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如: 某人2004年初向银行贷款20万元,月利率千分之3.375,按复利计算,每月等额还贷一次
等额本息还款公式推导 设贷款总额为A,银行月利率为β,总期数为m(个月),月还款额设为X,
则各个月所欠银行贷款为:
第一个月A(1+β)-X
第二个月[A(1+β)-X](1+β)-X = A(1+β)^2-X[1+(1+β)]
第三个月{[A(1+β)-X](1+β)-X}(1+β)-X = A(1+β)^3-X[1+(1+β)+(1+β)^2]
…
由此可得第n个月后所欠银行贷款为:
A(1+β)^n-X[1+(1+β)+(1+β)^2+…+(1+β)^(n-1)] = A(1+β)^n-X[(1+β)^n-1]/β
由于还款总期数为m,也即第m月刚好还完银行所有贷款,因此有:
A(1+β)^m-X[(1+β)^m-1]/β = 0
由此求得:
X = Aβ(1+β)^m/[(1+β)^m-1]
注明:此公式出现的等比数列中,(1+β)可以看作是q,m是(1+β)的乘方数,但是如果引用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a1(1-q^n)/(1-q) [这里可以引为Sn=a1(q^n-1)/(q-1) ],那么,m就应该是这个数列的自然数,故与还款月数m持平,所以,(1+β)^m-1中的数字1不能纳入乘方里了,在此注明,以免误解。
请采纳!
等额本息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
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还款公式推导
设贷款总额为A,银行月利率为β,总期数为m(个月),月还款额设为X,则各个月所欠银行贷款为:
第一个月A(1+β)-X
第二个月(A(1+β)-X)(1+β)-X=A(1+β)^2-X[1+(1+β)]
第三个月((A(1+β)-X)(1+β)-X)(1+β)-X =A(1+β)^3-X[1+(1+β)+(1+β)^2] …
由此可得第n个月后所欠银行贷款为 A(1+β)^n –X[1+(1+β)+(1+β)^2+…+(1+β)^(n-1)]= A(1+β)^n –X[(1+β)^n - 1]/β
由于还款总期数为m,也即第m月刚好还完银行所有贷款,
因此有 A(1+β)^m –X[(1+β)^m - 1]/β=0
由此求得 X = Aβ(1+β)^m /[(1+β)^m - 1]
扩展资料:
等额本息还款法的利息计算:
等额本息还贷,先算每月还贷本息:BX=a*i(1+i)^N/[(1+i)^N-1]
等额本息还贷第n个月还贷本金:
B=a*i(1+i)^(n-1)/[(1+i)^N-1]
等额本息还贷第n个月还贷利息:
X=BX-B= a*i(1+i)^N/[(1+i)^N-1]- a*i(1+i)^(n-1)/[(1+i)^N-1]
(注:BX=等额本息还贷每月所还本金和利息总额,
B=等额本息还贷每月所还本金,
a=贷款总金额
i=贷款月利率,
N=还贷总月数,
n=第n个月
X=等额本息还贷每月所还的利息)
等额本金还款法利息计算
每月应还利息:an*i/30*dn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等额本息
在中国工商银行贷款20万、一个月还清应还多少利息?
需要确认贷款产品后才能确认到贷款利息,部分信用类贷款申请的时候可以看到利率和还款方式从而尝试计算。
同一个银行,不同的贷款品种,利息不一样,使用信用卡的话5万块用一个月200多。与贷款时间和还款方式有关。如果月还利息,年底还本金。
月利息是(按照5.6%利息计算):300000*5.6%/12=1400元。
等额本息法:
贷款本金:200000,假定年利率:4.900%,贷款年限:20年,每月应交月供还款本内息额是:1308.89元、连本容带利总还款金额是:314133.6元、共应还利息:114133.6元。第1个月还利息为:816.67;第1个月还本金为:492.22;此后每月还利息金额递减、还本金递增。
扩展资料:
计算公式
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还款公式推导
设贷款总额为A,银行月利率为β,总期数为m(个月),月还款额设为X,则各个月所欠银行贷款为:
第一个月A(1+β)-X
第二个月(A(1+β)-X)(1+β)-X=A(1+β)^2-X[1+(1+β)]
第三个月[A(1+β)-X)(1+β)-X](1+β)-X=A(1+β)^3-X[1+(1+β)+(1+β)^2]?
