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公贷款和对私贷款的利率差距有多大?
理论上利率相差不大,但还款方式不同。个人贷款每个月都需要按照时间表还本付息,而企业贷款通常每个月只需要还利息。到期一次性还本的民间贷款,是指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之间、公民与其他组织之间的贷款。只要双方意见属实,该笔贷款产生的抵押即视为有效,但利率不得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相关利率。公司借钱给个人,都属于民间借贷,利率是6%。
点击规定选择你认为最合法的利率,与对方商量确认。贷款产生的利息会因产品明细、综合授信情况、还款方式、时间等产生不同的费用。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产生的费用也不同。在申请贷款时,我们不仅要对比利息,还要全面检查贷款平台的可靠性,以确保我们的信息和财产安全。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民间借贷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关于限制贷款利率的规定”。
同时,根据相关规定的一些意见,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理了该贷款案:“民间借贷的利率可以适当高于银行利率,但最高不应超过银行利率的四倍”适用于同类贷款。按揭贷款分为商业贷款、公积金贷款和组合贷款,组合贷款是公积金和商业贷款不足的组合贷款。商业贷款和公积金贷款的利率有什么区别?公积金贷款利率为3.25‰的,商业贷款利率为4.9%。
两者有很大的区别。商业贷款比公积金贷款利息高很多。贷款人要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额利率协议无效。借款人请求贷款人按年利率36%以上返还已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三十一条除借款人自愿支付约定利息外,借款人不得因违约自愿支付超过规定利率的利息或违约金,不得损害国家、集体和第三人的利益。不得以不当得利为由要求借款人、贷款人返还,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但借款人要求返还的,年利率超过36%的除外。
个人经营贷款是对公还是对私
个人经营贷款属于对私业务。也就是个人业务。贷款属于个贷中心的一种业务。有的银行把下设部门称呼为“对私业务部”,也有的银行把下设部门称呼为“个人业务部”。
一、个人经营贷款,是指银行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借款人流动资金周转、购置或更新经营设备、支付租赁经营场所租金、商用房装修等合法生产经营活动的贷款。经营贷款是以中小企业主或个体工商户为服务对象的融资产品,借款人可以通过房产抵押等担保方式获得银行贷款,贷款资金用于其企业或个体户的经营需要。
二、申请条件1.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留身份;2.无不良社会信用记录,信用良好;3.在贷款银行开立一般存款帐户;4.经营产品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佳;5.经营状况、财务状况良好;6.能够提供贷款人认可的有效担保;7.贷款人规定的其他条件。除上述条件外,根据《贷款通则》,贷款对象应是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三、借款人还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1.恪守信用,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能力,原应付贷款利息和到期贷款已清偿;2.除自然人外,应当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主管机关)办理年检手续;3.已经开立基本账户或一般存款账户;4.除国务院规定外,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对外股本权益性投资累计额不超过净资产的50%;5.资产负债率符合贷款人的要求;6.申请中长期贷款的、新建项目的企业法人所有者权益与所需总投资的比例不低于国家规定的投资项目的资本金比例。
四、有下列情形之一者,银行不对其发放贷款:1.不具备贷款主体资格和基本条件;2.生产、经营或投资国家明文禁止的产品、项目;3.违反国家外汇管理规定;4.建设项目按国家规定应当报有关部门批准而未取得批准文件;5.生产经营或投资项目未取得环境保护部门许可;6.在实行承包、租赁、联营、合并(兼并)、合作、分立、产权有偿转让、股份制改造等体制变更过程中,未清偿原有贷款债务、落实原有贷款债务或提供相应担保;
国内银行的个人经营性贷款具有以下特色:1.贷款额度高:如招商银行的个人经营性贷款的贷款金额最高可达3000万;中国工商银行为1000万元;2.贷款期限长:一般授信的最长可达10年,单笔贷款最长可达5年;3.担保方式多:可采用质押、抵押、自然人保证、专业担保公司保证、市场管理方保证、联保、互保、组合担保等灵活多样的担保方式。4.具备循环贷款功能:此类贷款一次申请,循环使用,随借随还,方便快捷。
什么是对公贷款
对公贷款又称银行对公业务。
银行对公业务包括企业电子银行、单位存款业务、信贷业务、机构业务、国际业务、委托性住房金融、资金清算、中间业务、资产推介、基金托管等等,通俗点说就是“对单位的业务”。
银行内部最基本的部门就是储蓄、会计和信贷。会计可以说是信贷的后台和服务部门,信贷是单位的存款和贷款业务,有点像一般公司的销售部门,而这些单位与银行发生的所有业务往来则都是通过会计部门实现的。 具体来说,对公业务是以企业法人、单位等客户为主体,围绕公存账户开展各类支票、汇兑、贷款等业务。
扩展资料:
银行对公业务风险有以下五点:
1、我国商业银行对银行贷款风险的认识不充分。他们过分看重规模,而对资产质量认识不充分。
2、贷款比重过高。贷款占银行资产的75%左右,而国外一般不超过50%。
3、贷款集中度过高。目前我国各家商业银行的贷款主要集中在大城市、大项目、大企业,或者是上市公司、垄断企业。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贷款的80%左右集中在国有企业,但其创造的产值只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30%,企业转轨建制过程中的“母体裂变”、“金蝉脱壳”、破产倒闭等逃债行为,增大了银行信用风险。
4、不良贷款居高不下。我国商业银行大量的不良贷款,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的经营与发展。尽管近年来,国家给予了核销、剥离和债转股等一系列政策,不良贷款也出现了一些积极变化,但不良贷款前清后增的现象仍比较普遍。
5、贷款的“三查”制度不能得到严格执行,风险责任机制不健全,权、责、利不对称,盲目下达贷款指标、抵押贷款不规范、银行难以执行抵押权。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银行对公业务
对于银行贷款个人贷款对公贷款和银行针对公职人员贷款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