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校园贷?大学生防止校园贷骗局,哪几件事情不可忽略?
校园贷指的主要是针对一些在校的大学生发放的各种贷款,其中包括助学贷款,还有创业贷款以及消费贷款。可是目前关于校园贷也出现了非常多的负面新闻,大学生在防止校园贷骗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有一些贷款在进行宣传的时候或者说只要用身份证件就能够进行贷款或者打出零首付的广告来吸引一些大学生,但其实在贷款之后会发现收取的利息会比正常贷款要高出非常多,可能借了500块钱到最后要还几千块钱,这种就可以让大学生最终还不上贷款,从而欠一下巨额利息。还有一些贷款平台会利用培训贷,这其实也是一种套路,主要是为了让大学生花钱去购买课程,其实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学生报名而只是为了申请贷款而已。
现在校园贷款的风控措施是比较大的一些平台,在其中浑水摸鱼就很容易利用大学生的身份,从而进行一些不法的活动。而且很多学生在进行贷款之后没有办法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就会导致过度消费,从而还不上钱,对于自己来说压力也是非常大的。
关于校园贷也希望家长和学校加大风险教育,从各个方面告知学生校园贷的危害性,要让学生知道天上是没有掉馅饼的。同时作为大学生也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消费观念,对于自己的个人信息也要严格的保护,不要随意的泄露,同时也要学会和自己家里人进行沟通,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去咨询一些成熟的人。
最后也希望大学生能够从校园贷当中学习到一些经验教训,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当然有一些想要通过创业的方式,并且也能够控制自己的欲望,也是能够合理的去利用校园贷。
常见的大学生贷款骗局有哪些?
1.替他人作担保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这样一则新闻,是讲一个刚从大学毕业的女大学生,被公司老总忽悠,替公司担保背下9千万巨债的事情。
刚迈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若找到一份工作都是充满热情的,再加上长期生活在校园中非常单纯,对贷款的事情更是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下是很容易被不良老板忽悠的。
2.陷入高利贷陷阱
今年有一则新闻也引起了社会的关注:河南的一名大学生因负债几十万跳楼自杀,而这几十万元欠款的来源,竟然是许多互联网校园贷款平台。
现在很多互联网贷款平台将目标锁定到在校大学生身上,他们抛出的诱惑条件就是“低门槛”,但懵懂无知的大学生们只看到了表面的优势,却忽略了背后的高额费用。
3.身份证信息泄露“被贷款”
兼职是不少大学生的另一收入来源,而一些不法分子从中看到商机,声称可以提供兼职,从而骗取大学生的身份证信息,让大学生们身背负债。
从这些事件中,大学生们也不得不反思,同时也要注意这几点:
1.保护好个人身份证信息,防止被不法分子盗用;
2.若有贷款需求,在贷前应对贷款的基本常识作了解;
3.不要轻易答应担保这事,毕竟背后的责任可能是你承担不了的。
小心小额贷款里的大陷阱
远离小贷免遭坑害,拒绝诱惑珍惜生命
如今形形色色的小额信用贷款遍地开花、令人眼花缭乱,随便租间街边房就可无证开张并名目张胆地挂牌经营小额信贷业务、隐藏在写字楼里的无证小贷公司更是不计其数,走在大街小巷、楼道间,房门口处处贴满小额信贷小广告和散发小额信贷广告的人;
网络贷、校园贷更是以诱人的词藻吸引着人们的眼球,甚至正在工作、开会、开车时也无端地被小贷人员打进骚扰电话。这种在印度复制过程中发生了蜕变、并带来非常恶劣 社会 后果的小额信贷,早就被印度和孟加拉国明令禁止,反而在我国却大行其道,且已经给我们带来了同样的 社会 恶果。
在媒体爆出了很多起大学生和企业主因小贷公司逼债而亡的消息后,又惊闻陕西咸阳培华学院一大学生、陕西商洛县一农民、重庆邮电大学移动学院一学生谢波、绵阳某大学一学生均是因小贷公司逼债死亡,再一查网上资料更是令人吃惊:印度一个邦在短短九个月内就有近1.5万人因小贷公司逼债而身亡,有的甚至还是集体死亡,这不得不让人发出质问:这时下流行的各种形式的小额信用贷款,真的像宣传的那么好?一个好的金融产品为何会产生如此恶劣的 社会 后果?难道非得要像印度安得拉邦一样出现集体死亡的恶性事件才能够引起全 社会 的高度重视?
