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计算公式!教教你怎么算!
; 银行每个季度都会根据贷款业务的情况计提准备金,必须符合当地的规定和当前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等因素,其中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一、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贷款实际计提准备/应提准备,这个比例应该大于100%,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包括客户贷款、拆出资金、贴现资产、银团贷款、贸易融资、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和垫款等。
每个季度,银行都会根据贷款情况做分析,再确定实际要计提的金额,损失准备充足率不应该低于100%,因为按规定,信用风险监测要超过预计数值,包括不良资产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全部关联、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等指标,这是06年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核心指标》规定的。
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与拨备覆盖率有什么不同?
这两个数值的计算方法不同,一个是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另外一个是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应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比率。
两者的比例要求也不同,损失准备充足率不应该低于100%,而拨备覆盖率最佳状态是100%。
损失准备充足率是当客观存在证据表明贷款发生了损失,按程度计提的准备金。拨备覆盖率是反映银行财务是否稳健,风险是否可控。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如何计算
在《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中,附属资本(二级资本)包括一般准备。但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发布后,原《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已作废。在《商业银行资本管理办法(试行)》中,二级资本包括的是“超额贷失准备”,即“商业银行实际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超过最低要求的部分。贷款损失准备最低要求指100%拨备覆盖率对应的贷款损失准备和应计提的贷款损失专项准备两者中的较大者。”
所以我认为,一般贷款损失准备不能计入资本。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帐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应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
依据《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拨备覆盖率是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应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拨备覆盖率是银行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考察的是银行财务是否稳健,风险是否可控。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为一级指标,为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属二级指标。
贷款损失准备是当存在客观证据表明贷款发生减值,按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尚未个别识别的可能性损失和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所计提的准备。银行在期末分析各项贷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
拨备覆盖率
也称为"拨备充足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映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
依据《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拨备覆盖率是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拨备覆盖率是银行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考察的是银行财务是否稳健,风险是否可控。
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之间的区别
1、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不良贷款*100%;\x0d\x0a2、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x0d\x0a如不良贷款余额100万元,实际计提80万元,假如应提90万元,那么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80/100*100%=8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80/90*100%=88.89%。\x0d\x0a3、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x0d\x0a4、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计算、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