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分期付款的法律问题
培训机构分期若不还钱,会产生滞纳金和罚息,时间过长的话这个分期业务会被终止。以前的消费都按逾期还款处理,会产生滞纳金和罚息,会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不是永远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的。培训机构的协议中往往会有些 “霸王条款”。
法律分析
是否构成刑事犯罪以及是否会坐牢,除了看欠款的时间,还要看信用卡欠款的本金金额。如果欠款的本金金额达到一万以上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的“恶意透支”,涉嫌信用卡诈骗罪,依法应当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恶意透支数额较大,在公安机关立案前已偿还全部透支款息,情节显著轻微的,可以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去机构学习,不能一次付清,所以选择贷款机构贷款,采用分期还,贷款公司将所需的学费全额款项交到培训机构,培训机构收到钱,同意学习,自己就与贷款机构产生借贷关系。承担合同约定的责任。学员有选择放弃学习的权利,培训机构在合同中规定不能退费是“格式条款”、“霸王条款”,培训机构和学员之间可以有约定,但约定不能违背相关法律法规。学员或家长提供缴费依据和书面材料,他们可以协调退费事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百三十四条 分期付款的买受人未支付到期价款的数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支付到期价款的,出卖人可以请求买受人支付全部价款或者解除合同。出卖人解除合同的,可以向买受人请求支付该标的物的使用费。
培训贷还没“凉”透,是否是因为监管不够不严格?
是因为监管不够严格,所以培训贷还没凉透。本身这种教育培训机构的资质就不一定合格,而他们培训的内容也不一定是对人们是有益的。他们只是把这个当成一门生意,再卖给一些年轻人,但是却还让这些年轻人去贷款来培训。
真的是违背了教育的原则,让这些年轻人在刚刚步入社会的情况下背负上了巨额的债务。 这还是非常坑害年轻人的。所以才要对他们进行严格的监管,这些私人的培训机构来弄教育的话,实际上是对教育行业很大的打击,因为他们是商人,商人是重视利益的,不会把学生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甚至还出现了培训贷这种东西。我国是有助学贷款的,但是助学贷款是完全没有利息的。而现在培训机构出台的这种培训贷,是有很高的利息的。这实际上是非常坑害学生的。他们出台的教育课程也不一定对这些学生真正有用。只是在贩卖焦虑。这些课程都会打着,只要你学几节课,然后就可以掌握这些技能。然后就可以工作时,有一个很好的提升。实际上全都是他们的营销策略而已。他们教的这些东西不一定是真正有用的。
尤其是在成人教育这一方面,他们提供的东西不一定是有用的,但是这些教育机构却声称他们的课程就可以成为清华北大的学生。他们真的敢在自己的广告语中说这些话。所以真的是虚假宣传。所以现在国家才在大力的打击这些线上教育,还有一些课外的培训机构。他们根本就不适于教育为目标的,他们的目标就是卖课挣钱。这样实际上是非常有害教育的,因为他们不以学生的利益为第一目标而是挣钱。所以才要大力打击这样的课外培训机构。
培训机构的助学贷款利息是多少?
贷款项目不同贷款的利率不同具体如下
年利率(%)
六个月以内(含6个月)贷款 4.35
六个月至一年(含1年)贷款 4.35
一至三年(含3年)贷款 4.75
三至五年(含5年)贷款 4.75
五年以上贷款 4.90
被培训机构联合壹诺金圆梦花app让我贷款交学费,利息很高能停止吗?
这个是被教育机构误导的 这个是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 贷款超过24%就属于高利贷性质了 后期千万不要被教育机构误导贷款学习 会严重影响到个人征信的
计算机培训贷款利率
利率多超10%。
培训贷一般指培训机构和P2P网络贷款机构进行合作,对培训者进行借贷,培训者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进行还款。现在招聘公司(实则为培训机构)多借助招聘网站以招聘的形式对求职者进行有偿高额培训。
报了培训机构,机构说可以分期,12800分12个月,但每个月收160的利息合法吗?
贷款的年利率为26.6231%,利率超过了规定利率上限,超过上限部分不受法律保护。
关于利率上限的规定: 2020年9月新的规定:借贷利率不得超过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的四倍(2020年4月至今公布的1年期LPR3.85%,四倍为15.4%)。具体计算如下:
设实际年利率R ,月利率R/12,则有:
月还款=12800*R/12*(1+R/12)^12/[(1+R/12)^12-1]=160+12800/12=1226.67
R=RATE(12,-1226.67,12800)*12=26.6231%
说明:^12为12次方
对于培训机构贷款的利息和培训班贷款大概多少的利息的总结分享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你从中学到你需要的知识点没 ?如果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内容,记得收藏关注本站后续更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