信贷管理保持理想的水平,避免风险过大,并能够恰当地选择业务机会。
银行的政策贷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银行的政策贷款是什么、银行的政策贷款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