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贷款被银行核销的后果
个人贷款被银行核销会对个人征信记录产生比较严重的不良影响。贷款核销是指银行确认这笔贷款无法收回后把其贷款从银行的财务报表上除去,但是对于借款人而言,这笔账就变成了呆账,并将会在个人征信报告上留下不良记录。就算责任人对贷款及对应利息完成还清之后,还需要等待5年,才能够消除个人征信的不良记录。
核销不良贷款是指2002年实行的出现违约的贷款,分为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一般而言,借款人若拖延还本付息达三个月之久,贷款即会被视为不良贷款。银行在确定不良贷款已无法收回时,应从利润中予以注销。逾期贷款无法收回但尚未确定时,则应在账面上提列坏账损失准备。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对策及信贷管理制度研究
1.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基本概念
不良贷款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者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
我国曾经将不良贷款定义为呆账贷款、呆滞贷款和逾期贷款(即一逾两呆)的总和。我国自2002年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该制度按照贷款的风险程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
2.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估算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降低不良贷款上的确下了不少功夫,如尝试制定严格的信贷管理制度,信贷业务的完全程序化改革,规定降低不良贷款的指标等。但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仍严重偏高,尤其四大国有银行为最。 2004年,主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减少3946亿元,下降4.56个百分点,已降至13.2%。这个比例已经远远高出世界银行业的平均水平, 银行体系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率仍处于高位,不仅已超过《巴塞尔协议》的要求,而且与国际先进银行不良贷款比率应保持在5%以下的要求相去甚远。如果考虑各国有商业银行对外公布的数字相对保守的因素,那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更是可想而知。
而核销不良贷款,就是核实并且消除不良贷款。
贷款核销信息征信中保存多久
只要钱没还银行,这个记录一直保存
如果还钱了,从还钱之日起,保留5年
贷款审批记录一般在征信多久会消除
五年后消除,根据人民银行规定,各发卡银行都需将客户的消费及还款记录定期上传,不可篡改。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六条: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在不良信息保存期限内,信息主体可以对不良信息作出说明,征信机构应当予以记载。
【拓展资料】
征信就是通过采集、整理并保存的个人信用信息记录。个人征信报告记录了用户过去的个人信用行为,这份报告可以影响用户未来的经济活动,无论是办理贷款还是申请信用卡,银行或金融公司都会以用户的征信情况为依据。在申请信用卡时,银行会查申请人的个人征信情况,在办理贷款时,银行或贷款机构会要求借款人提供个人征信报告,可见征信的重要性,
征信系统就是采集、整理并保存人们信用信息的一个系统,在征信系统内记录了人们的个人基本信息,贷款信息、信用卡信息以及信贷领域以外的部分信用信息。基本信息包含姓名、联系地址、手机号、居住地址、单位信息等,信贷领域以外的信息包含了个人缴纳水电费、燃气费、个人欠税等信息,而个人征信报告就是反映以上所有信息的一个报告,征信报告反映了个人过去的信用行为情况,并且影响着用户未来的经济活动,征信为银行、金融公司等机构提供了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目前我国征信系统有中国人们银行建立的人行征信,还有由蚂蚁金服建立的网络征信-芝麻信用平台。
征信对个人有什么影响?
征信记录了个人基本信息,以及借债还款、合同履行、遵纪守法等情况,也就是通过征信可以反映出用户的个人信用情况,若征信记录有不良,那么对个人主要有以下影响:
1. 影响办理贷款或申请信用卡。个人征信记录良好是办理贷款或申请信用卡的必要条件,若用户个人征信记录有污点,那么很有可能会被银行拒绝贷款或信用卡服务。
2. 影响出行、住宿、购物消费。如今征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若征信记录不良,那么可能被限制乘坐飞机或动车,升职住酒店的时候也会受到限制,并且进行一些高消费购物时,也会因征信而受到影响;
3. 影响就业。很多大型企业在员工入职前,都会调查员工的个人背景,若公司查到有不良信用记录,那么可能会影响入职。
对于贷款核销纪录影响几年征信和银行贷款核销后征信有影响吗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