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银行贷款后再放贷违法吗
从银行贷款后再放贷违法,情节严重的构成高利转贷罪。高利转贷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的规定,是指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再高利转贷给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高利转贷行为在中国的一些地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这种行为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金融秩序,有很大的危害性。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二十六条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高利转贷,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两年内因高利转贷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高利转贷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之一【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贷银行无息款用于放贷违法吗
银行的无息贷款用于放贷是违法的行为。因为银行的武器贷款只贷给个人或者是企业用于自身经营活动,不能再次用于放贷。
无息贷款是什么?
无息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其中利率在约定条件下或由银行免费,或由政府或相对应的机构买单。
但我们现在所说的“无息贷款”,准确地说是政府贴息,贷款时需要支付利息,但这利息由政府补贴,贷款人只需还本金。
当然,贷款不用还利息这等好事,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受,而是仅面向特定人群。
其实除了以上几种人群可以享受政府补贴利息,我们在生活中也在使用着无息贷款,例如花呗、信用卡等,就是一种短期无息贷款方式,在规定的还款期限前将钱还清,就不必支付额外的利息。在进行普通借贷时,要警惕无息贷款的陷阱,选择正规平台。无息贷款虽然是真实存在的,但仅面向特定的、少数的人群,且免息额度较低,时间也较短。
银行违规放贷有哪些情形
1、未依法对借款人身份条件进行严格审查,明知借款人和实际用款人不一致的情况下,发放冒名贷款。
2、明知用款人提供虚假贷款资料,未按规定对借款人借款用途、还款能力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违反贷款发放流程,发放贷款。
3、受单位领导安排或要求,不作贷前调查,违规审批发放,贷后对其贷款用途也不作检查,致使贷款逾期未收回。
4、未对借款人资产情况、运营情况、财务资料、股东变更情况进行严格核查,杜撰与事实明显不符的授信报告,而发放贷款。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条 【违法发放贷款罪】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发放贷款,数额巨大或者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造成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违反国家规定,向关系人发放贷款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关系人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有关金融法规确定。
从银行贷款出来放高利贷是犯法的么
这种情况可能涉嫌 高利转贷罪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 违法所得 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 有期徒刑 或者 拘役 ,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 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 刑法 》第一百七十五条,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从银行贷款出来放贷;起诉要利息;后来意识到套取资金放弃了利息;违法不?
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违法。从银行贷款后放贷属于恶意套取资金,即使是在后来停止了相关操作,仍属于恶意套取资金,会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资产。
从银行贷款出来放高利贷是犯法的吗?
从银行里面贷款出来的钱去放高利贷是犯法的。
根据《合同法》第211条,“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同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2015年发布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相关规定:双方约定的利率不超过24%的年利率,贷款人要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出部分的利息协议无效。借款人要求贷款人返还已支付利息超过年利率36%的,人民法院应当予以支持。因此,私人贷款中的私人高利贷本金受到保护,不超过类似银行贷款利率24%的利息也受到法律保护,而超过36%的利息则不受法律保护。如果私人高利贷违反刑法,也将受到相关刑事处罚。个人高利贷涉及哪些罪行?如果私人高利贷严重,则可能涉及高利贷犯罪。
高利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牟取暴利为目的,从金融机构取得信贷资金,以高额利润借贷给他人,并有大量非法收入的行为。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企业事业单位、法人、其他经济组织等借款人,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者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个体工商户或者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规定,以借贷牟利为目的,从金融机构取得信贷资金,高息借贷给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001年4月1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在"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起诉标准的规定"中规定,,那些从金融机构获得信贷资金并以高息贷款给他人的人,如果涉嫌下列情况之一,应受到起诉:
1.个人高利贷违法所得5万元以上;
2.单位高息贷款,违法所得10万元以上的;3.虽未达到上述金额标准,但因高利贷,先后两次以上受到行政处罚。
关于用银行贷款放贷违法吗和用银行贷款放贷款违法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