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分期贷款?和校园贷有什么区别?
“教育分期贷款”作为消费信贷场景的理想应用,在帮助弱势学员获得公平教育方面具有显著的普惠金融价值,其通过作为“产业—金融—教育”三者紧密结合必不可少的一环,在推动金融更加高效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投资理财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教育分期贷款”不可与“校园贷”混为一谈
臭名昭著的“校园贷”之所以被禁止,主要就是如下几个原因:
一是借款人的资金用途不合理。 “校园贷”的借款主体为在校学生,其出现扭曲了大学生的消费观,不少申请“校园贷”的大学生将钱花在吃喝玩乐、穿衣打扮上,只图借到钱,但从来没有想过怎么还钱。还不了钱就再找地方借,多头负债、重复借债问题严重,甚至不乏通过盗用同学身份证骗贷的行为出现。
二是借款人承担的费率畸高不下。“校园贷”产品的收费具有隐蔽性,往往名义上的放贷利率在法律红线范围内,但是各种名目的服务费、手续费、会员费让人应接不暇。疏于计算的大学生即使能够发现高的不合理利率,也完全无处投诉,因为真正吸干你的不是利息,而是这所谓的服务费。
三是针对借款人的风控及催收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借贷宝“裸条照片”事件,以及网贷平台暴力催收下河南某大学生选择跳楼轻生,都暴露出部分“校园贷”所谓的“风控创新”以及“催收能力”是建立在践踏社会良知的基础上。学生群体属于心理承受能力较为脆弱的弱势群体,这样的“风控”和“催收”给他们带来的是一辈子的伤害。
而“教育分期贷款”与“校园贷”截然不同,部分放贷机构针对的学员里固然有部分在校学生,但更多的是社会人士,包括已经就业的,和没有固定工作的。即使是学生,其借款的目的也不是为了单纯的享乐式消费,而是为了通过接受培训全面提升自己。有一句话说的非常好:在任何时候投资自己永远是最正确的选择。理论而言,我们不应当剥夺任何一个对于未来充满希望的个体投资自己的机会。
我们注意到有很多教育分期贷款机构出于合规考虑,已经完全放弃在校生这个客群,通过各种技术手段防止在校生获得消费分期贷款。以度小满(原百度金融)“有钱花”为例,在产品申请页面,明确提示“有钱花谢绝向在校大学生提供消费分期贷款,如您是在校大学生,请放弃申请”;在贷款激活环节,再次提示“谢绝在校学生向有钱花申请分期;同时,为进一步识别通过瞒报身份获取贷款的行为,对年龄在18-22岁之间的贷款申请人,增加了人工电话审核环节,通过电话联系申请人本人及其父母,核实申请人身份;由于年龄在18到22岁区间、为支付语言培训费用筹资的群体中学生较多,“有钱花”针对语言行业18到22岁用户的贷款申请全部不予受理。
客观来说,有教育分期贷款需求的群体收入水平一般都比较有限甚至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这也是传统商业银行不愿意做这个客群的一个重要原因。那么为什么教育分期贷款机构愿意做这个边缘客群呢?贷款机构对于学员还款能力的信任是在于通过职业培训,学员能够真正能够改变命运,实现收入上的跨越式增长,还款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然而贷款机构要推动这种还款能力上的转变,就必须确保培训机构具备给学员“赋能”的能力和水平。因此,在教育分期贷款模式下,贷款机构对于培训机构实力的甄别就至关重要,在这种金融服务模式下,实质上是推动最需要改变自我的学员去最能提升他们价值的地方学习。
就从事“教育分期贷款”业务的这些机构的初衷来看,我们并没有看到可以质疑的地方,反而看到了“情怀”和“理念”的感召。对于这些贷款机构的行为,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他们的综合息费是否超过了法律红线,在做风控过程中是否有明显的欺诈和违规行为,在贷款发生逾期后是否存在暴力催收问题。如果这些问题都不存在,我不认为应该一刀切把“教育分期贷款”赶出市场;相反,我们还需要鼓励更多的机构介入教育分期贷款市场,让更多的学员能够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机会接受更好的职业教育。
教育分期贷款具备数字普惠金融价值
我一直在各种场合强调,普惠金融需要解决弱势群体的两个基本问题:一是解决融资的可获得性问题;二是解决融资的资金成本以及便捷性问题。第二个问题的解决以第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前提。
