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借款用计提利息吗?
短期借款的利息,可以计提,也可以根据银行扣款通知单直接做账务处理。
1、计提时,做以下分录处理: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
支付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2、直接支付利息时,做以下分录处理: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银行存款
拓展资料
一、短期应计贷款
计提短期借款是指计提短期借款利息费用,属于一次性还本付息或到期分期支付利息的情况。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权责发生制,企业在期末提取本期应支付但本期未支付的利息。
二、短期借款
1、短期贷款是指企业为经营需要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款,还款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类贷款。主要包括临时贷款、结算贷款、经营性循环贷款、专项准备贷款和票据贴现贷款。
2、短期借款是经营负债吗?短期借款属于负债科目。借方代表减少,贷方代表增加。
3、借入短期借款一般是为了弥补企业自身营运资金的不足,属于企业流动负债。
三、 A如是按月支付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如到期或以后月份才支付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应付利息
实际支付时: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四、如借款是用于购置固定资产,上述“财务费用”改为“在建工程”(需要安装)或“固定资产”(不需要安装)。但固定资产使用后发生的利息仍列入“财务费用 ”。其费用要体现“配比性原则”。
五、计提利息(利息计提)根据外币对人民币交易中双方达成协议后,某种交易类型中不对双方本金清算,而是只针对利息清算,举例:模拟交易中将外币和人民币到期的时间延迟3天/3天以上,在这三天时间里自定义把利息分三天清算,每天计提一次清算当天利息,直到最后一天清算为止,称之为利息计提。
短期借款利息怎么算
短期借款利息具体计算公式为:
短期借款年利息=短期借款总额×年利率;
短期借款月利息=(短期借款总额×年利率)÷12
短期借款是指企业为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所需的资金或为抵偿某项债务而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等外单位借入的、还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的各种借款。其利息结算方式分为按月支付、按季支付、按半年支付和到期一次还本付息。
如果企业的短期借款利息按月支付,或者利息在借款到期归还本金时一并支付、且数额不大的,可以在实际支付或收到银行的计息通知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短期借款的利息按期支付(如按季),或者利息是在借款到期归还本金时一并支付、且数额较大的,为了正确计算各期的盈亏,应采用预提的办法,先按月预提,计入当期损益,到期再进行支付。
短期抵押贷款一次还本付息
短期抵押贷款有一次还本付息的模式。
商业银行个人抵押贷款、短期个人经营贷款一般都是一次性还本付息的模式。
短期抵押贷款是指是指申请借款企业以有价证券或其他财产作为抵押品,向银行提出申请,由银行按抵押品价值的一定比例计算发放的贷款。
短期借款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分录
如果贷款到期时连同本金一起归还,且金额较大,企业会在月末以预提的方式计算短期贷款利息。
借:财务费用
贷款:应付利息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2.如果贷款到期时利息连同本金一并归还,但金额不大,可以在实际支付或收到银行的利息通知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不是预提。
借:财务费用
贷:银行存款
扩展信息:
会计分录是根据复式记账原则的要求,列出每笔经济业务对应的双边账户及其金额的记录。
在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通过填制会计凭证来实现的,是保证会计记录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在会计核算中,无论发生哪种经济业务,都需要在登记账户之前,根据会计规则填制会计凭证,确定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以便正确记账和事后核对。会计分录有两种:简单分录和复合分录。
会计分录与会计凭证不同:会计凭证要求要素齐全,有严格的审核和编制程序,而会计分录只在会计凭证中注明应借、应贷的科目和金额,是会计凭证最简单的形式。会计分录通常出现在账簿中只是为了便于解释,会计实务中很少出现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色谱法是将事物的发展过程分成几个阶段和层次,逐步分析,从而最终得出结果的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利用色谱法进行会计分录教学直观明了,可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步骤如下:
1.分析列出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科目。
2.分析会计科目的性质,如资产科目、负债科目等。
3.分析各会计科目的金额变化。
4.根据步骤2、3,结合各种账户的借贷双方所反映的经济内容(增加或减少),判断会计科目的走向。
5.按照有贷必有贷、贷必相等的记账规则编制会计分录。
编译步骤:
首先,分析经济业务是否涉及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或收入、费用(成本)和利润;
二、确认会计科目和记账方向(借入或借出);
第三,确定借记哪个账户,贷记哪个账户;
第四,确定借贷账目是否正确,借贷金额是否相等。
按月还本付息是什么意思?
