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借款合同怎么拿
可以本人去拿,也可以邮寄,但是最好还是本人去拿。
去银行拿贷款合同,只需要本人带身份证就可以了。只要证实是贷款人本人来拿贷款合同,银行会将贷款合同交给用户。不过,一般情况是签订房贷合同以后,现场就会给一份合同给用户,极少出现事后再给房贷合同的情况。而且当场忘记给合同,用户可以提醒工作人员。
房贷合同通常来说是一式两份,银行会保留一份,贷款人也会拿走一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三条 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下列部分或者全部业务:
(一)吸收公众存款;
(二)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
(三)办理国内外结算;
(四)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五)发行金融债券;
(六)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券;
(七)买卖政府债券、金融债券;
(八)从事同业拆借;
(九)买卖、代理买卖外汇;
(十)从事银行卡业务;
(十一)提供信用证服务及担保;
(十二)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
(十三)提供保管箱服务;
(十四)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的其他业务。
经营范围由商业银行章程规定,报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
商业银行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可以经营结汇、售汇业务。
银行贷款下来了需要去拿贷款合同吗?
要,贷款下来了,还要去银行拿合同,这是因为合同是一式四份,为了保护借款人的利率,银行必须给一份给借款人。借款抵押合同和借据是你在该行贷款的凭证,拿肯定是要拿到手的,但是这份合同对银行的意义远大于对你的意义。贷款合同对你而言也还有比较多的用处,你小孩读书要用,取公积金要用,有些地方安家落户可以用等等。
拓展资料:
贷款(电子借条信用贷款)简单通俗的理解,就是需要利息的借钱。 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广义的贷款指贷款、贴现、透支等出贷资金的总称。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
“三性原则”是指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这是商业银行贷款经营的根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4条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1、贷款安全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问题; 2、流动性是指能够按预定期限回收贷款,或在无损失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满足客户随时提取存款的需要; 3、效益性则是银行持续经营的基础。 例如发放长期贷款,利率高于短期贷款,效益性就好,但贷款期限长了就会风险加大,安全性降低,流动性也变弱。因此,“三性”之间要和谐,贷款才能不出问题。
小额信贷 :审查风险,贷款风险的产生,往往在贷款审查阶段就开始了,综合司法实践中发生的纠纷,可以看出,在贷款审查阶段出现的风险主要出现在以下环节。 (一)审查内容遗漏银行审贷人员挂一漏万,造成信贷风险。贷款审查是一项细致的工作,要求调查人员就贷款主体的资格、资质、信用、财产状况进行系统的考察和调查。 (二)在实践中,有些商业银行没有尽职调查,而有关审贷人员,往往只重视文件的识别,而缺乏尽职的调查,这样,很难识别贷款中的欺诈,很容易造成信贷风险。 (三)许多错误的判断是因为银行没有对有关内容听取专家意见,或由专业人员进行专业的判断而导致的。审贷过程中,不仅仅要查明事实,更应当就有关事实进行法律、财务等方面进行专业的判断。而在实践中,大多数的审贷过程并非十分严谨和到位。
银行贷款合同是在银行里还是自己拿着?
银行贷款合同一般最少是一式两份,也就是说银行一份,自己手里也会拿着一份。如果签订完贷款合同,但是自己手里没有,一定要记得问银行要回自己的那份合同。贷款合同没有拿是有影响的,因为合同属于凭证材料,有纠纷的话一定要出示合同的。
因此,没有拿到合同就无法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用户签订完贷款合同,一定要拿一份在自己手里。
关于银行贷款需要拿贷款合同吗和银行办贷款给贷款合同吗?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