这些刚毕业还未有雄厚财力的学生、暂时没有固定收入的待业人员、想获得专业技能的农民工等等,摆在前面的第一个问题是拿不到钱,只有拿到这笔钱,用来接受教育,他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教育分期贷款机构在解决弱势群体满足教育需求的资金可获得性方面的成绩有目共睹。
然而任何一家商业机构本身是要追求利润的,只有从事普惠金融的机构实现商业可持续性,普惠金融事业的发展才有长足的保障,数字普惠金融创新正是普惠金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出路。我们无法回避教育分期贷款行业在拓荒期存在的合作场景风险把控不力、贷款收费不透明、综合息费过高等问题,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一些实力机构介入这个市场后,改变正在进行。
部分互联网基因较强的机构在不断以数字化的手段完善资产端闭环场景的全面风险把控,诸如通过人工智能的活体识别确认贷款申请人是否本人操作,通过视频面签确认是否申请人本人的贷款意愿等创新手段不断涌现,教育分期贷款在满足便捷性要求的同时防范了风险。此外,商业银行等机构对于这种模式的理解程度不断提升,大量廉价机构资金的投入,使得学员承担的借贷成本越来越低,普惠金融所要求的“可负担的成本”已经不再是空中楼阁,教育分期贷款市场已经逐步进入了成熟发展期。
教育分期贷款是很好的消费信贷场景
这些年,教育分期贷款可以是将普惠金融切入到产融场景中的非常理想的实践。通过将金融服务和产业需求密切结合,已经有效解决金融服务中所面临的风险把控、还款来源保障以及贷后管理等多重难题。
以度小满(原百度金融)“有钱花”职业教育分期贷款产品为例,其构建的闭环场景是:“有钱花”合作了一些优质培训机构,这些培训机构与多个企业开展了校企合作,为这些企业定向培养员工;对于符合基本要求的学员,培训机构可以与之签署定向协议,在学员完成相关职业培训、满足岗位要求后可以到合作企业就职;如若这些学员需要通过贷款方式支付前期学费,可由培训机构推荐至“有钱花”申请教育金融贷款,“有钱花”根据合作机构资质和学员自身情况开展必要的风控进行批贷;学员入职后获得了正常的工资收入,可以偿还“有钱花”的贷款。
在职业教育分期贷款的闭环中,“有钱花”通过与培训机构的合作实现了对于消费者真实资金用途的全方面把控,同时通过“定向培养员工”计划保障了学员具备还款能力,贷后管理实际上变成了督促学员更好地接受职业教育、满足企业用人的技能需求,这样就把信贷风险把控融入到“产业—金融—教育”三者紧密结合下的产业链对于人的把控中,学员更高效率、更高水平的就业是按期还款的最大保障。这种思路转变下,贷款机构不再是通过事先甄别学员的还款能力实现风控,而是通过依托产业链上培训机构的赋能以及相关实体企业的录用来创造以及强化学员的还款能力。我们说,这种信贷从小的方面看是以推动学员自身价值的全面提升为己任的金融服务,从大的方面看是以助推为产业发展所需的人力资本积累、真正服务实体经济的金融服务。
本资讯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操作需谨慎。
教育分期怎么用的,最近想尝试下分期教育提升下技能?
教育分期分为两种方式,一种属于金融分期的形式,学员将教育培训的预付款项从第三方金融机构贷出,由第三方金融机构替学员垫付学费,学员再通过分期还款的方式还款给第三方机构。
另外一种属于非金融分期的方式。学员将本来支付给教育机构的预付款做一个分期,采用边学边付的方式。把原本应该给教育培训机构的款项分期支付给教育机构。
这两种方式无分优劣 在此说一下这两种方式的优缺点。
金融分期方式的优点:
预付款全额打给了教育机构,让教育机构收到的资金更为充裕,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等等。
金融分期方式的缺点:
学员本身的资质不足,不足以从第三方金融机构获得足够的额度。
学员听说要办理教育贷款 有抵触心理。
学员留下了一条贷款记录,对后面的房贷车贷等等都会有一定影响。
政策上对教育贷乱象的一种管制。
非金融分期方式的优点:
学员不会留下贷款记录
教育训培机构对于因为资质等种种原因无法通过金融分期获得预付款的学员多了一种留住学员的解决方案。
学员通过分期付的形式先去上课,教育训培机构分期收回预付款。
学员如果无法履约依然属于失信行为,教育训培机构有权对失信的学员接入央行征信。
非金融分期方式的缺点:
不能一次性收到学院的预付款项。
最后提醒答主,教育分期的本质是对于想要提升自我,想要学习一门谋生的技能等等的一个解决方案。
学员切忌三分钟热度。尤其是针对于职业资格考试与职业技能培训的学员,教育分期是给与此类学员提升自己未来的一个便利渠道,通过资格考试拿到更高的登记证书 或者学习一门职业技能,提高未来的收入,也是教育分期对于教育培训机构和学员最积极的意义。
办理了教育贷款分期不想学了可以取消吗?
