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银监会叫停网贷机构校园网贷业务
如何看银监会叫停网贷机构校园网贷业务
近日,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称,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同时要求在限期内对存量业务进行整改清理。
打着“无抵押信用贷款”的宣传,走进校园3年多的“校园贷“,时至今日,仍旧陋闻百出,债务悲剧不时见诸媒体。部分市场化的校园消费信贷机构实质上并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评审机制和内控合规机制,盲目追求规模扩张。这些机构对社会效益的考量相对不足,有时存在迎合甚至诱导校园的非理性消费行为。乱象丛生的校园贷被勒令叫停也算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通知》要求,为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政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各地金融办(局)和银监局要在前期对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整治的基础上,协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杜绝网贷机构发生高利放贷、暴力催收等严重危害大学生安全的行为。现阶段,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贷业务,要逐步消化存量业务。
同时,《通知》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向大学生提供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方面的金融产品,合理设定信贷额度和利率,同时杜绝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以培训、求职、职业指导等名义,捆绑推荐信贷服务。这其中有着具有明显的“堵偏门、开正门”意味。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广发银行和青岛银行等均已推出校园贷产品,大部分银行都采取依托校园体系,加强校园贷的风险控制。而在市场竞争方面,各银行也纷纷采取“低利率”的策略吸引大学生使用者。未来银行也许会推出更多正规“校园贷”产品来填补这个监管后巨大的的市场空白。
中国银行副行长许罗德表示,高校学生消费信贷需要构建一个规范有序的服务体系,优化制度安排和监管顶层设计,以全面提升高校学生金融服务的普惠水平。
新思界行业分析人士认为:此前在监管缺失的情况下,校园贷处于野蛮生长的状态。大学生群体由于过度消费、无力偿还,大学生群体的信贷风险过高。此次监管政策的出台,有利于规范大学生信贷市场。同时通过合理的金融服务需求,引导大学生理性消费,将一些潜在的危险掐灭在萌芽状态。
如何看待银监会叫停网贷机构的校园贷业务
校园贷的黑暗地区太多,并没有合理的法律法规去监管,有些高利贷就搞起来了,借2000还1万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何看待校园网贷的危害,说说对校园网贷的看法
校园网贷确实解决了一部分有需求的同学的实际问题。但更多的学生没有管控自我的能力,贷出钱来后乱消费,高消费,甚至赌博等等。现在问题出来了,我们应该做的是如何解决同学们的负债问题,否则这些同学就万劫不复了。“爱帮吾”管理公司就应运而生帮助大家学会赚钱,规划好还款计划,慢慢还清债务。 *** 也要去逐步规范,而不是一刀切。
如何看待校园网贷问题
办理银行贷款的流程:
1、借款人提出贷款申请;
2、准备贷款相关资料;
3、客户经理贷款调查;
4、银行审批;
5、双方签订借款合同;
6、落实抵押、质押、无抵押合同或其他保证合同;
7、银行放款;
8、贷后管理;
9、贷款到期归还本金和利息。
如何正确看待校园网贷
对校园网贷绝不能一棍子打死,而要辩证看待,注重规范,及时引导。
首先,一些网站推出身份证和学生证就可贷款的低门槛,看起来方便又划算,却暗藏着高利息、高违约金、高服务费、费率不透明等各种猫腻。对此,有关部门必须加强对网贷行业的规范和监管,防止其误导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广大金融消费者非理性消费,引导网际网路金融健康发展。
其次,对于学校和家长来说,与其质疑网贷消费,不如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特别是要及时纠正过度消费甚至负债消费观念。
最后,大学生对校园网贷更要有清醒认识,不仅要提升责任意识、信用意识,理性网贷,理性消费,而且要学会“货比三家”,仔细辨析各个信贷平台的贷款金额、利息水平、违约赔偿等条款再做选择。
名校贷被国家制止了吗
名校贷被国家制止了。
中国银监会、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进一步加大校园贷监管整治力度,从源头上治理乱象,防范和化解校园贷风险。
按照“疏堵结合、打开正门、扎紧围栏、加强治理”的总体思路,在前期与教育部、工信部、公安部、工商总局等部门合力出台的制度举措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顶层监管制度设计,补牢制度围墙。一是开正门,补服务。