国人历来把欠债看成是一件丢人的事.所以从不愿让人知道自己贷了小贷公司的款,哪怕小贷公司如何地采取非法手段催逼,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忍耐和沉默,如果被逼迫到最后的心理防线崩溃,往往选择自杀。所以,除媒体曝光的以外,一定还有很多不被外界所知的恶性事件正在暗地里发生着。为了避免人们再继续地被小贷公司坑害,现将其华丽面纱揭开,暴露小贷的真面目。
第一、复利计息且利息高:小贷公司的利息高出银行好多倍,而且是复利利息。
第二、等额本息的还款方式:借款人本就承担着高额的资金利息,可由于等额本息的复利计息方式使借款人除了第一个月全额使用本金外,随着还款时间越长,借款人使用的本金却越来越少,但借款人所承担的资金利息却没有丝毫的减少,也就是说借款人从第二个月开始,所承担的本金利息随着时间的延长却在打着滚的往上涨,只不过绝大多数的借款人没有意识到而已。
第三、高额的罚金:利息本就是高额的复利计息,高额的罚金比利息还要高,如果把利息与罚金合并一算,这披着华丽外衣的所谓小额信用贷款比高利贷还要高利贷。难怪有人承受不了被逼得自杀。一、小额贷款公司既然是作为公司,就与其他的公司一样只有经营商品的资格,只不过一个经营的金融产品、一个经营的是实物商品而已,因此,小额贷款公司没有罚款的权力,所以小额贷款公司对其客户(借款人)的一切罚款都是没有法律依据,是非法的。二、小额贷款公司向借款人(客户)推出的小贷产品,其利润来源就是利息,而高出银行贷款数倍的高利息,就已经包含了这个小贷产品的风险成本,如逾期风险和延期还款风险,因此,小贷公司格外收取客户的高额罚金是没有根据的,也是不应该的。
第四、砍头息:一切先对客户(借款人)的借款砍头后再将剩余部分放给客户(借款人)却仍然让借款人(客户)承担全部总额的本金和利息的做法都是非法的。这种做法是非法的高利贷公司所为,客户(借款人)有权拒绝支付。
第五、非法的软硬暴力催收:客户(借款人)有权保留对其追究法律责任和精神赔偿的权力。
有的小贷公司,为了达到目的,雇佣 社会 闲散人员对客户(借款人)进行暴力催收,并对其进行人生伤害和侮辱,限制其本人或者家人的人生自由,并实行暴力威胁和伤害,客户(借款人)及其家人应当及时报案。有小贷公司为了达到催收目的,故意将客户信息泄露,并且截取客户通讯信息,骚扰其他非相关人员,甚至发送侮辱性和威胁信息,客户(借款人)和被骚扰者有权追究其法律责任。
第六、泄露和买卖客户资料和客户信息:有的小贷公司和小贷工作人员,将客户信息在行业内共享,帮助客户(借款人)进行连环贷,增加客户(借款人)的还款压力和负担,达到个人挣钱目的。更加可恨的是一些小贷公司的工作人员之间直接将客户信息资料明码标价进行买卖。
第七、连环贷:由于小贷公司将客户信息买卖和共享,一旦在一家小贷公司贷款后就会有很多的小贷公司给客户打电话,无论他们说得多么天花乱坠,都不要轻易相信,如果被拖入连环贷后,就被牢牢地套在了小贷这条船上,陷入不断地往复贷款之中,想下船都难,这正是小贷公司和小贷公司工作人员想要达到的目的,最后非得逼得你倾家荡产,家破人亡不可。总之,当今 社会 诱惑太多。但要记住一条:“天上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如果天上掉馅饼,地上坑定有个大陷阱正等着人们”。特别是一些披着华丽外衣、裹着糖衣的炮弹的小额信贷,真的是令人防不胜防,稍不留意就会上当受骗,被其拖入陷阱而不能自拔。在校学生在经济上还没有完全独立,一定要增强防范意识,加强个人修养,记住传统文化中老祖宗给我们“成有节俭败由奢”的教导;不要盲目相信:“今天花明天的钱”的西方消费观念,要量力而行,“有多大的脚穿多大的鞋”,一旦不小心沾染上小额信贷无法还款,应当本着双方协商解决,解决不成可以告诉学校和老师,实在不行还可以通过法律渠道来解决,千万不要走极端。
常见“校园贷”的话术与陷阱有哪些?大学生该如何正确“避坑”?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网络诈骗也层出不穷,校园贷也出现在大家的面前,社会也出现了一些不良现象,比如大学生欠债轻生,大学生欠债逃跑,大学生裸贷等各种新闻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大学生的信用贷款存在着许多不稳定性。一些大学生对金融知识以及安全知识了解的并不怎么深刻,因此在贷款的过程中,就可能被别人蒙骗,同时也可能会掉入别人的陷阱。
网上的一些贷款平台可能会与学生签约,通常会留下大学生父母的电话,如果学生并不能够偿还债务,就会通知学生的家长。大学生并没有经济来源,很多情况下并不能够偿还贷款,这也导致家长不得不为孩子偿还债务。大学生很容易被一些低门槛的诱惑所影响,网上的一些贷款平台会对产品进行过分宣传以及夸大宣传,比如零利息、低门槛、免担保等,对大学生有着致命的吸引力。
一些网上平台会刻意的引诱学生去消费,在逾期费或者手续费上并没有做出清晰的解释,这也让大学生陷入费率不明的情况,在不知不觉中就可能会欠下非常大的金额。大学生需要明确自己的定位,并不能够形成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要有消费意识,即使要贷款,也需要找正规平台。相关部门需要对网上的一些平台进行监管,对其中买羊头挂狗肉的平台,要进行严厉的惩罚。
网上的贷款平台通常是会明码标利率的,但是有一些平台会刻意隐瞒收费的标准,这也会影响大学生的判断。在互联网的时代,人们需要保护好自己的个人隐私,不管做什么,都不能够让自己的隐私被泄露,否则就会被他人使用到其他的方面。大学生如果需要用钱,就可以与父母进行商量,没有必要在网上盲目的贷款,要学会明辨是非,要学会侦破骗局。
对于大学生小额贷款骗局和大学生小额贷款骗局有哪些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