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突然要求结清贷款!怎么办?
最近银保监会严查贷款用途,用途没有处理好,已经到手的贷款资金会被银行强制回收,要求结清,还要追加罚息。
最近很多客户反映收到这样的信息:“ 请您在贷款发放1个月内上传用途凭证,否则我行有权要求提前结清贷款、加收罚息。”
还有的客户就直接收到了短信:“ 尊敬的客户,您好!您近期申请的贷款违规使用,已被系统监控到用于以贷还贷或者流入了房地产、股市等银保监规定的违规领域。请您在收到短信的三个工作日内结清所有违规使用的消费贷款。”
做过贷款的人都会知道,贷款是要提供贷款用途的。同时的话所有的贷款资金 不能用于买房、炒股、不得还信用卡、不得投资古董、流入民间借贷等等国家明令禁止或者限制的领域和行业 。不然的话银行有权要求立即归还并结清贷款。
银行有这样的要求,那样的要求。我们该如何面对和处理呢?
一, 我们要避免贷款用途使用不当 。特别是房贷。深圳的房产抵押动不动就几百万上千万。如果说你没有注意使用合理的贷款用途,肯定很容易就出问题了。消费型贷款,我们一般会说,用于房子装修、购买高档家具家电、或者说购买什么奢侈品之类。因为金额比较小,很容易就解决了。但是房产抵押金额巨大那么就要一个合理的贷款用途,这个时候就不能再提供完全不对称的贷款用途了
二, 积极的配合银行客户经理的检查和监督 。一般来说就算是银行发现了你的投资,或者说虚假资料之类,也会先警告你,然后才会采取行动;如果发现用途不当,也会先要求你补齐贷款用途(提供有效的发票)。你只要不太明目张胆,钱一到手就立马违规用款,基本上合理的规划一下,银行还是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所以贷款前提供合理的购销合同,后期的话积极配合银行客户经理的检查和监督,一般来说都不会有什么问题。
三、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不要去做违法国家法律法规的行为,违法犯法,不要涉及“黄、赌、毒”,不要轻易涉入法律纠纷、法律诉讼。因为一旦被银行发现你有违法行为、涉及到大额的经济纠纷之类,银行为了贷款资金的安全,也会要求你提前结清,归还贷款。
四、 按时还款,不要刻意逾期 。目前国家已经全面进入信用 社会 ,所有的银行贷款都会秒上报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所以一旦逾期,征信报告上就会立马显示逾期。而银行会定期贷后管理,也就会定期的查询你的征信报告,一旦发现了重大的逾期,银行也会查的到。为了规避风险,也会要求你提前结清。毕竟银行也是以盈利为目标的金融机构,发现风险,他们只会“雪上加霜”而不会“雪中送炭”。当然一旦出现经济紧张最好是提前和银行沟通申请延期还款。
五、 不要突然增加太多负债 。很多银行对客户的负债率是有考核的,如果说客户负债剧增,银行也考虑风控。特别是增加了非常多高息的小额网贷。那么客户很容易进入以贷养贷的死循环,成为高风险客户。比较如果负债高了,每个月要还款的金额利息都会多很多,如果客户负担不起,很容易造成全面逾期。
今年上半年国家查封了大批的对公账户,对资金的流向监管特别严格,目前深圳取现20万以上都要提前预约,并且登记提供用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前几天的文章就专门介绍,这边就不详谈了)。就连取现金都要监管更何况大笔的贷款资金呢?
所以去银行做贷款,不是说钱到手了就可以一劳永逸,后期的合理使用贷款资金,按时还款保证良好的用款记录,也是非常有必要的。每一笔贷款银行都是会有系统检测、还有银保监会的监管,不要心存侥幸,不然千辛万苦折腾下来的贷款,一个不注意就会银行要求回收、结清贷款,那就得不偿失了。
贷了10万块钱监管会查回流吗
会查。一般银行会调取申请人贷款后一个月流水,若发现有贷款资金回流现象,证明这个合同是虚假的,银行会追查贷款是否用于投资房地产或者其他非法投资用途,这些情况银行都会回收本笔贷款。
已结清贷款会在征信报告里显示吗
不会显示,不良信息会在征信报告里显示。
《征信业管理条例》对其有相应的规定:
第十六条 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征信业管理条例》是为规范征信活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引导、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制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于2013年1月21日发布,自2013年3月15日起施行。
扩展资料
我国征信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作用日益显现,征信市场初具规模。但与信用经济发展和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征信经营活动缺乏统一遵循的制度规范和监管依据,难以获取市场主体信用信息的现象与不当采集和滥用公民、法人信息,侵犯其合法权益的现象并存,影响征信业的健康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征信业发展,对征信法制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为规范征信活动,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引导、促进征信业健康发展,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必要出台《征信业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
《条例》的出台,解决了征信业发展中无法可依的问题。有利于加强对征信市场的管理,规范征信机构、信息提供者和信息使用者的行为,保护信息主体权益;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征信业管理条例》
监管检查已结清贷款吗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贷款全部结清、监管检查已结清贷款吗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