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银行强制让员工贷款,从几万到上百万,请问这是什么神操作?
很显然,大概就是这家银行的普惠金融任务完不成,又不想冒风险搞大放水,于是想出了这个损招。
让员工贷款有几大好处:第一,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放贷任务。做过银行的都知道,风险可控的贷款,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想要在短期内大量放贷,唯一的办法是找可控制的人来放贷。银行员工当然是最容易控制的。第二,贷款风险可控。员工在银行上班,银行对员工知根知底;再者银行员工的收入也掌握在银行手中,不怕员工没有还贷能力。第三,强制贷款,也只有对本行员工有效,相信对于利息支付方面,银行也会有相应政策,估计不会真的让员工付利息。否则员工拿到贷款,为了覆盖利息肯定会有转贷,从而提升贷款风险。
这种蒙混过关的做法,其实很愚蠢,典型的掩耳盗铃,不可能所有银行员工都能守口如瓶,所以就看监管部门是真做事,还是睁一个眼闭一个眼了。
我是空谷财谭,与您分享我的观点。
银行强制员工贷款,不仅有让员工体验新产品的目的,也有为了完成考核任务的需要。
从实际情况观察,很多银行要求员工贷款,一般都是网络版消费贷,具有门槛低,短期小额的特点。但是,往往因为产品属于新开发产品,且主要通过互联网(网上银行),或移动终端(手机银行)销售,所以有时就是内部员工也不知道,或者说了解不够细致,这对于产品营销宣传是不利的。因此,通过员工贷款体验,就可以加深对产品的了解,以更好的向客户宣传。
从完成指标任务上讲,就有两层意思:
我们知道,一家商业银行要推出一款新的金融产品,也不是想推就推那么随便的,而是需要向监管机构履行一定报备手续的,相当于“准生证”,才能上架销售。当然就会涉及到产品后期的监管指标考核,比如是否能够达到报备时所描述的效果,以及风控水平等。假如实施效果与预期差距太大,就有可能被监管亮黄牌或直接红牌下架,这就废了。消费贷也同样如此,长期发放规模上不去,怎么办?号召员工贷款,也许可以暂解燃眉之急。
另一层意思,就是有利于同业“晒指标”比拼。作为一款消费贷产品,它绝不可能是任何一家独家经营,而是众多银行都在搞,且同质化比较严重,竞争也比较激烈。在此情况下,如果放贷规模上不去,或者参与用户寥寥可数,市场占比不高,是不是很尴尬呢?特别是一些国有大行或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产品造势时吹的天花乱坠,结果无人问津,这脸放哪儿?相反,如果规模上了,市场占比靠前,人气旺了,产品的名气就有了,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业务就会逐渐做大做强。
现实中还真有银行这样干,为的就是完成普惠金融业务考核。
某城商行,这里就不点名哪个银行了了,要不然被监管层看到被进行整改,小黑我估计又要被人找麻烦了。
这个城商行对于所谓的经审核的优质客户,发放30万元的小额信贷(消费贷),其中有10万额度,时间30天,通过内部的优惠券,在APP上操作后,不需要支付贷款利息,也就是零利率,钱白用30天,这难道不香吗?当然了要多上一次征信,值不值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这些优质客户里既有公务员、高收入人群,也有银行员工及家属。这些人对于银行来说风险都是可控的,远比贷给那些中小微企业或者个人来的多,几乎没有坏账的风险,而数据上又不会太难看,可谓是一举多得。
此外,这个城商行的APP里经常发放8.8折、8折的贷款利息优惠券,各种鼓励发放消费贷,就是因为考核压力比较大。畸形的考核制度得不到根本改善前,这种怪异事件还会继续在不同的银行发生。
银行常有各种任务,与职员的工资奖金挂钩,这种做法肯定与市场经济不符,应该改革。
这次新冠疫情的冲击前所未有,需要决策层和监管部门注意的是,目前这种强压银行业放水的作法是否正确。大家都知道,洪水过后行洪区里是一片狼藉。设立种种指标,严苛考核倒逼银行业加快供给侧改革,这个思路没错。但需要关注的是,在司法执法和监管方面,动辄问责,动辄上法的环境下,缺乏相关的风险缓释、兜底机制,作为法人的银行面临资产承压、银行员工风声鹤唳视贷如火,政策目标能否顺利实现,恐怕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了。
急病需要猛药,决策层是否考虑对相关的中小微企业采取阶段性的“债转股”或“公钱参私股”,增强对有潜力的企业的增信保障能力,让企业活下来,过后再逐步退出。如果这样可行的话,将有利于减轻银行业对潜在风险的忧虑,减轻信贷人员拒贷压力。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讨论。
给银保监局反映,情况马上解决。
反正钱又不是他们的银行每家都有一本烂帐……老百姓只能眼扒扒看着他们开豪车住高档小区……我们这些苦逼的百姓就该倒霉……草
危险
银行不会将低价贷款流向 社会 !强制让银行员工贷款是炒作贷款的一个最基本手段! 社会 融资成本越高,那么银行获利就会越gao!获利空间也就越大!可以说如果一个国家的银行以利益最大化为标准,那么这个国家全国中下层群体为银行的利益最大化行为买单!为什么这个国家的上层群体不为银行的利益最大化行为买单?因为银行实施利益最大化行为必须要此国上层群体配合,才能实施让中下层为其买单!
