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中国工商银行的影响
一、从对公业务来看
1. 某些行业企业还款能力会下降,贷款需求受限
受冠状病毒疫情影响最直接的行业是旅游、餐饮、零售、交通运输、文化娱乐等,这些行业内中小企业比重较大,企业盈利能力的下降以及还款能力减弱,会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上升。一些大中型企业的贷款需求将会放缓。由于冠状病毒疫情重创了民航、铁路等大中型交通运输行业,导致能源和其他相关行业受损,这些行业的贷款需求增长将受到制约。
2.企业业务活动受限,存款增长放慢
由于各地的防疫隔离措施会持续一段时间,即使在解除后也会对人们的心理有一定影响,这将会引起企业业务活动的活跃度下降。
此外,由于企业用于采购医疗器材、药品的开支会增加,用工单位对因冠状病毒疫情影响不能正常工作的人员需要照常开薪,这些因素都对企业正常运行造成了不利影响,企业整体上将出现利润下降和存款少增的现象。
二、从零售业务来看
1.对居民储蓄存款的负面因素有限
冠状病毒疫情会对人们的行为和心理有一定影响,从而抑制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但疫情对居民储蓄增长的影响是双向的。一方面,因为部分企业和个人收入减少,如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的整体收入会有下降,导致部分居民储蓄能力下降;
另一方面,由于消费需求减缓,对储蓄增长会起到提升作用。除一般日用消费品外,冠状病毒疫情会引起居民对消毒和保健用品的需求量增加,而对线下的教育、旅游、休闲、娱乐、餐饮等开支大量减少,从而导致消费减少储蓄增加。
2、进一步促进银行电子渠道的发展
与其他行业相比,目前银行业务的电子化程度已经非常高,整个银行业的离柜率已接近90%,部分银行已达到了95%以上。除了少部分业务之外,和银行人员的面对面接触已非必须了。
此次疫情,将进一步提升客户的线上金融习惯,同时也使得银行管理人员要认真考虑网点的价值定位,促进银行网点转型的加速。
三、从银行运营的角度来看
1.银行盈利空间会有一定收窄
冠状病毒疫情会对银行存贷款业务有冲击,也会影响中间业务的拓展,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盈利空间收窄,利润减少。
一是通过存贷利差所得的利润下降。冠状病毒疫情使储蓄增长下降的同时也使贷款增长显著减缓,而后者的波幅更大,时间更长。
二是通过中间业务所得的收益会有一定减少。
三是因不良贷款增多导致正常利润被侵蚀。在新增贷款减少的情况下,如果原有贷款本息不能如期收回,银行利润就会明显收缩。
2.管理成本增加
预防冠状病毒疫情会使得银行增加额外开支。银行为预防冠状病毒疫情采取了一系列消毒和卫生保健措施,如消毒现钞、柜台、营业厅等,这也加大了银行管理成本。
不过,由于国家目前对疫情的控制力度非常大,预计冠状病毒疫情持续时间可控,整体上对经济的影响有限。根据哥伦比亚大学魏尚进教授最新的估算,2020年第一季度GDP可能下降1%,但今年余下时间内会有高于趋势的增长,全年GDP约降低0.1%。
疫情放开,经济复苏,对企业金融贷款的影响
答:疫情放开,经济复苏,对企业金融贷款是利好。
1、经济复苏、金融向好,对企业的金融贷款将由疫情期的收紧逐步放开。
2、对企业的金融支持额度会逐步加大。
3、随着企业经营状况改善,盈利增加,金融部门呆帐坏帐情况会得到改善。
疫情对企业产生影响可以延期还贷吗
疫情对企业产生影响可以延期还贷。因为国家在疫情期间出台了相应举措促进经济的发展,对受疫情影响严重、还贷困难的企业,可以延长或续期还贷;银行适当降低贷款利率,增加信贷和中长期贷款。对疫情严重地区的融资担保和再担保机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减半收取再担保费。
【法律依据】
《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第一条第三款
为受疫情影响较大的地区、行业和企业提供差异化优惠的金融服务。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物流运输、文化旅游等行业,以及有发展前景但受疫情影响暂遇困难的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抽贷、断贷、压贷。。通过适当下调贷款利率、增加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等方式,支持相关企业战胜疫情灾害影响。各级政府性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应取消反担保要求,降低担保和再担保费。对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的融资担保再担保机构,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减半收取再担保费。
疫情银行企业贷款影响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疫情对企业贷款的影响、疫情银行企业贷款影响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