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虚假财务报表,去银行贷款,会计有什么弊病?
编制贷款的财务报表,必须符合银行的要求,其实银行是要求你的企业的财务状况的实际情况符合要求,对于不符合要求的企业为了待到款项,只有粉饰报表,弄虚作假了。其实,假定待到款项到期不能归还贷款,是会追究法律责任的,特别是直接责任人--会计是跑不掉的。所以会计人员对此必须要慎重,最好将编制的虚假报表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你连同审计报告提供给银行去贷款,再有事就是会计师事务所的责任了。
银行贷款企业要把握好的12个财务指标
财务结构:
1、净资产与年未贷款余额比率。必须大于100%(房地产企业可大于80%)。
2、资产负债率。必须小于70%,最好低于55%。
偿债能力:
3、流动比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该指标在150%~200%较好。
4、速动比率。一般情况下,该指标越大,表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通常该指标在100%左右较好,对中小企业适当放宽,也应大于80%。
5、担保比例。企业应该把有损失的风险下降到最低点。一般讲,比例小于0.5为好。
现金流量:
6、企业经营活动产生的净现金流应为正值,其销售收入现金回笼应在85~95%以上。
7、企业在经营活动中支付采购商品,劳务的现金支付率应在85~95%以上。
经营能力:
8、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一般讲,如果主营业务收入每年增长率不小于8%,说明该企业的主业正处于成长期。如果该比率低于-5%,说明该产品将进入生命末期了。
9、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一般企业应大于六次。一般讲企业应收账款周转速度越高,企业应收账款平均收款期越短,资金回笼的速度也就越快。
10、存贷周转速度,一般中小企业应大于五次。存货周转速度越快,存货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
经营效益:
11、营业利润率,该指标表示全年营业收入的盈利水平,反映企业的综合获利能力。一般来讲,该指标应大于8%,当然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综合获利能力越强。
12、净资产收益率,目前对中小企业来讲应大于 5%。一般情况下,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带来的回报越高,股东们收益水平也就越高。
公司用虚假的财务报表向银行贷款,贷款还不上法人要负什么责任?
法人要承担刑事责任。会计承担提供虚假财务报表之责,要接受处罚
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给银行贷款有责任吗
会计只承担提供虚假财务报表的责任.
骗取银行贷款不是会计的责任.
可以这样理解:
会计只是客观地提供虚假财务报表.主观上不是为了骗取银行贷款.
所以不能将骗取银行贷款责任归于会计人员.
向银行贷款300万,提供虚假财务报表,会计承担后果严重么?
这种情况一旦出现违约,拆了东墙补不了西墙的时候就会出问题了,提供虚假的财务报表骗取银行信用或贷款,会记也是要以贷款诈骗罪等论处的,根据情节的轻重给予量刑。
如果会计故意提供虚假财务报表骗取银行贷款,会计涉嫌贷款诈骗罪应承担责任刑事责任,会被判刑,会涉及,贷款诈骗罪等,所以要遵纪守法不要在法律上试探。
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或者以其他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
贷款诈骗罪属于金融犯罪的一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
(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1)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2)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
(3)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
(4)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扩展资料:
一、提供虚假财务报告的法律责任:
新公司法解释:第二百零三条(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等材料的法律责任)。
第二百零三条公司在依法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上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三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解释)本条是关于提供虚假财会报告等材料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是用货币形式综合反映公司在生产经营活动和财务状况的一种书面报告文件。
它根据公司会计账簿的记录,按照规定的格式、内容和方法编制而成。
其目的在于系统地、有重点地、简明扼要地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向公司机关、股东债权人、潜在投资者、相关部门有关部门等会计报表使用人提供必要的财务资料和会计信息。
股东和社会公众主要就是通过公司的财务会计报告来了解公司的经营情况及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并决定今后投资的意向。
因此,本法禁止在公司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上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
认定提供不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行为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不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行为的主体。
从形式上看,该行为的主体是公司,是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了不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但是操纵这一行为的主体是公司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因此,这两类人员才是该行为的真正幕后指挥者,应当承担本条的法律责任。
(2)提供不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行为的主观方面。
公司中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通过公司向股东和社会公众提供不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是行为人在某种不法目的与动机驱动之下的一种故意行为。
提供虚假财会报告与工作过失造成财务会计报告失实行为在客观上有相同之处,即财务会计报告虚假或遗漏。
但二者区别的关键在于主观方面的不同,本行为主观上表现为行为人故意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财务会计报告,而后者在主观上则是行为人由于业务能力、工作经验和态度等方面的原因。
使其所制作的财务会计报告中有错算、错记、漏记等情形,即由工作过失造成财务会计报告失实的情况。
(3)提供不真实的财务会计报告行为的客观方面。
主要表现是违反了其如实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义务;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是虚假的或者隐瞒了重要事实。
根据本条规定,公司在依法向有关主管部门提供的财务会计报告等材料上作虚假记载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由有关主管部门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二、虚假财物报告概念界定:
虚假财务报告是未能遵循财务报告准则,无意识或有意识地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歪曲地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不实陈述的财务报告,其后果必然导致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使会计在经济生活中应有的功能失效。
进而危及到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和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弱化各项改革措施政策效果,甚至动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整个基础。
从虚假财务报告的内容看,有财务数据虚假的财务报告和非财务数据虚假的财务报告。财务数据虚假的财务报告包括虚计资产、少列负债、虚增利润、少扣费用等。
非财务数据虚假财务报告指对非财务数据进行虚假陈述,如对关联方关系的虚假陈述等,这类虚假陈述同样可以使企业达到造假的目的。
从虚假财务报告形成的性质看,有错误型虚假财务报告和舞弊型虚假财务报告。
错误型虚假财务报告是指无意识地对企业经营活动状况进行了虚假陈述,在主观上并不愿意使财务报告歪曲地反映企业经营状况,主要由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引起的错误。
舞弊型财务报告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的经济目的而有意识地偏离会计准则和其他会计法规对企业经营活动状况进行虚假陈述的财务报告。
是一种利益集团或个人为了经济利益或政治利益而进行的一种有意作为。
关于假的资产负债表贷款和假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编制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