鼓励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进一步针对大学生合理需求研发产品,提高对大学生的服务效率,补齐面向校园、面向大学生金融服务覆盖不足的短板。
根据《通知》精神,银监会将鼓励商业银行积极研究探索校园贷可持续经营模式,通过发展正规金融“正门打开”,把对大学和大学生的金融服务做到位,用“良币驱逐劣币”,从源头杜绝校园贷乱象产生。
湖北多部门联手叫停非法校园贷
近日,张女士向武汉市江夏区大桥派出所报警求助,儿子小易先后向30多家借贷公司借款,欠下11万多元债务。
原来,2015年10月,上大学的小易缺钱用,在一家网络借贷平台 贷款 3000元,本息共3200多元。为了还贷,小易找另一家公司贷款,用以归还之前欠款。结果一发不可收拾,2015年至今,小易先后向30多家公司借款,欠款超过11万元。其中自己花费不足三分之一,其余都用来偿还本金和利息。
小易的经历并非个案,从2014年开始,众多互联 网贷 款平台进入校园,推出消费、创业、 分期付款 、应急等无抵押产品。今年来,非法校园贷引发的暴力催债、裸照威胁事件频频曝光,影响校园稳定。
据介绍,平台贷款审核把控并不严,单个学生可在多个平台申请贷款,累计总数可超过10万元。“提供学生证、身份证就能够放贷,我们对贷款用途不干涉。”一家从事校园贷业务人员告诉记者。然而,学生的偿还能力毕竟有限,畸高的非法校园贷利息和逾期费用,像一个雪球越滚越大,压得学生借款人喘不过气来。一些学生因此走上了极端之路。
多部门联手叫停非法校园贷
据悉,全省高校目前共处置涉及高风险非法校园贷案件363起,涉及金额超过1800万元。
眼下,一场校园网贷清理活动正在省内高校展开。记者近日在武汉某高校看到,多个张贴在户外宣传栏的校园网贷广告,已被清理掉公司名、联系电话、二维码等核心信息。
“我们多次组织高校学生,对非法校园贷的小广告进行了清理,消除风险隐患。”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说。
打击校园贷乱象,我省提早谋划、重拳出击。去年省政府金融办、湖北银监局和省教育厅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不良网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对校园贷整治提出具体措施。近日,省政府发布《关于加强校园网贷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严禁教师、学生、校园工作人员、校园商户以及各类校园贷(平台)公司等在校园内开展或参与任何形式的线上线下宣传、推销或代理网贷业务。
湖北省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已暂停受理校园网贷等类似平台登记注册。对于投融资类企业的注册申请,凡没有金融主管部门出函,一律不予注册。
省通信管理局网络安全管理处处长王品明介绍,对所有涉及金融业务的网站,凡未经当地金融部门审批,一律不予备案。同时,该局已对近400家未经备案而开展贷款业务的网站,及时清理关闭。
“我们对非法校园贷风险进行了深入排查,掌握学生异常消费行为,及时清理校园贷广告,重拳出击打击非法校园贷。”省公安厅副厅长董国祥说。
湖北省政府金融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对频频曝光的不良网贷平台,将由省P2P(互联网贷款)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工商、通信管理等部门,依法取缔其经营资格并在相关系统公示。
银行百亿元贷款合力“挤出”校园毒瘤
在各部门加大打击非法校园网贷的同时,面对高校助学、培训、消费、创业等金融需求,银行跑步进场,开辟正规、阳光的校园贷服务渠道,期待“挤出”非法校园贷这颗校园毒瘤。
按照《关于推进校园金融服务网格化工作的通知》,省内每所高校进驻2-3家银行,按每5000名学生设置一个金融网格化校园工作站。截至目前,共有21家银行与全省129所高校合作,已建立金融服务网格化工作站261个,实现全省高校全覆盖。
“工作站至少开办学生 信用卡 或者消费信贷服务,实现金融服务在全省所有高校全覆盖。”湖北银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日前,中行湖北省分行与华中师大合作,向在校学生提供“中银E贷”服务,贷款无 手续费 ,年利率为5%,远低于校园网贷。
湖北银监局相关负责人建议,针对生活困难学生申请银行消费贷款,财政部门可进行一定比例的贴息,降低学生贷款负担。
部分学生存在的攀比消费、过度消费现象,催生了借贷需求。业内人士建议,大学生要养成理性、节俭的消费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远离非法校园贷。
教育部禁止校园贷款业务的目的是什么?
大学生在校园里学习。遇到生活上的困难。可以申请助学金。也可以申请特困补助。但是不同意校园借贷。
原因就是。学生主要的任务。是学习。锻炼身体,学习做人。这个任务已经不轻了。如果你要是参与了借贷。就会被劣质的贷款公司盯上。让你越陷越深。然后听他的指挥。
很多学生上当受骗。也不敢告诉家长。心理承受不了。学习也学习不下去。如何分辨借贷公司。学校也不可能抽出太多的人力来审查。
所以教育部禁止校园贷款业。一切都由国家来解决。不允许借贷公司进入校园。不能大乱正常的教学秩序。是一个保护学生的措施。
校园贷款被全面叫停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校园贷款被全面叫停怎么办、校园贷款被全面叫停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