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资质网络小贷机构将被取缔是真的吗?
未经批准或不具备放贷资质却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机构,将受到严厉打击,并被责令停止开办网络小贷业务,涉嫌犯罪将移送司法机关。继12月1日监管发布《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后,近日,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通知》的整顿原则发布《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对网络小贷业务进行排查和整治。
根据方案,对本地区的网络小贷经营情况进行摸底排查,于2018年1月底前将摸底排查情况报P2P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并以摸底排查结果为基础,根据违法违规性质、情节、风险程度和社会危害程度等因素,对各类机构按合规类、整改类、取缔类进行分类处置。该项工作于2018年3月底前完成。
对于整改类机构,一是重新审查后发现不符合经营资质要求,则撤销经营资质,严禁在其批设部门所辖行政区域外开展贷款业务,由机构提出整改计划,监管部门监督执行。二是已获得网络小贷资质,重新审查后确认符合要求,但在股权管理、融资、综合实际利率、贷款管理、贷款范围等方面不符合专项整治要求和有关规定的,责令限期整改。整改后验收合格,继续实施有效监管,督促其规范经营,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视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监管措施。整改后验收不合格,则撤销网络小贷经营资质,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坚决取缔,涉嫌非法集资的按照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予以查处。
对于取缔类机构,则是未经批准或不具备放贷资质却经营网络小贷业务的机构,予以严厉打击和取缔,责令其停止开办网络小贷业务,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
广州互联网金融协会会长方颂认为,《小额贷款公司往来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中对网络小额贷款的定义明确了网络小额贷款的主发起人是互联网企业,并要求具备互联网平台积累的客户经营、网络消费等特定场景信息等评定信用风险的能力,这意味着今后金融控股公司、上市公司申请互联网小贷牌照的难度将会加大,网络小额贷款的主发起人将会以互联网企业为主。据了解,目前相当部分互联网小额贷款机构是由金融控股公司和上市公司发起成立的。
方颂还认为,对持牌的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影响较大的是叫停其与地方金融交易所等的信贷资产合作,并将表外业务纳入表内。地方交易所、互联网企业是目前网络小额贷款机构信贷资产的主要合作渠道,叫停意味着网络小额贷款机构只能与证券交易所等合作了。
“表外业务纳入表内”将对网络小额贷款这一牌照的价值产生较大影响。这一规定出台之前,理论上来讲,互联网小贷可以通过无回购的债权转让和资产证券化等方式无限放大杠杆,以此取得规模效应。但按《通知》要求,无论什么方式融资,都必须纳入融资总额进行融资杠杆统计,且融资杠杆需符合地方政府的相关规定。目前各地最高的融资杠杆也只有2倍左右,即互联网小贷公司注册资金5亿,放贷规模也就只有15亿左右,盈利能力大受影响,互联网小贷牌照价值预估会有很大影响。
不合法的都应该被取缔。
央行对于小额消费型贷款反欺诈监管期是多久
一年。
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暂停新批设网络(互联网)小额贷款公司,暂停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区、市)开展小额贷款业务。已经批准筹建的,暂停批准开业。小额贷款公司的批设部门应符合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对于不符合相关规定的已批设机构,要重新核查业务资质。
对于超比例规定的小额贷款公司,应制定压缩规模计划,限期内达到相关比例要求,由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监督执行。网络小额贷款清理整顿工作由各省(区、市)小额贷款公司监管部门具体负责。中央金融监管部门将制定并下发网络小额贷款风险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进一步细化有关工作要求。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不得撮合或变相撮合不符合法律有关利率规定的借贷业务,禁止从借贷本金中先行扣除利息、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以及设定高额逾期利息、滞纳金、罚息等。
2、不得将客户的信息采集、甄别筛选、资信评估、开户等核心工作外包。
3、不得撮合银行业金融机构资金参与P2P网络借贷。
4、不得为在校学生、无还款来源或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款人提供借贷撮合业务。不得提供首付贷、房地产场外配资等购房融资借贷撮合服务。不得提供无指定用途的借贷撮合业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贷款消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小额贷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反欺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监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人民银行
“现金贷”公司或迎来倒闭潮,你身边的现金贷公司还在么?
