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贷审会是如何形成的?
全称贷款审查委员会,成员包括业务(风险)、稽核等方面人员,成立的目的是对大额贷款进行审查控制其风险,维护银行利益,是贷款“三查”——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检查的一部分。只要有贷款业务的部门都要有这个委员会,大额的话要报上级贷审会研究。
贷款审批是主管信贷业务的人员在规定的审批权限内,依据借款申请书和贷前调查意见,进行 “认定事实,掌握政策,确定贷款” 的过程。流动资金贷款实行三级审批制。主管领导人对贷款发放的结果负决策责任。认定事实,即审批人对企业和信贷员提供的贷款原因和用途进行复审,正确判定其性质。
扩展资料:
贷前调查的法律内容
(一)关于借款人的合法成立和持续有效的存在审查借款人的合法地位。如果是企业,应当审查借款人是否依法成立,有无从事相关业务的资格和资质,查看营业执照、资质证书,应当注意相关证照是否经过年检或相关审验。
(二)关于借款人的资信考察借款人的注册资本是否与借款相适应;审查是否有明显的抽逃注册资本情况;以往的借贷和还款情况;以及借款人的产品质量、环保、纳税等有无可能影响还款的违法情况。
(三)关于借款人的借款条件借款人是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开立基本帐户和一般存款户;借款人(如果是公司)其对外投资是否超过其净资产的50%;借款人的负债比例是否符合贷款人的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贷款审查
6C原则的贷款审查“6C”原则
贷款审查的“6C”原则分别是品德(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llateral)、经营环境(Condition)、事业的连续性(Continuity)。
企业信用评价之所以引起极大的关注,之所以有大量的方法和模型得到开发和利用,原因就在于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1、作为早期警告系统,判别方法和模型可以告诫管理者企业是否在变坏,是否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防止失败;
2、判别方法和模型可以用来帮助金融机构的决策者对企业作出评价和选择,因为这些模型和贷款决策模型相通。虽然贷款决策问题和企业信用问题不能等同,但贷款人可以卓有成效地利用企业信用等级判别模型评价贷款的可行性。
扩展资料:
贷款审批是主管信贷业务的人员在规定的审批权限内,依据借款申请书和贷前调查意见,进行 “认定事实,掌握政策,确定贷款” 的过程。流动资金贷款实行三级审批制。
主管领导人对贷款发放的结果负决策责任。认定事实,即审批人对企业和信贷员提供的贷款原因和用途进行复审,正确判定其性质。掌握政策,以认定的事实为依据,根据国家和上级银行确定的信贷政策,最终确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的意见。
确定贷款,主要是决定贷款数额,还款期限、利率和贷款方式。有些贷款主管领导还应对信贷人员提出跟踪调查和监测的要求。任何一笔贷款都须坚持执行“两签”或“三签”的贷款审批原则。
即每笔贷款都必须由信贷员调查提出初审意见,信贷科长审查批准方可生效发放,对额度较大或按规定必须 “三签” 的贷款,应经行长签批发放。任何个人不得单独签批发贷款。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6C原则
百度百科-贷款审查
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哪个更重要?
贷前审查和贷后管理都比较重要。贷款审查是商业银行在贷前调查的基础上,就企业借款的目的、用途及经营合理性所作的进一步审查。主要有三点: ①认定事实。即审批人对企业和信贷员提供的贷款原因和用途进行复审,正确判定其性质。②掌握政策。主要是以认定的事实为依据,根据国家和上级银行确定的信贷政策,最终确定贷与不贷、贷多贷少。③确定贷款。主要是决定贷款的数额、还款期限、利率和贷款方式。
贷后管理,银行信贷管理用语,是指从贷款发放或其他信贷业务发生后直到本息收回或信用结束的全过程的信贷管理。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2-01-07,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为什么要对贷款进行审查?审查的原则是什么
审查人需要对贷款资料进行审查,主要内容包括。
1、借款人还款来源是否足额可信
2、判断是否存在虚假贷款嫌疑
3、分析贷款风险因素
4、分析贷款风险程度
5、审查调查人的调查意见是否客观
关于贷款审查与管理的唯一来源和贷款的审查通常由什么进行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