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术语中的拨备是什么意思?
银行拨备,指的是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和银行资产损失准备。银行拨备对提高银行消化不良资产的能力具有关键性作用,所以其重要性可想而知。
拨备:
拨备是进行财政预算时,估计投资出现亏损时所预留的准备资金。帐目中的拨备预算,最终可能与最后结果出现差异:假如实际的损失少于拨备预算,便可视为盈利,反之则是亏损。
拨备覆盖率的现行规定是什么?
根据我国《银行贷款损失准备计提指引》规定,银行应按季计提一般准备,一般准备年末余额不得低于年末贷款余额的1%,银行可以参照以下比例按季计提专项准备:
对于关注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
对于次级类贷款,计提比例为25%
对于可疑类贷款,计提比例为50%
对于损失类贷款,计提比例为100%
其中,次级和可疑类贷款的损失准备,计提比例可以上下浮动20%。特种准备由银行根据不同类别(如国别、行业)贷款的特种风险情况、风险损失概率及历史经验,自行确定按季计提比例。
拨备覆盖率指标是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帐准备金,是银行谨慎性考滤防风险的一个方面,也是反应业绩真实性的一个量化指标。此项比率应越低越好,反应损失较小利润越高;比率越高说明风险越大,损失越大利润越小。拨备率的高低应适合贷款风险程度,不能过低导致拨备金不足,利润虚增;也不能过高导致拨备金多余,利润虚降。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应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依据《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拨备覆盖率是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这实际上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评价贷款损失准备是否充分,以至于判断谁的业绩水分最大。
一笔贷款需要每年提拨备吗
一笔贷款需要每年提拨备的,
贷款拨备金是银行放贷后,根据贷款的五级分类,预计可能出现的损失,提前计提了一部分风险准备金应对不良。每年的拨备有一个好处就是,防止商业的经营情况出现大起大落,这是银行防范风险的一个方面,也是反应业绩真实性的一个量化指标。
一般情况下,五级分类的提取比率分别是正常1.5%、关注3%,次级30%、可疑60%,损失100%,各个银行自己有略微调整。
对于贷款拨备调低和不良贷款拨备率高说明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