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银行消费贷利率下调至 4% 以下,现在是贷款的好时机吗?
银行消费贷利率下调对普通大众来说的确是一件利好的事情,但是这并不能视为是贷款的好时机,主要还是得根据个人的需求来。
7月13日,国新办举行了2022年上半年金融统计数据情况新闻发布会,会上表示“住户部门贷款增长有所放缓,表明上半年疫情反复对住户消费还是产生一定影响。”
基于这种大环境,多家银行下调消费利率至4%以下。这一行为也被部分人看作是贷款的好时机。
但实际真的是这样吗?在我看来并不尽然。因为消费贷利率已经不是一次下降了,在此之前就有下调。如今再次下调,表明之前的效果可能并不好。
根据央行之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12月20日,1年期LPR为3.8%,5年期以上LPR为4.65%。2022年1月,1年期LPR降至3.7%,5年期以上LPR降至4.6%。5月,5年期以上LPR再次降至4.45%,1年期LPR不变。”
同时2022年一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表明“今年3月份,新发放住户其他消费贷款利率为7.68%,比年初和上年同期分别低67和41个基点。”
当下,受到疫情和经济危机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赚钱变得越来越难了。虽然消费贷的利率下降了,但是我们也需要考量自身的还贷能力。
金融市场研究员周茂华表示:“从趋势看,目前国内处于经济底、政策顶阶段,加之全球高通胀压力、利率中枢抬升,意味着国内整体利率水平下行空间变得较为有限,目前小额信用贷利率水平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有利的。
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在享受小额消费贷带来便利同时,需要综合考虑个人财务杠杆可持续性,避免非理性过度负债;同时,需要认真仔细分析消费贷条款信息,明明白白消费。”
贷款应该是刚性需求才去那么做的,如果是为了满足一时的消费快乐,盲目贷款,那么可能最终只会害了自己。
我身边就有朋友在看到房贷利率下调后,赶紧买了房。不过他购买的时候,并没有考虑自己的还贷能力,一个月5000多的房贷彻底拖垮了他的家庭。
他买房子的钱很多都是借的(房子首付50万,借了35万),房贷一个月5500,自己的收入却只有4800元。为了还贷和生活,他朝身边的亲人、朋友开始借钱度日。不过时间一久,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借钱给他了,觉得是一个无底洞。
现在的他陷入两难境地,如果断贷,那么他将前功尽弃。但是如果自己想要继续还贷,就只能不停贷款,“拆东墙补西墙”。
所以还是那句话,虽然消费贷利率降低是好事,对大众有利。但是否适合自己,是贷款的好时机,还需要进一步根据自身情况判定。
10 月全国个人住房贷款环比多增超千亿,这些数字说明了什么?
这说明人们的购房欲望达到了高峰,另外就是贷款买房,国家给开了绿灯,人们充分利用了这个有利的条件。近期按揭贷款政策有所调整,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房企融资正恢复正常,居民购房意愿也有了边际提升。
扩展资料:
一、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
1、个人层面:经过前期的调控,居民对房地产市场认识也逐渐回归理性,房子在一些人的意识里逐渐由投资品向居住需求回归,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预期也发生了变化。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预期是非常重要的,实际上前期非理性发展有很大一个支撑因素是房价不断上涨的预期,但这个预期已经不合时宜。但反过来看,为了保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也不是使人们对房地产市场形成过度悲观预期,毕竟过度悲观的预期是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背道而驰的。
2、政策层面:“房住不炒”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基本定位。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会产生很多经济和社会问题,利少而弊多,这里不再赘述,所以中央下定决心要将房地产市场拉回到正常发展轨道。但也要明确,让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发展轨道,并不意味着一味地打压房地产市场,而是要维护其健康发展。毋庸置疑,房地产市场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性发展将会对经济产生良性作用,也会有助于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宏观政策的跨周期调节也会兼顾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