由此可得第n个月后所欠银行贷款为A(1+β)^n_X[1+(1+β)+(1+β)^2+?+(1+β)^(n-1)]=A(1+β)^n_X[(1+β)^n-1]/β
由于还款总期数为m,也即第m月刚好还完银行所有贷款,
因此有A(1+β)^m_X[(1+β)^m-1]/β=0
由此求得X=Aβ(1+β)^m/[(1+β)^m-1]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等额本息
征信概要上显示1笔贷款尚未结清,但是征信报告又显示余额为0是什么意思?
还清借款后,一个月征信报告上才会显示已结清。
银行或贷款机构不会实时上传记录,通常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将信息报送给人行征信系统。这也就是说,用户在当月结清了贷款,然后在当月查询个人征信报告,征信报告中的记录有可能还没有及时更新。但只要确认结清了贷款,用户几个月后再去查询,征信就会显示已结清。
拓展资料:
征信报告显示的具体内容
1、 信息概要
在信息概要中分为信用卡、购房贷款、其他贷款,所以只要你申请成功了一笔贷款,就会显示账户数增加1。
在账户数的明细下还分为发生过逾期的账户数、发生过90天以上逾期的账户数、为让人担保的笔数,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信息,只要存在逾期,在发生过逾期的账户数就会显示相应的笔数,如果逾期超过90天,基本就会被列入银行贷款用户。
2、 贷款明细
征信报告上还会显示逾期账户明细,具体到年月日,在什么机构申请了多少额度的贷款。截止到年月日,余额XX元,逾期金额XX元,X年内有X个月处于逾期状态,有/没有发生过90天以上的逾期。
由此可见,征信报告对于逾期情况记录的非常详细,银行金融机构可以依据这些信息来判断是否放贷、发卡,结清记录也会一并显示出来,在从未逾期过的账户明细下查看。
3、 查询记录
五年查的每一次征信都会在查询记录里面有显示,所以不要过分申请信用卡、网贷,短时间内频繁查询对征信会有点影响。
4、征信记录保留5年
如果逾期,从结清当天开始算起,所谓结清贷款是包括本金、利息、罚息、以及违约金等各种费用必须一次性结清才算,往后推5年。
举个例子,假设小王有一笔贷款在2017年10月25日到期,如果一直逾期不还款,那么会永远留在征信报告上,如果贷款到了2025年10月25日才全部还清,不良记录到2030年10月24日才会消除。
等额本息还款中如何求实际利率?
等额本息还款中求实际利率方法:
等额本息实际利率计算公式:
1、月利率=每月还款金额*[(1+月利率)的还款期数次方-1]÷[贷款本金*(1+月利率)的还款期数次方]。年利率=月利率*12;年利率=日利率*360;月利率=日利率*30。
2、每期应还款额=【借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期数】/【(1+月利率)^还款期数-1】 还款60期,月利率为合同约定,融资额就是借款本金。
3、如果是每年还款,利率采用年利率,期数为5期。每月还款额=[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
4、利息的计算方法分为单利和复利两种。单利的计算公式是:本利和=本金*(1+利率x期限)利息=本金x利率x期限。如:某储户有一笔1000元五年定期储蓄存款,年利率为13.68%,存款到期时,该储户应得利息:1000元x13.68%x5=684元。复利是单利的对称,即经过一定期间(如一年),将所生利息本金再计利息。
另外,选择等额本金还款方式是最好的,等额本金还款,贷款本金等额划分,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本金和剩余本金在该月产生的利息,一种贷款还款方法,与之相对应的是等额本息还款法。等额本金既然可以节约贷款利息,那很显然肯定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也就是需要前期月供金额比较高,前期还款压力比较大。等额本金的优点是能节省更多利息;缺点是前期还贷压力较大。反之,等额本息也是有利弊之处,等额本息的最大优点就是前期还款压力低,因为每个月的月供都是相等的;缺点就是贷款利息要比较高。
所以,等额本金还款法的基本算法原理是在还款期内按期等额归还贷款本金,并同时还清当期未归还的本金所产生的利息。方式可以是按月还款和按季还款。由于银行结息惯例的要求,一般采用按季还款的方式。
等额本息计算公式
房贷分两种支付方式:等额本息和等额本金,具体公式如下:等额本息:〔贷款本金×月利率×(1+月利率)^还款月数〕÷〔(1+月利率)^还款月数-1〕等额本金:每月还款金额 = (贷款本金 / 还款月数)+(本金 — 已归还本金累计额)×每月利率其中^符号表示乘方。2个月就是2次方。
假设小王在第m个月还清贷款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小王向某银行按揭贷款20万元、假设小王在第m个月还清贷款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