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是什么银行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简称浙江省农信联社)成立于2004年4月,是经浙江省政府授权,负责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全省农村信用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一家省级金融机构。
一、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包括哪些?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包括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
二、浙江省农信联社的发展历程及简介
浙江省农信联社成立于2004年4月,是经浙江省政府授权,管理全省农村信用社(农合行、农商行)的省级管理机构,也是浙江农信的管理总部与后台中心,现辖内共有36家农村信用联社、33家农村合作银行、12家农村商业银行,拥有4100多个网点,5万多名员工。近年来,浙江省农信联社坚持服务“三农”和小微企业的经营方向,带领全省农信系统深化改革,开拓进取,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到2013年9月末,全系统各项存款余额11597亿元,贷款余额8087亿元,存贷款总量居全省银行业第1位。其中,农户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分别占全省银行业的1/2和1/5。浙江农信已发展成为我省银行业网点人员最多、服务范围最广、资金规模最大的地方金融机构。
三、浙江农信的企业文化
浙江农信系统标志由图案和“浙江农信”组成。图案由传统古钱币演化而来。中间既是草书“之”字的写意,又是之江的象形,有明显的浙江区域特性;同时还暗含阿拉伯数字“3”,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中“三生万物”的概念。图案中的绿色象征大地、农业、自然,蓝色象征蓝天、现代、科技,体现出服务“三农”的理念,又表露出强化核心竞争力的决心。
“浙江农信”,核心要义有三。第一,基石是“浙江”;第二,根在“农”字;第三,本为“信”字。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的发展历程
2004年,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要求,浙江省委、省政府对全省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于2004年4月18日组建了浙江省农信联社。全省农村信用社在省内真正有了自己的总部。同时,积极推进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到2010年6月末,组建成立42家农村合作银行和39家农村信用联社。深化改革,为全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全面、健康、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10年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7427.96亿元,比改革前(2003年末,下同)增加5028.34亿元,增幅209.55%;各项贷款余额达5249.34亿元,比改革前增加3446.47亿元,增幅191.17%;不良贷款率为1.66%;2004年-2009年共实现税前利润407.89亿元。
2004年至2010年以来,浙江省农信联社带领全省农信系统81家成员行社、近4千家网点、4万余员工,传承浙江农信悠久历史文化,承载壮大浙江地方金融产业光荣梦想,坚持与“三农”和中小企业共成长的经营理念,在积极支持浙江经济社会前进发展的同时,自身业绩取得了长足进步。到2010年10月底,存贷款规模分别达7673亿元和5497亿元,经营效益居全国农信社前列。
历经不懈的辛勤耕耘,秉承共同成长的理念,六年多来,全省农村合作金融系统在促进地方经济特别是“三农”经济发展的同时,自身也收获了累累硕果。已成为我省服务覆盖面最广、机构数量最多、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最专注的地方性金融机构,营业网点遍布省内县(市、区)、乡镇和较大的村,存贷款规模分别居全省银行业第一和第二,资产质量和经营效益均居全国各省区农村合作金融系统第一,经营管理水平明显提高,风险防范能力显著增强,正逐步向现代农村金融机构迈进。
春风鼓帆再远航,齐心协力铸辉煌。面对新的战略机遇和挑战,浙江省农信联社将与全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一道,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实践“一条道路、两场革命”(走做强做优之路,推进“战略转型革命”和“科技信息革命”)战略思想,始终不渝地服务于“三农”和中小企业,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新的贡献!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在改革发展的浪潮中诞生
2003年8月我省被国务院确定为改革试点省。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省政府成立了浙江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领导小组领导下,领导小组办公室及各有关部门积极做好改革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向国务院上报了《浙江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和《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组建方案》,12月27日省政府召开了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会议。至此,我省新一轮的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入了全面实施阶段。按照“国家宏观调控、加强监管,省级政府依法管理、落实责任,信用社自我约束、自担风险”的监督管理体制,省委、省政府研究决定,在省信用合作协会的基础上组建省农信联社。