2017年,我们看到了众多“现金贷”暴力 催收 案件,看到了众多消费金融强制执行的新规,最终也没有看到,一个有序的消费金融市场,一款善始善终的“现金贷”产品。
消费金融的整个流程比较复杂,由于消费金融的用户群资质较差,通常都是持牌机构不愿做的用户群体,所以这对产品设计、风险控制和催收等都提出了比传统的抵押贷更严的要求。而“现金贷”作为消费金融众多产品中的一种,以“无抵押”形式流通在信贷市场上,更需要严格的风控监管,以及有效的催收策略。
《2017 中国消费信贷市场研究》显示,在需求侧,消费信贷客户以 18-29 岁的低收入、高学历年轻群体为主,超过 70% 的客户月收入在 2000-5000 元,选择消费信贷的用途较为宽泛,看重企业规模、合规程度、业务透明和便捷程度等。可以说,这部分人,开启了2017年“现金贷”的最后狂欢。
2017年“现金贷”开启“疯狂揽财模式”,频遭监管层“特殊照顾”
2017年初,消费金融市场“现金贷”业务火爆异常,“玖富钱包”、“陆金所”等头部公司陆续推出现金贷产品,快速抢占市场,赚得盘满钵满。随着“现金贷”业务的升温,各中小消费金融公司也纷纷进入现金贷市场,企图分得一杯羹,它们从头部公司挖来产品经理以及技术开发,快速复制“零风控”的“现金贷”产品,大举进军二三线城市,做出了靓丽的业务数据。
现金贷狂欢”带来了2017年上半年现金贷业绩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不少暴力催收引发的人间悲剧,最终迎来了监管层的密集拷问。2017年下半年,银监会陆续发布新规,整治现金贷乱象:
11月21日至今, 网贷 行业遭受了连续重磅利空,导致这个原本春意盎然的行业,突然就进入了寒冬。
11月21日,国务院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小额 贷款 公司监管部门一律不得新批设网络小额贷款公司,禁止新增批小额贷款公司跨省开展小额贷款业务。
12月1日,监管层又下发了《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通知规定,暂停发放无特定场景依托、无指定用途的网络小额贷款,逐步压缩存量业务,限期完成整改。
12月11日,媒体报道称,银监会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办公室已于12月8日印发《小额贷款公司网络小额贷款业务风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决定严格网络小额贷款资质审批,规范网络小额贷款经营行为,严厉打击和取缔非法经营网络小额贷款的机构,并要求2018年1月底前完成摸底排查。
简单整理如下:
逐步禁止无借贷消费场景的现金贷业务;逐步取缔无特许牌照的消费金融公司;强制规定20%的风险储备金;加强对现金贷产品的风控数据报送监管;整治现金贷业务非法催收、暴力催收现象;
2018年“现金贷”公司或将迎来倒闭潮,“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即将终止
“今天去公司门口,发现门牌都换了,变成了一家婚庆公司。”一家现金贷公司的员工称。
11月24日凌晨,李洋接到上司电话,上司让他紧急通知合作方,要停止放贷。李洋赶紧通知各个贷款超市,下架“钱到”,停止导流。
第二天,整个公司都笼罩在恐慌之中,大家在惴惴不安中度过了几天,很快,所有员工都前后接到了“遣散通知”。
而另一家现金贷公司已开始倒闭清算,还拖欠供应商一些费用,员工说:“可以上门来搬电脑、台灯、插线板,值钱的都可以拿走抵账。”
“上海一家名为现金帮的平台,拖欠了我们几万元的流量费用,说他们不干了,也没钱,让我们直接去他们办公室搬办公用品抵债。”某贷款超市的负责人沐颜称。
他曾去“现金帮”的办公场地寻找,但对方称公司正在清算,可以搬电脑、台灯、插线板,值钱的都可以拿走抵账。
国家什么时候开始整顿一下小额贷款公司
小贷就像以前黑社会一样,国家定要禁止,毎个小贷公司都是高利贷,国家机关必须禁止,小贷造成社会伤害,害死很好很好人,使得家庭破裂,请求大家转告一下,要求国家禁止,
疫情期间小额贷款公司会倒闭吗
会。银监会开始对小额贷款进行了整顿,很多的小额贷款公司都面临的倒闭,加上疫情的原因,直接让小额贷款公司直接倒闭。所以疫情期间小额贷款公司会倒闭。
对于何时整顿小额贷款公司和小贷公司最近整顿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