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类贷款怎么调整正常
关注类贷款可以在银行方面调,这三类贷款都是银行贷后管理中,根据自己制定的标准,对借款客户的还款情况地行划分的,用于分级管理,目的是为了减少贷款不良率,还款记录不同,正常类贷款表示借款人的还款记录良好,还款意愿主动强烈,没有出现或极少出现未按时还款、拖欠等情况,逾期状况不同。
一、关注类贷款
改不了,那已经在个人征信系统上了,但银行有一条规定如果可以提供第三方证明(贷款逾期非本人行为及原因造成的),关注类贷款表示借款人偶尔有未按时还款、拖欠逾期的情况出现,借款人按时还款的意识不强,但不是主观原因产生的,需要关注还款记录,需及时通知提醒;3、是否还款不同。不良贷款表示借款人长期拖欠或出现多期不还的情况,经多次摧促或上门摧促后偶尔还款或仍然不还,_欠的日期在3个月-6个月之间。
二、合理确定续贷贷款的风险分类
符合正常类标准的,应当划为正常类。这意味着符合正常类贷款的小微企业续贷,将不再被要求下降分类级别。同时,银行也要加强对续贷业务的内部控制,在信贷系统中单独标识续贷贷款,建立对续贷业务的监测分析机制,提高对续贷贷款风险分类的检查评估频率,防止通过续贷人为操纵贷款风险分类,掩盖贷款的真实风险状况。
综上所述,除了允许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续贷,通知还提出合理确定小微企业流动资金贷款期限,避免由于贷款期限与小微企业生产经营周期不匹配增加小微企业的资金压力,鼓励银行运用循环贷款、年审制贷款等便利借款人的业务品种,合理采取分期偿还贷款本金等更为灵活的还款方式,减轻小微企业还款压力。
什么是关注类贷款
关注类贷款是指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其基本特征是:同正常贷款一样,借款人能够用正常经营收人偿还贷款本息,但是存在潜在的缺陷,可能影响贷款的偿还,划分时要抓住“潜在缺陷”这一基本特征。从动态的角度考虑,如果这些不利因素消失,则可以重新划为正常类;如果情况恶化,影响本息偿还则要划为次级类。
拓展资料:关注类贷款的特征包括:
(1)宏观经济、市场、行业等外部环境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例如借款人所处的行业呈下降趋势;
(2)企业改制(如分立、租赁、承包、合资等)对银行债务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3)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公司、子公司等发生了重大的不利变化;
(4)借款人的一些要害财务指标,例如流动性比率、资产负债率、销售利润率、存货周转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或有较大下降;
(5)借款人未按规定用途使用贷款;
(6)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调整,例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或概算调整幅度较大;
(7)借款人还款意愿差,不与银行积极合作;
(8)贷款抵押品、质押品价值下降,或银行对抵押品失去控制;
(9)贷款保证人的财务状况出现疑问;
(10)银行对贷款缺乏有效的监督;
(11)银行信贷档案不齐全,重要文件遗失,并且对于还款构成实质性影响;
(12)违反贷款审批程序,例如超越授权发放贷款。
企事业单位贷款有以下情况之一可以划为关注贷款
(1)借款人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等要害财务指标出现异常性的不利变化或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2)借款人或有负债(如对外担保、签发商业汇票等)过大或与上期相比有较大幅度上升;
(3)借款人的固定资产贷款项目出现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因素(如基建项目工期延长、预算调整过大);
(4)借款人未按约定用途使用贷款;
(5)借款人或担保人改制(如:分立、兼并、租赁、承包、合资、股份制改造等)对贷款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6)借款人的主要股东、关联企业或母子公司等发生了重大的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
(7)借款人的治理层出现重大意见分歧或者法定代表人或主要经营者的品行出现了不利于贷款偿还的变化;
(8)违反行业信贷治理规定或监管部门规章发放的贷款;
(9)借款人在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被划分为次级类;
(10)宏观经济、市场、行业、治理政策等外部因素的变化对借款人的经营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影响借款人的偿债能力;
(11)本金或利息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以内的贷款或垫付款项。
清收不良贷款措施及建议
措施与建议如下:
(一)实行责任清收。
严格落实贷款责任追究制度,按照“新陈划段,落实责任。锁定基数,动态监控”的管理原则,对五级分类存量不良贷款实行新老划段管理,形成的不良贷款,要采取积极措施清收和处理,确保绝对额下降;对已落实责任、限期收回的要兑现处罚措施,坚决不能一拖再拖、姑息迁就,该停薪的停薪、该包赔的包赔、该下岗的下岗、该法办的法办。
(二)实行协调清收。
各社要及时与当地村委会或居民会,通过财政拨补、补贴及村社的财产进行抵债等方式,协调清收。
(三)实行依法清收。
对于有偿还能力但拒不还款的赖债户、非信益企业和个人,要依法起诉,运用法律手段清收不良贷款。
(四)实行启动清收。
要探索启动清收的办法,把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与提高支农服务水平结合起来,积极帮困扶贫,激活农户不良贷款。
(五)实行处置清收。
对表内外抵债资产,在妥善保管的前提下,采取转让、重组和租赁等方式积极、及早处置变现。
(六)在不良贷款清收过程中,各社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采取有效措施,只要措施依法合规,效果明显,有利于调动信贷营销人员的积极性。
如何防止不良贷款前清后增
(一)加强不良贷款清收力度,尽最大限度清收不良贷款。
(二)加大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力度,做到每笔不良贷款都能落实到人,并限期清收。
(三)加强内控制度的管理,以防止新增不良贷款。
(四)加大五级分类中关注类的贷款清收力度,并同时对正常类贷中可能形成不良类的正常贷款的进行监测,以防止新增不良贷款。
(五)对新发放的贷款,应加强管理,并做到合法合规,坚决杜绝以贷收贷,以贷收息,以防止不良贷款前清后增。
关于降低关注类类贷款的四板斧和对关注类贷款采取的措施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