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额贷款风险排查,大额贷款有风险吗?
; 现如今很多人经济上遇到困难时都会选择贷款,特别出现大量资金问题,大额贷款是最好的选择,然而,大额贷款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大额贷款都有哪些风险?怎么防控呢?
首先来看下大额贷款存在哪些风险问题。
风险管理意识淡薄
贷款发放未严格执行信贷发放操作程序,贷款发放把关不严。一般借款自上而下,先取得上级贷款意向,再向下逐级办理,致使基层信用社信贷人员错误认为既然上级已经有贷款意向。这种逆程序操作使相当一部分信贷管理人员淡薄了风险意识,甚至会出现第一手调查材料就存在虚假、谎报、瞒报等不真实反映的瑕疵行为。
贷款管理不严、内控制度乏力
贷前调查不够深入,对借款人第一还款来源分析不准,重视不够,只片面注重第二还款来源,疏于贷后管理,重放轻收轻管理思想严重。
在选择大额贷款的时候,一定要走正当途径,选择大型的贷款平台,减少风险。
银行信贷管理的目标是什么
信贷管理有以下五点目标:
1、集中信贷审批权,资金向大中城市汇集,有效控制了信贷风险。据调查,国有金融机构县级行一般无贷款审批权,地市级分行根据其经营管理水平、效益指标、不良贷款比例及所在地区经济状况,被授予不同的权限。
2、贷款向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产品倾斜,信贷资金使用效率明显提高。调查发现,国有商业银行退出的行业是供销社、农资公司和一些中小企业等,而投向信息产业、交通、能源、纺织、高新技术产业及学校医院等。
3、建立综合信用评级制度,增强授信工作的科学性。各国有商业银行为了控制贷款风险,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类型设置不同的偿债能力、财务效益、资金营运和发展能力等指标,每个指标下设若干量化指标或非量化评价指标,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信用评级指标体系,增加了授信工作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实际可操作。
4、建立“绿色通道”,区别对待“好”、“坏企业”。各国有商业银行为了巩固和重塑银企关系,根据银行业的“2-8”规律,为优质黄金户建立了“绿色通道”,提供 24小时“随到随办”的优质服务;且对优质黄金客户进行公开授信,从而在信贷资金配置上形成“好企业驱逐坏企业”的良好趋势。
5、完善信贷决策机制,并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各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业务的办理过程中,将调查、审批、管理等各环节的职责进行分解,建立起各层次的贷款审查委员会制度。由贷款审查委员成员对每笔贷款提出意见记录在案,作为贷款出现风险后应承担责任的凭证,并明确了贷款业务流程各个环节有关人员的责任,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
扩展资料:
信贷管理措施如下:
1、加强动态监测。省联社将尽快开发信贷管理系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技术,对单户余额5000万元以上大额贷款进行动态监测,切实防范大额贷款风险。
2、坚持定期检查。省联社将坚持每年组织进行一次信贷专项检查;安排和督促各市州办事处每半年开展一次信贷专项检查;督促县级联社每季度开展一次信贷专项检查。通过加大贷款检查频度,及时发现问题,督促落实整改,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
3、完善风险提示。省联社对风险提示的额度、时间、操作程序进行修改和完善,加强对风险提示落实情况的督查和问题贷款的风险提示,进一步发挥风险提示的效力。
4、严格责任追究。制定明细的贷款责任追究制度,对贷款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贷款管理尽职要求,加大查处力度,严格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信贷管理体制
如何做好大额贷款
做好大额贷款必须要做好防范风险:
一、加强信贷岗位人员的管理,是防范大额贷款风险,确保信贷资金安全的重要保证。 近几年,农村信用社贷款规模的迅猛扩张,大额贷款客户的增多,贷款风险防范工作已成为农信社业务经营的重中之重,,特别是大额贷款的管理更应该科学化,应以风险防范为工作重点。我认为信贷从业人员必须是精兵强将,热爱并精通信贷业务,政策理论水平较高,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高素质专业化人员。一是要合理配置信贷人员,建立激励机制。配备人员时要选择那些政治合格、业务精通、工作勤奋、吃苦耐劳、责任心强的人员,改革那种干不了内勤干信贷,不良人员管不良贷款的现象;二是明确信贷人员职责,实行责、权、利等级化管理,用机制激励人,用措施约束人,以调动信贷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提高其风险防范意识;三是在信贷人员管理上做到即稳又动,实行竞聘上岗,定期岗位交流,防止信贷人员对一个贷户管理久了,凭印象、凭感觉、凭人情发放贷款造成风险。四是加强信贷人员道德风险的控制,经常性的开展思想、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也是防范贷款风险的重要一环。
二、加强贷款集约化管理,提高信贷管理水平,是防范贷款风险的基础。
贷款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知识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在当前信息瞬夕万变的市场经济中,给我们提出各种挑战,摆在我们面前的不仅需要有一支思维敏捷、行动迅速、扎实肯干的信贷队伍,还需要有一个信息准而快、综合分析能力强的管理队伍,还需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建立一套完整的信贷制约机制。增强信贷管理和决策科学化是精细化管理贷款,防范贷款风险的基础性工作,落后的管理体制和制约机制,已跟不上信合事业发展的步伐和要求。因此,加强贷款各时期的管理,规范贷款贷前、贷时、贷后的一系列行为应做为预防信贷风险的重中之重来抓。搞好此项工作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贷前调查是防范贷款风险的基础。在发放贷款前首先要调查借款人是否符合借款主题资格,还要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偿还能力、还款方式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在具体办理时应注意:
(1)借款人经营环境变化形成风险。在调查、审查贷款时,往往过分注重借款人的信用履约情况,即到期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而忽视借款人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或产品市场前景的预测。缺乏对借款人财务状况、经营效益真实认真的评估,导致贷款出现风险。借款人对信用社承诺的信用只是一种静态的结论或记录,它是在以往的经营环境和条件下形成的,而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市场前景则是瞬息万变的,不确定因素很多,市场稍微变化都会对企业的经营活动产生巨大的影响。此外,企业的生产技术、产品质量、销售状况、资金回笼速度都会影响信贷资金的安全, 形成风险.
(2)预测国家政策调整变动形成风险。目前国家实行的是市场经济,在市场经济中,国家的宏观调控对经济结构、发展速度都有巨大的影响力。国家政策的变动,可能使借款人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取得可观的效益。也可能使借款人在一定时期内被迫停产陷入困境,资不抵债,破产倒闭。这些动态风险也必须慎重考虑。
2、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定期组织信贷工作者培训,增强对各类性质的企业财务分析能力,不能简单的看对应关系、算比率,要通过培训,使信贷人员对客户情况有综合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
3、落实贷款担保,转嫁贷款风险。在调查审查贷款时,还要落实好借款人提供的担保情况,应当对担保人的代偿能力及所提供的抵、质押物权进行可行性论证。
4、贷款发放后要及时进行贷后检查,对贷后检查不要流于形式,要有高度责任心,要从繁琐的各种信贷表格和基础工作中解脱出来,不能局限于一月一次,必要时可渗透到企业的产、供、销各个环节中掌握第一手资料,时刻关注贷款风险。
5、加强贷后管理,建立相应约束机制,明确信贷人员岗位责任,使责、权、利有效结合,预防重放轻管,重放轻收及对贷款跟踪检查力度不足,有章不循, 违章不纠使贷款形成风险.
大额贷款风险管理目的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贷款风险控制的内容包括、大额贷款风险管理目的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