不可以取消。
贷款分期和你学不学没关系,放款后你就需要按时还款。你不想学需要找学校协商,而不是找贷款机构。
大多这种贷款,都是跟他们教育机构合作关系。钱你已经贷下来了,只能正常还款或者提前还款。你不想学了 只能协商能不能退一部分学费。有签合同,如果合同说明不退,那你没办法,是你自己退出的。
教育贷款是信用机构为使学生能受高等教育而提供的贷款。贷款条件比一般商业市场优越,大多是低息甚至无息,偿还期较长。
获得贷款有一定条件并有限额,通常由私人金融机构组织实施,由政府提供担保。也有的由政府所属金融机构或专门机构负责实施。
西方教育经济学家认为,这既可解决家境贫困学生的入学困难,又较好地解决了教育经费的合理负担,因而成为西方各国普遍采用的资助学生的主要措施。
培训机构的教育分期会涉及哪些法律问题?
首先,选择培训机构就应该谨慎,在参加培训前对培训机构有充分的了解后再决定。下面是大家经常会遇到的问题,结合专业律师的观点做了一些解答。
一、在和培训机构签署协议的时候,如何识别协议里面的猫腻?比如说退课期是多少?过了退课期还能不能退课?
培训机构的协议中往往会有些
“霸王条款”,常见的陷阱:如合同中规定“交款后5个工作日内可退费,否则不受理”;课时、学时概念不清,收费标准每学时100元,但上一次课为200元(一次课2学时);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在合同中却并不约定,享受打折或优惠不给退费,还有些所谓的天价保过班,往往博弈的是通过的概率,在退费时还要收取食宿费用等。在法律上没有明确的退课期的概念,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如果双方达成一致约定,过了退课期再要求退课就涉及要承担违约责任的问题了。
二、通过消费分期缴纳学费的,如果想退课怎么办?
参与培训的学生与教育培训机构签订的教育培训合同系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应属合法有效,双方均应依约履行。如果学生单方申请退课,是要依据合同承担一定的违约责任的。建议与教育培训机构友好协商。如果实在不能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诉讼要求法院判决解除,服务合同一般具有较强的人身属性且强调双方的信任基础,服务合同本身不适合强制履行,一方不愿再继续接受另一方提供的教育培训服务,承担违约责任后可以解除合同。
三、学生申请退课,教育机构不同意,学生不再还款,会不会影响学生个人信用?
金融机构代学生支付了培训费用后即表示学生与金融机构的债权债务已经产生,即使学生与教育机构存在合同纠纷,应当与教育机构解决合同纠纷,如果学生因与教育机构的纠纷而拒绝履行对金融机构的债务,那最终导致学生违反了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对学生在银行金融机构的个人信用必然造成不利影响。消费者申请了贷款,自主决定选择购买商品或服务的商户,支付相应价款给商户,无论是商户的产品或服务有问题,还是商户存在诈骗行为,因为消费行为是消费者自身的选择,责任不在贷款机构。所以遇到纠纷时,应当向教育机构维权。协商无法解决时,可以向教育培训部门的主管机构比如工商、教育部门投诉。
四、机构承诺就业的,要看请具体条款,如果推荐的就业不符合自己专业、不符合岗位需求怎么办?
培训机构最终目的是招收学生,如果在具体招收学生时宣传“95%的推荐成功率”、“100%推荐工作,直到满意为主”,而培训机构本身并没有办法安排岗位,以招工的名义来招收学生,那么该培训机构可能涉嫌虚假宣传,工商部门表示,如果培训机构宣传与实际不符,涉嫌虚假宣传,学生可保留具体证据,向工商部门投诉。建议选取培训机构时认真阅读合同条款,考察培训机构的综合实力,结合实际情况判断是否能够履行合同中约定的义务,协助学生完成就业,是否具备了培训机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的违约条款,如果因培训机构原因未能履行协议约定,学生可以要求培训机构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五、如果学生已经办理了分期缴纳学费,我又没有上课,是否可以不用还款?
学生办理分期缴纳学费,金融机构已经为学生向培训机构足额支付了学费,学生与金融机构的借款关系已经发生,因此,即使学生没有上课,依然需要按期向金融机构还款,如未能按期还款,将会影响学生的个人信用。
教育分期是怎么分期?
教育分期主要是通过个人信用办理教育服务,不需要一次性付费,也不需要办理贷,款,在学员学习过程中或者之后再分期向教育机构按期支付学费。如果是用过花呗的朋友,就能很容易理解教育分期是什么。一般分期需要跟有合作该业务的教育机构直接办理,如果是教育机构商户,则需要跟分期平台进行合作,之后才能办理分期。因为其中涉及到审核,放款,回款,以及追款等专业服务。
你好英语分期,我没上课不还款会影响征信或者利滚利吗
会影响你的征信状况的。
建议去培训机构和贷款机构查询,并与培训机构协商解决。后边可能会涉及诉讼。
对于没有上课教育贷款分期和教育分期贷款为何没有利息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