需要就贷款,不需要,不要贷,办几张“信”卡,看你怎么消费,一定要有工作,有工资才能消费
为什么有这么多贷款公司打电话说是某某银行的,问需不需要贷款?
给大家安利一个身边朋友的故事,很想弄明白到底什么关系,不知道平台是否会通过!
身边有个朋友,开着一个轴承厂,因经营不善,也因为疫情关系,出现了财务问题。
问题是他的征信在三月份的时候出现问题,信用卡出现逾期,还有三家网贷出现逾期,再加上本身就有银行房产抵押贷款,他还想再把房产抵押贷款额度提高一些,但是问了几个银行都给拒绝了。这对他来说更加雪上加霜烦恼透顶了。陆陆续续到八月的时候,他都感觉到无论可走了,朋友几个想了很多办法,但是都是杯水车薪,无法帮忙。
然而到了九月下旬的时候,他居然一个电话来邀请我们吃饭,然后高兴地告诉我们,说资金的问题解决了。如何解决的呢?他在饭桌上跟我们说了这样的结果。
原来九月初的时候,他偶然认识了一个跟银行经常做中介的人,那人把他的征信看完后,告诉他小事情啊,二十五万到三十万三年使用期保证可以贷出来的,但是需要中介费是10个点。也就说假如三十万块贷出来,中介就要10个点3万。结果朋友想着周转的资金和欠款,算了算,心里想三年加上利息,比民间借贷还要便宜些,也就答应了。关系征信什么的,似乎也就不成了什么问题,10天时间,办好了贷款。
或许有人会觉得我讲的是天方夜谭的故事,或许在这个金融中混的同道中人觉得我说的话一点也不假,很真实,甚至不屑一顾,到处都有。但是我弄不明白的是这银行和中介是什么关系?为什么银行不能直接贷款给客户,可是经过中介之手却完成了,最重要的是中介收了中介费10个点,据我所知,有些通过中介的中介收的更多,15个到18个点,而当我知道这些的时候,愣是半天没从惊愕中清醒过来,嘴巴半天没闭上,这是不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所谓的灰色地带?
如果这个可以解释的话,贷款公司打电话说某某银行要不要贷款是不是可以弄的清楚了?当然打着平安银行旗号做贷款的更加不用说了。某某普惠的服务费和某安的保险费也够贷款人喝一壶的了。
不知道我这个写出来,平台会不会给我通过。不要让我百打了那么多字吧?保佑保佑!
首先这肯定是一套专业的话术,毕竟说出某某银行更有可信度,给人的拒绝率没那么高。有贷款需要的人还是很多的,现在一些大的app上,都能借到钱,可是利息高。给人的感觉就是会多付出很多利息。但一提到银行就不同了,正规机构,利息相对较低。所以那些贷款公司就会说是某某银行的,其实可以就是他们公司跟银行有个合作,银行通过中介公司又得到了担保,又能比直接放贷赚的更多,它们也很乐意。不信你可以看仔细看,银行app上贷款,是和某某公司合作的,说白了就是银行再立一家公司,通过这家公司来放贷,赚更多的利息!
说出来都 搞笑 ,飞刀自己就是银行小贷部的,自己做小贷的。还接到中介电话,推销飞刀本银行的贷款。
一般来说,抵押贷款中介费1%,信用类贷款3%-5%……你想想,一笔500万的抵押贷,能收入5万元。
而且贷款中介费都好收,因为老板贷款成功,马上就见到钱,也愿意给中介费(这点跟房屋中介不一样)。
现代 社会 ,信息越来越透明。
很多客户直接找银行就可以办贷款。贷款中介越来越难做。
客户越来越不好找。
以前贷款推介电话是………您要贷款吗?
