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增速)和(贷款增量)怎么计算???
1、贷款增量是用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即贷款本期内增量;而贷款增速则是本期增量除以期初余额*100%。
2、贷款数额是指借款人与放款人签订的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贷款总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是企业在会计期末其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贷款余额是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它的计算公式:今年同期的除以去年同期数据,再除以百分率。
拓展资料:
一、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
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现金、存货、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在调查基础上,预测各项资金周转时间变化,合理估算借款人营运资金量。在实际测算中,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可参考如下公式; 付营运资金量_上年度销售收入_(1—上年度销售利润率) _(1_预计销售收入年增长率) _营运资金周转次数 其中;营运资金周转次数=360_(存货周转天数_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周转天数_预付账款周转天数—预收账款周转天数) 周转天数_360_周转次数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_销售收入_平均应收账款余额 预收账款周转次数_销售收入_平均预收账款余额 存货周转次数_销售成本_平均存货余额 预付账款周转次数_销售成本_平均应付账款余额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_销售成本_平均应账款余额
二、估算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将估算出的借款人营运资金需求量扣除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以及其他融资,即可估算出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 新增流动资金贷款额度_营运资金量—借款人自有资金—现有流动资金贷款—其他渠道提供的营运资金。 所谓农户小额信贷是指为解决农户在生产中的资金困难问题,金融通过加大支农信贷投入,简化职工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办理程序,更好的发挥其在兵团“三农”工作中的促进作用优势而开办的基于农户信誉,通过一定的程序确定的贷款资金限度和贷款时限范围内向职工农户办理的一项信贷业务行为。为支持金融对农户贷款投入的积极性,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主要一是对在税收方面,对涉农贷款的税收实行营业税税率,二是在财政方面,对涉农的增量贷款,给予财政奖补。兵团农牧团场农户小额信贷业务的开展,在兵团改革进程中,为解决农工生产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保障了兵团改革的顺利推进。
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指标如何计算?
贷款增量是用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即贷款本期内增量;而贷款增速则是本期增量除以期初余额×100%。
贷款数额是指借款人与放款人签订的合同数额,是一个不变的数额。贷款总额是指截止到某一日以前商业银行已经发放的贷款总和,是企业在会计期末其贷方发生额的合计数,它表示企业向银行举债或融资的总额。贷款余额是指到会计期末尚未偿还的贷款,尚未偿还的贷款余额等于贷款总额扣除已偿还的银行贷款。它的计算公式:今年同期的除以去年同期数据,再除以百分率。
补充: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2021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显示,2021年,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增速为31.8%,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中长期贷款同比增长32.8%。
有没有等额本息贷款买房最优提前还贷的计算公式或数学模型
1.问题的提出
某人购房,需要贷款,有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两种还款方式。贷款40年,还款期10年,分别求:
(1)月供金额。
(2)总的支付利息。
比较两种还款法,给出自己的方案。
2.问题的分析
目前有两种还款方式。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以相等的额度平均偿还贷款本息,直至期满还清,容易作出预算。还款初期利息占每月供款的大部分,随本金逐渐返,还供款中本金比重增加。等额本息还款法更适用于现期收入少,预期收入将稳定或增加的借款人,或预算清晰的人士和收入稳定的人士。而等额本金还款法:每期还给银行相等的本金,但客户每月的利息负担就会不同. 利息负担应该是随本金逐期递减。借款人在开始还贷时,每月负担比等额本息要重。但随着时间推移,还款负担便会减轻。所以我们可知等额本金还款法适合目前收入较高的人群。
假设小李夫妇能够支付这两种不同的还款方式,我们需要帮助他建立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还款法的数学模型,以选择最佳还款方式。
根据问题一和问题二,需分别建立两种还款方式的模型,并分别求出其月供金额和总的支付利息。
3.问题的假设
为了使问题更加明了清晰,便于计算,同时便于扩展因此特作如下假设:
1.假设该人每月能够按时支付房屋贷款所需的还款金额。
2.假设贷款年利率确定,无论还款期为多少年,在还款期间均为6%保持不变。
3.假设银行贷给该人的本金是在某个月的1号一次到位的,在本金到位后的下个月1号开始还钱。
4.问题的参数
问题参数约定如下:
A :客户向银行贷款的本金
B :客户平均每期应还的本金
C :客户应向银行还款的总额
D :客户的利息负担总和
α: 客户向银行贷款的月利率
β: 客户向银行贷款的年利率
m :贷款期
n :客户总的还款期数
根据我们的日常生活常识,我们可以得到下面的关系:
(1)(2)(3)
5.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5.1等额本息还款模型的求解:
(1)贷款期在1年以上:
先假设银行贷给客户的本金是在某个月的1号一次到位的. 在本金到位后的下个月1号开始还钱,且设在还款期内年利率不变.