3、金融层面:
一、要防范房地产市场产生风险,包括房价过快增长、房地产商债务问题等,并向金融部门传导;
二、要保证刚性住房群体的信贷需求,在贷款首付比例和利率方面对首套房购房者予以支持,例如数据显示,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中有90%以上都是首套房贷款;三、房地产市场相关信贷变化是经济总体信贷形势的一部分,一定范围内的松紧都是正常的,而且房地产是实体经济的重要部分,信贷对其有合理支持也是正常的,但信贷政策不会支持房地产市场非理性发展;
四、金融机构在符合调控要求的情况下,在房地产信贷方面也有自己的节奏和把握,前期个人住房贷款增速较低为之后信贷形势留出了较大空间;
五、在保证刚性需求条件下的个人住房贷款(包括房地产市场的其他相关贷款)适度增加,有助于缓解部分房地产商出现的债务问题,也有利于抑制房地产市场所产生的负面效应向其他市场主体传染。
几大信号预示楼市即将巨变 下半年房价难跌
相信很多购房者都有现在是否出手买房的困惑。早知现如今房价那么高,前几年买房不就行了,但是你还是不是抱着房价会跌的想法?那你就错了。在一系列宽松政策力挺楼市后,中国楼市已显现出巨变信号。
信号一:个人房贷首次破万亿
据中国人民银行7月22日发布了《2015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数据显示,今年1-6月,个人购房贷款增加1.12万亿元,同比(比上年同期)多增1767亿元,这也是有记录以来半年度个人房贷首破万亿。
截至今年6月末,个人房贷余额12.64万亿元,同比增长17.8%,增速比上季末高0.2 个百分点,比各项贷款增速4.4个百分点。
信号三:房价数据回暖,房企库存下降
据国家统计局18日发布的6月份70个大中城市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数据显示,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上涨的城市达到了27个,比上月增加了7个。27个城市中,有20个城市涨幅比上月扩大,涨幅在0.5%以上的城市有6个。
另外,据统计局数据显示,住宅销售面积增长4.5%,商业营业用房销售面积增长3.5%。商品房销售额34259亿元,增长10.0%,增速提高6.9个百分点。其中,住宅销售额增长12.9%。这是自2014年1月份至今首次出现正增长。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2015年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政策环境在去年逐步宽松的基础上进一步宽松。随着财税、信贷、公积金等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上半年房地产市场销售情况逐步好转,量价齐升局面再现。
信号四:股市资金撤出流向楼市?
据专业媒体报道,7月22日,2015年第二季度中国家庭资产报告发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在对全国约5000户家庭进行调查后,得出了在2015年股市呈现大幅度变化的背景下,中国家庭的资产变动情况。
业内人士表示,在二季度末的A股暴跌过程中,其团队的调查数据发现,A股投资者的购房比例明显增高,“总体来看,股市资金撤出流向房市的迹象已经显现,或将成为助推房市发展的又一动力”。
同时,知名业内人士对该炒股还是该买房问题表示“我不讨论股市。在短期内,买房的收益少于炒股不是不可能,但是买股票你要拿出100%的资金,买房你用20%—30%的投入就可以撬动100%的资金。账要看怎么算。”
信号五:土地供应下降,房价将涨?
国土部:上半年全国房地产用地供应同比下降38.2%
据新华网报道,7月23日,国土资源部发布2015年上半年国土资源主要统计数据。其中,上半年房地产用地供应同比下降38.2%,城市住宅地价为5359元/平方米,环比增长1.0%。
全国各地“地王”频频出现
其实土地市场与楼市之间的相关性无法说明谁是因谁是果,相互影响相互推进。2015年下半年土地市场也会在开发商信心十足地情况下加快拿地策略,甚至制造多个“地王”。
(以上回答发布于2015-07-27,当前相关购房政策请以实际为准)
点击查看更多房产信息
关于2013年上半年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和银行贷款投向统计分析报告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