后来是………我是某某银行合作企业。
现在是………我是某某银行信贷部。
这就是越来越进步。
各家银行的贷款政策不一样。审批尺度有差异。
银行信贷员也有细分,有的做大公司信贷,有的做小微经营贷,有的做消费贷。有的根本不做贷款。
如果客户直接找银行,往往找不到要找的人。
北京市政府成立了首贷中心。把22家银行做中小微企业贷款的人集中起来。
只要你去一趟,就能了解22家银行的信贷政策。只要你符合要求,直接就可以受理贷款申请,直接办理。
中介更难了。
2020年银行工作人员经常给我打电话说 让我贷款是怎么回事?
除非你是大型企业的老板或财务总监,要不然银行是不会亲自给你打电话的,如果你是普通的个人,接到银行打电话叫你贷款,我敢肯定百分之百是中介干的。
目前银行并不缺贷款客户,缺少的是优质的大客户。现在去银行申请贷款的人一大把,而且大家都在排队,所以银行根本就不缺客户,没必要主动打个电话去做营销,而且对于一些小微企业客户以及个人客户,很多银行都会把营销的任务外包给一些中介公司。
把小客户的营销工作外包给一些中介公司,对银行来说有几个好处,一方面是可以降低银行的营销成本,提高银行的信贷工作效率,另一方面又可以响应政策的要求,给小微企业放款 ,此外还有银行部分人员可以从中介那边捞到一些油水。
当然对于一些优质的大客户,银行是会主动去营销的,因为优质的大客户大家都在抢,这些大客户一个顶好几个小客户,关键是这些大客户一般资质都比较优质,风险低,而且搞好关系了,还可以把大企业的存款拉到银行这边来,搞定几个大客户之后,差不多就可以养着半个银行了。
所以银行对大客户的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很多银行不仅会打电话给大客户,而且会经常上门去做营销。
而我们普通老百姓接到一些号称银行贷款的电话,绝大部分都是中介干的,他们一般跟银行有合作关系,然后就直接以银行的名义去做营销,实际上这是一种违规的行为,只是违规的成本太低,没有人去追究,所以中介就到处以用银行名义去做营销。
此外还有一些小贷公司的客户经理,因为他们本身利息比较高,所以为了降低客户防范的心理,他们也会经常以银行的名义去做营销,等把客户忽悠上门了,再进一步的做思想工作。
去几家银行贷款,都需要我提供贷款用途。这是为什么呢?
在办理房产抵押贷款,有太多贷款机构和银行了,所以选择哪家去办理成为很多客户比较头疼的事情,因为我们要考虑安全性,利率,额度,放款,选择很重要,不同的银行和机构办理速度可能差距在1个月左右,那么,房产抵押贷款哪个银行好?房产抵押贷款哪家银行利息最低?
比较申请条件
不同银行申请房产抵押贷款的条件不同,比如信用情况、个人收入,工作单位,还款能力等。而在贷款公司申请房产抵押贷款,主要是看房产价值高不高,是否具备变现的能力。信用情况好坏,有负债的借款人,只要能提供符合条件的房产进行抵押,一般都能在银行或贷款公司贷款。
比较贷款利率
相比于信用贷款,房产抵押贷款风险更低一些,因为有房产作为银行放款的保障。但是目前各家银行的房产抵押贷款产品利率不一,同一家银行,贷款利率在不同地区也会有所不同。
目前银行的房产抵押贷款利率都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浮执行的,2017年银行基准年利率为一年以下(含一年)基准利率为4.35%、一年至五年(含五年)的基准利率为4.75%、五年以上为4.90%,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比较审批速度
房产抵押贷款银行的流程非常多,审批时间也会比较长,最快需要20个工作日左右才能拿到贷款。贷款公司手续简单,审批快,一般10个工作日就能拿到贷款。
比较贷款额度
一般来说,房产抵押银行贷款的额度跟房屋评估价值有关,最高是7成左右。
总的来说,银行贷款不是那么容易申请的,申请失败还会影响征信记录。为了获得更低的融资成本,方便快捷的办理大额银行贷款,一般都会去找专业机构,比如说东莞房速贷,他们凭借专业的行业知识,可以帮客户解决融资过程中的疑难杂症,从上千家银行中帮客户选择最为合适的融资方案。房速贷融资咨询热线:0769-33888836
对于几家银行要求你贷款是什么原因和银行贷款谁审批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