因为一年的年利率是β,那么,平均到一个月就是(β/12),也就是月利率α,
即有关系式:
设月均还款总额是x(元)
(i=1…n)是客户在第i期1号还款前还欠银行的金额
(i=1…n)是客户在第i期1 号还钱后欠银行的金额.
根据上面的分析,有
第1期还款前欠银行的金额:
第1期还款后欠银行的金额:
第2期还款前欠银行的金额:
第2期还款后欠银行的金额:
……
第i期还款前欠银行的金额:
第i期还款后欠银行的金额:
……
第n期还款前欠银行的金额:
第n期还款后欠银行的金额:
因为第n期还款后,客户欠银行的金额就还清. 也就是说:
,
即:
解方程得:
这就是月均还款总额的公式.
因此,客户总的还款总额就等于:
利息负担总和等于:
(2) 1年期的贷款,银行一般都是要求客户实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利随本清. 因此,1年期的还款总额为:
而利息负担总和为:
5.2等额本金还款模型的求解
银行除了向客户介绍上面的等额本息还款法外,还介绍另一种还款方法:等额本金还款法(递减法):每期还给银行相等的本金,但客户每月的利息负担就会不同. 利息负担应该是随本金逐期递减. 因此,客户每月除付给银行每期应付的本金外,还要付给银行没还的本金的利息.
(1)假设贷款期在1年以上.
等额本金还款法:每期还给银行相等的本金,但客户每月的利息负担不同。利息负担随本金的偿还逐期递减。所以客户每期应付金额中包含固定本金和一定利息。
设客户第i期应付的金额为( i = 1,2 …,n ) (单位:元)
因此,客户第一期应付的金额为:
第二期应付的金额为:
计算一下,如果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法,那么,在第53期,应该还银行4450.00元,在第53期,应该还银行4433.33元,与等额本息每月4440.82元相当. 而在第120期(若年利率不变),应该还银行3333.33元,即最后一次只还本金。可以看出,等额本金还款法的还款金额是逐级递减的。而且对于每月4440元的收入,等额本息还款法还款会更合适.
……
那么,客户第n期应付的金额为 :
累计应付的还款总额为 :
利息负担总和为 :
(2)1年期的贷款,银行都要求客户实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利随本清. 因此,1年期的还款总额为:
而利息负担总和为:
6.结果分析与检验
6.1举例说明
以向银行贷款40万买房子,10年还款期为例. 比较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两种还款方法:
(1)等额本息:
利用上文模型求解得的公式可知
总的还款期数 n=12m=12×10=120
客户向银行贷款的月利率α=β/12=0.5%
月供金额(月均还款总额)
(单位:元)
客户总的还款总额就等于:
利息负担总和等于:
(2)等额本金:
月供金额(客户第n期应付的金额)
客户每期应还的本金
所以月供金额如下:
=5316.66
=5300.00
=5283.33
……
=4450.00
=4433.33
……
=3333.33
累计应付的还款总额为 :
=519000.00
利息负担总和为 :
=119000.00
计算贷款40万的两种还款方式所得各项数据对比如下表:
(年利率为6% 来计算(单位:元))
贷款期限(年)
年利率(%)
还款总额
利息负担总和
月均还款总额
10(等额本息)
6
532898.41
132898.41
4440.82
10(等额本金)
6
519000.00
119000.00
5313.66(第1期)
比较(相差)
------
13898.41
13898.41
------
虽然等额本金还款法比等额本息还款法要还更少的钱,但开头的几期或几十期的负担相对的会很重. 而等额本息还款法是每月还银行相等的金额,客户的负担没那么大,所以,银行一般都推荐等额本息还款法.