省农信联社在省政府领导下,承担对信用社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自我省决定成立省农信联社后,筹建工作严格按照规定程序有条不紊地经历了以下阶段:一是成立以省政府副秘书长为组长的省农信联社筹建工作领导小组;二是研究制订筹建方案;三是召开省农信联社发起人会议,签署发起人协议书,认购省农信联社首期注册资本的出资金额;四是上报筹建申请;五是研究制订省农信联社《章程》,起草创立大会其他各项文本,按有关程序推荐,确定班子候选人,筹备召开创立大会。经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创立大会暨第一届社员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第一届理事会理事、理事长和省农信联社主任、副主任,报经银监会对省农信联社高管人员任职资格审查批准。浙江省农信联社于2004年4月18日正式挂牌成立。省农信联社的组建,是我省农村信用社建社以来,真正实施“四自”管理体制的一次重大改革,使全省农村信用社在省内真正有了自己的总部,省农信联社的成立是我省农村信用社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标志着我省农村信用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全省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正如火如荼,已全面开展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一级法人和继续规范县联社、信用社二级法人体制等各项深化信用社改革的工作。根据工作计划,今年年内要求对拟组建的25家农村合作银行确保10家、争取15家挂牌;42家统一法人联社和13家二级法人联社要全部完成改革和规范工作任务。萧山、南浔两家农村合作银行已于2004年8月26日正式开业,7家农村合作银行已获中国银监会批准筹建,3家统一法人联社已获批正筹备开业,二级法人规范工作已进入全面验收阶段。截至2004年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26493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980.32亿元,其中农业贷款余额674.24亿元,不良贷款比例为5.93%。改革中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灿烂辉煌!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包括哪些银行?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包括括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
浙江农村信用社成立于1952年,历经人民公社、贫下中农和农业银行、人民银行管理等历史阶段。2003年6月,国务院《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国发〔2003〕15号)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交由省级政府负责。
2004年4月,根据省委、省政府《浙江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浙委办〔2004〕5号),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成立,履行对浙江农信系统包括农信联社、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管理、指导、协调和服务职能。
扩展资料:
2010年6月末,各项存款余额达7427.96亿元,比改革前(2003年末,下同)增加5028.34亿元,增幅209.55%;各项贷款余额达5249.34亿元,比改革前增加3446.47亿元,增幅191.17%;不良贷款率为1.66%;2004年-2009年共实现税前利润407.89亿元。
2004年至2010年以来,浙江省农信联社带领全省农信系统81家成员行社、近4千家网点、4万余员工,到2010年10月底,存贷款规模分别达7673亿元和5497亿元,经营效益居全国农信社前列。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
浙江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浙江农信简介
2008年中国农村信用社实力排行榜
新华网北京12月7日电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7日透露,截至今年9月末,中国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达到10.9%,而2002年末这一数字仅为-8.5%。同时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率降至9.2%,比2002年末下降27.7个百分点。 易纲在“2007中国农村金融论坛”上表示,2003年农村信用社改革启动以来,已取得了重要进展和阶段性成果。截至目前,人民银行共对全国2396个县(市)发行了1656亿元专项票据,置换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1353亿元。 他介绍,目前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明显增强,盈利能力显著增加。9月末,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为4.4万亿元,各项贷款为3.2万亿元。其中,农信社贷款在全国金融贷款中的比重已经提高至12.3%。另外,今年前9月农村信用社盈利超过250亿元。 随着实力的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力度明显加大。9月末,农村信用社农业贷款余额1.49万亿元,占全国金融机构农业贷款的比例由2002年末的81%提高到93%。农户贷款余额1.22万亿,农户贷款户数超过7742万户,占全国农户比例为33%。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改革也逐步确立。9月末全国共组建了15家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101家,组建以县(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机构1715个。
浙江农信社贷款余额全省第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浙江农信如何查询余额、浙江农信社贷款余额全省第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