按月付息到期还本是指用户申请贷款后,每月只归还贷款利息,贷款到期时一次性归还贷款本金与最后一期利息。
【拓展资料】
按月付息到期还本是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日一次性归还贷款本金〔期限一年以下(含一年)贷款适用〕,贷款按日计息,利息按月归还,结息日期为每月21日。拖欠贷款本金或利息90天以上的,还款顺序依次为贷款本金、复息、罚息和欠息。
例如贷了1万元钱,每月的利息是100元,每月付利息100元就行了,到还款时还1万元。
1.短期贷款利息的计算
短期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下,含一年),按贷款合同签定日的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计息。贷款合同期内,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
短期贷款按季结息的,每季度末月的20日为结息日;按月结息的,每月的20日为结息日。具体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对贷款期内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贷款合同利率按季或按月计收复利,贷款逾期后改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最后一笔贷款清偿时,利随本清。
2.中长期贷款利息的计算
中长期贷款(期限在一年以上)利率实行一年一定。贷款(包括贷款合同生效日起一年内应分笔拨付的所有资金)根据贷款合同确定的期限,按贷款合同生效日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计息,每满一年后(分笔拨付的以第一笔贷款的发放日为准),再按当时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确定下一年度利率。
中长期贷款按季结息,每季度末月二十日为结息日。对贷款期内不能按期支付的利息按合同利率按季计收复利,贷款逾期后改按罚息利率计收复利。
贷款利率怎么换算?
贷款利率是根据人民银行给出的贷款基准利率为参考,在基准利率基础上进行上下浮动。银行利率为执行利率,各银行不同的贷款品种和贷款期限,执行利率都有所不同。执行利率=基准利率×(1+利率浮动值)。浮动范围在0.5-2个百分点之间。
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区别在于
一年内的为短期借款,一年以上的为长期借款。
短期借款一般不要计提利息:
贷: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银行存款
长期借款借款付息和计提利息分录:
计提利息分录:
借:财务费用--利息支出
贷:应付利息
长期借款借款付息:
借:应付利息
贷:银行存款
拓展资料:
长期贷款定义
__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的各项借款。我国股份制企业的长期借款主要是向金融机构借人的各项长期性借款,如从各专业银行、商业银行取得的贷款;除此之外,还包括向财务公司、投资公司等金融企业借入的款项。
__长期借款的分类按照付息方式与本金的偿还方式,可将长期借款分为分期付息到期还本长期借款、到期一次还本付息长期借款笔分期偿还本息长期借款。
__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的区别
__短期借款是指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不满一年的各项借款。那么长期借款就是指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各项借款。
短期借款的核算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取得借款的核算(企业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款项时,应签订借款合同,注明借款金额、借款利率和还款时间等) ;第二,借款利息的核算;第三,归还借款的核算。
短期借款一般期限不长,通常在取得借款日,按取得的金额入账。短期借款利息支出,是企业理账活动中为筹集资金而发生的耗费,应作为一项财务费用计入当期损益。由于利息支付的方式不同,其会计核算也不完全一样。
若短期借款的利息按月计收,或还本付息一次进行,但利息数额不大时,利息费用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若短期借款的利息按季(或半年)计收,或还本付息一次进行,但利息数额较大时,则可采用预提的方式按月预提、确认和费用。
__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区别很多人都不清楚,今天就跟大家普及一下。其实简单直白一点的话就可以这样理解:短期借款是指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不满一年的各项借款。那么长期借款就是指长期借款是指企业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一年以上(不含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的各项借款。
对于短期贷款是还本时付息和贷款按月付息到期还本是什么意思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