考虑到当前的利率情况,如提前还贷,应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法。
6.2其他还款方式
银行推出不同的房贷方式,只是为了满足收入情况不同的各种借款人的需要。虽然理论上总还款额比较少的比较核算,实际生活中要看是否适合自己的经济状况。选择还款方式的关键是要与自己的收入趋势相匹配,尽量使收入曲线和供款相一致。在有还贷能力情况下尽量选择总还款额比较少。
等额本金还款:适合目前收入较高的人群。借款人在开始还贷时,每月负担比等额本息要重。随着时间推移,还款负担便会逐渐减轻。这种还款方式相对同样期限的等额本息法,总的利息支出较低。
等额本息还款法的特点是每个月归还一样的本息和,容易作出预算。还款初期利息占每月供款的大部分,随本金逐渐返还供款中本金比重增加。等额本息还款法更适用于现期收入少,预期收入将稳定或增加的借款人,或预算清晰的人士和收入稳定的人士,
固定利率:进入加息周期较合算目前国内借款人与银行已签订的房贷合同都是浮动利率的,央行每一次加息,借款人的月供就要有相应地增加。在贷款合同签订时,即设定好固定的利率,不论贷款期内利率如何变动,借款人都按照固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风险较大。
按期付息还本:适合房产投资客,借款人通过和银行协商,为贷款本金和利息归还制订不同还款时间单位。即自主决定按月、季度或年等时间间隔还款。实际上,就是借款人按照不同财务状况,把每个月要还的钱凑成几个月一起还。
还可以有递增法,气球贷等等,核心都是根据贷款人经济实力制定不同时期的本金和利息的还款额,理论上占用时间越少越省钱。
假如某人向银行贷款20万元购买一套住房,贷款期限为10年,年利率为5%,在以后10年的年末等额摊还
20万,10年,5%年利率,年末还;等额本金
第一年本金2万,利息20万*5%=1万;
第二年本金2万,利息18万*5%=9000元;
第三年本金2万,利息16万*5%=8000元;
依次类推,利息每年减少1000元(2万*5%)
如果是等额本息
那么
年末还款 本金 利息
25900.91499 15900.915 10000
25900.91499 16695.961 9204.954
25900.91499 17530.759 8370.156
25900.91499 18407.297 7493.618
25900.91499 19327.662 6573.253
25900.91499 20294.045 5606.87
25900.91499 21308.747 4592.168
25900.91499 22374.184 3526.731
25900.91499 23492.893 2408.022
25900.91499 24667.538 1233.377
拓展资料:
什么是时间价值,它的实质是什么?在财务管理中有什么作用?
1.定义: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也称为资金时间价值。
在理解货币时间价值时要注意把握以下的要点:
(1)货币时间价值是指"增量",一般以增值率表示;
(2)必须投入生产经营过程才会增值;
(3)需要持续或多或少的时间才会增值;
(4)货币总量在循环和周转中按几何级数增长,即需按复利计算。
2.计算货币时间价值的作用
不同时间单位货币的价值不相等,所以,不同时点上的货币收支不宜直接比较,必须将它们换算到相同的时点上,才能进行大小的比较和有关计算。
3.货币时间价值的处置
由于货币随时间的增长过程与利息的增值过程在数学上相似,因此,在换算时广泛使用计算利息的方法,即按复利的方法进行折算。
货币时间价值:是指货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增值,也称为资金时间价值。钱生钱,并且所生之钱会生出更多的钱。这就是货币时间价值的本质。
财务管理本身就是在保值的基础上实现资产的增值,其核心是复利效应,复利效应的三个要素是:本金、足够的时间(此处就是资产的时间价值)、长期稳定的投资回报率。
所谓的复利效应就是将第一年的利息计入本金中参与第二年的滚动,如此循环,让资产呈指数型增长,时间越长,增速越快,时间价值更加体现出来。
在财务管理中为什么要树立时间?
一是实的
因为资金如果存在银行是有利息的,这是资金的时间价值。
二是虚的
是要重视资金的使用效益,通过合理运用资金,获取最大效益,因为是对未来的预测值,存在不确定性,或风险性.所以在财务管理中必须树立资金时间价值观念。
关于贷款增量数学模型和增量模型两种增量方式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