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资产十二级分类
一、正常1级。
定义:借款人市场竞争能力极强,现金流量非常充足,融资能力和还款能力特别强,还款意愿很好,有非常充足的证据表明能够按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
二、正常2级。
定义:借款人市场竞争力很强,现金流量充足,融资能力和还款能力很强,还款意愿很好,有足够证据表明能按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
三、正常3级。
定义:借款人市场竞争能力较强,现金流量充足,融资能力和还款能力较强,还款意愿良好,没有理由怀疑不能按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
四、正常4级。
定义:几款人市场竞争能力较强,还款意愿良好,没有足够的理由怀疑不能按期足额偿还债务本息。
五、关注1级。
定义:出现可能影响借款人还款能力的不利因素,但借款人还款能力尚可,还款意愿良好,担保合法、足额、有效,本笔债务未逾期,无欠息。
六、关注2级。
定义:出现影响借款人还款的不利因素,借款人还款意愿一般,担保合法、足额、有效,本笔债务未逾期无欠息或欠息未超过90天。
七、关注3级。
定义:借款人还款能力出现一定的问题,还款意愿较差,但银行认为通过追偿担保等手段能确保足额收回债务本息。
八、次级1级。
定义:借款人还款困难,即使执行担保也会有一定损失,本笔债务本息预计损失率在20%(含)以内。
九、次级2级。
定义:借款人还款出现较大困难,即使执行担保也会造成一定损失,本笔债务本息预计损失率在20%到40%(含)之间。
十、可疑1级。
定义: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债务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会造成较大损失,本笔债务本息预计损失率在40%到60%(含)之间。
十一、可疑2级。
定义:借款人以无法偿还债务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会极大损失,本笔债务本息预计损失率在60%以上。
十二、损失级。
定义:符合总行规定的损失类特征的信贷资产,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应认定未损失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贷款风险十二级分类法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分哪五类?
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这五大类,其中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注意:贷款的五级分类仅提供了一种贷款的分类方法,与风险为标准的分类方法并不一致,因此,像“贷款风险的五级分类”这样的提法是错误的。
具体介绍:
1、正常贷款
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一直能正常还本付息,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银行对借款人按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有充分把握。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2、关注贷款
尽管借款人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如这些因素继续下去,借款人的偿还能力受到影响,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3、次级贷款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50%。
4、可疑贷款
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抵押或担保,也肯定要造成一部分损失,只是因为存在借款人重组、兼并、合并、抵押物处理和未决诉讼等待定因素,损失金额的多少还不能确定,贷款损失的概率在50%-75%之间。
5、损失贷款
指借款人已无偿还本息的可能,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贷款都注定要损失了,或者虽然能收回极少部分,但其价值也是微乎其微,从银行的角度看,也没有意义和必要再将其作为银行资产在账目上保留下来,对于这类贷款在履行了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应立即予以注销,其贷款损失的概率在75%-100%。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是什么?
信贷资产风险分类是根据信贷资产风险程度对信贷质量的做出评价的分类方法。是以审核借款人偿还能力、偿还意愿、和偿还记录为主的一套更加审慎、更加全面、更加科学的风险管理制度。
根据信贷资产的内在风险和损失程度,将其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资产。
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信贷资产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本息和其他债务,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债务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债务人的偿债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可疑:债务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和其他债务,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在采取所有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之所以会出台这么一个管理方法,一方面是为了减少银行资产的损失,另一方面也对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只有建立一套科学的、完整的金融借贷管理系统,银行才能正常进行相关的贷款业务,才能把钱借给可信赖,有需要的人。特别是现在的农村经济要发展,在没有本金的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向银行申请贷款。如果银行没有健康的审核体系,这一笔钱断然是贷不下来的,那么农村经济发展也就无从说起了。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影响,银行要面对的客户千千万万,只有保证自身的系统没问题,才能做好服务,才能对整个社会经济起到良性作用。
贷款九级分类
北京农商行在全面实施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信贷资产的九级分类。该管理模式建立了以量化打分(针对财务指标、担保情况、外部环境等影响信贷资产质量的各方面因素)为依据的科学评价体系,有助于更客观、更准确地考察授信客户情况,反映风险资产的质量。通过对贷款分类的细化管理,有助于揭示信贷资产风险程度,全面、真实、动态地反映信贷资产的质量,提高防范信贷风险的水平。
渤海银行上海分行表示,推行贷款九级分类的精细化管理是为规范授信业务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工作,客观、准确、及时反映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和真实价值,监测信贷资产质量变化情况,增强防范与化解风险的能力,强化信贷经营管理,并为准确计提信贷资产减值准备提供依据。
拓展资料: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具体是怎样划分的
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是根据预期的天数来划分的,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分别对应着逾期90天、180天、270天、360天和360天以上。
根据《贷款通则》第四十七条贷款人应当根据贷款风险状况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人应当及时催收逾期的贷款。对项目贷款和公司贷款根据逾期天数将贷款分为逾期90天、180天、270天、360天和360天以上五个档次进行统计,并作为贷款质量分类的重要参考指标。对零售贷款应比照上述规定对逾期天数作更细致的划分。
法律依据:
《个人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第十八条 贷款审查应对贷款调查内容的合法性、合理性、准确性进行全面审查,重点关注调查人的尽职情况和借款人的偿还能力、诚信状况、担保情况、抵(质)押比率、风险程度等。
第十九条 贷款风险评价应以分析借款人现金收入为基础,采取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全面、动态地进行贷款审查和风险评估。贷款人应建立和完善借款人信用记录和评价体系。
第三十七条 贷款人应定期跟踪分析评估借款人履行借款合同约定内容的情况,并作为与借款人后续合作的信用评价基础。
信贷资产分类管理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类信贷资产的定义、信贷资产分类管理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