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五级分类的主要内容
贷款五级分类的主要内容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这里正常贷款指借款人一直按照合同正常的还本付息,而且借款人不存在任何影响贷款本息及时全额偿还的消极因素,贷款损失的概率为0。
关注贷款一般指借款人可以正常归还贷款,但是在归还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利的因素,如果这些不利的因素继续发展下去,这时会影响借款人归还贷款。这时贷款损失的概率不会超过5%。
次级贷款时说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已经明显出现了问题,依靠自身的收入已经不能正常还款了。这时需要通过处分资产或对外融资乃至执行抵押担保来还款付息。贷款损失的概率在30%-50%。
可疑贷款为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即使变卖了抵押物银行也不能完全收回本金,这时损失金额的多少还不能确定,贷款损失的概率在50%-75%之间。损失贷款指借款人已无偿还本息的可能,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和履行什么程序,贷款都注定要损失了,其贷款损失的概率在75%-100%。
贷款的五级分类有哪些
贷款五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按风险程度进行贷款质量的五级分类(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后三种为不良贷款)。
一、1998年以前,中国商业银行的贷款分类办法基本上是沿袭财政部1993年颁布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中的规定把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种类型,后三种合称为不良贷款,在我国简称“一逾两呆”。逾期贷款是指逾期未还的贷款,只要超过一天即为逾期;呆滞是指逾期两年或虽未满两年但经营停止、项目下马的贷款;呆账是指按照财政部有关规定确定已无法收回需要冲销呆帐准备金的贷款。中国商业银行的呆帐贷款大部分已形成应该注销而未能注销的历史遗留问题。这种分类方法简单易行,在当时的企业制度和财务制度下,的确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经济改革的逐步深入,这种办法的弊端逐渐显露,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的需要了。比如未到期的贷款,无论是否事实上有问题,都视为正常,显然标准不明,再比如,把逾期一天的贷款即归为不良贷款似乎又太严格了。另外这种方法是一种事后管理方式,只有超过贷款期限,才会在银行的帐上表现为不良贷款。因此,它对于改善银行贷款质量。提前对问题贷款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常常是无能为力的。所以随着不良贷款问题的突出,这类分类方法也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二、从2004年起,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两类银行将奉行国际标准,取消原来并行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全面推行五级分类制度。[1]贷款五级分类贷款五级分类制度是根据内在风险程度将商业贷款划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这种分类方法是银行主要依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即最终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实际能力,确定贷款遭受损失的风险程度,其中后三类称为不良贷款。此前的贷款四级分类制度是将贷款划分为正常、逾期、呆滞、呆账四类。五级分类是国际金融业对银行贷款质量的公认的标准,这种方法是建立在动态监测的基础上,通过对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实力、抵押品价值等因素的连续监测和分析,判断贷款的实际损失程度。也就是说,五级分类不再依据贷款期限来判断贷款质量,能更准确地反映不良贷款的真实情况,从而提高银行抵御风险的能力。以前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分类方法是“一逾两呆”(逾期贷款是指借款合同到期未能归还的贷款,呆滞贷款是指逾期超过一年期限仍未归还的贷款,呆账贷款则指不能收回的贷款),这是一种根据贷款期限而进行的事后监督管理方法。“一逾两呆”的不足就是掩盖了银行贷款质量的许多问题,比如根据贷款到期时间来考核贷款质量,就会引发借新还旧的现象,这样就很容易将一笔不良贷款变为正常贷款,而实际上并没有降低风险。这种分类法很难甚至根本无法达到提高信贷资产质量的目的,而五级分类法正是克服了它的有关弱点,可以及时反映商业银行的盈亏状况,因此成为改良贷款质量管理方法的选择。
三、贷款的五级分类仅提供了一种贷款的分类方法,与风险为标准的分类方法并不一致,因此,像“贷款风险的五级分类”这样的提法是错误的。
贷款五级分类标准
贷款五级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根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对贷款质量进行五级分类,即按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五类,后三类为不良贷款。
1、正常贷款
借款人和银行签订合同后,按时还款,贷款的损失为0。
2、关注贷款
借款人有能力还款,但还款存在不利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贷款的损失不超过5%。本金或利息逾期(含展期,下同)90天(含)。
3、次级贷款
借款人还款能力存在明显问题,无法偿还贷款本息,需要通过抵押资产或其他方式还款,贷款损失会在30%-50%。本金或利息逾期91天至180天(含)。
4、可疑贷款
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有抵押和担保也会造成损失,贷款损失几率在50%-75%之间。本金或利息逾期181天以上。
5、损失贷款
借款人没有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贷款肯定会亏本,对于这笔贷款,银行将在办理必要的法律手续后进行注销,贷款损失在75%-100%。借款人无力偿还贷款,在采取所有措施或所有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依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拓展资料:
一、贷款还款方式
(1)等额本息还款:即贷款本息之和采用等额月还的方式。多数银行的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都采用了这种方式。每月的还款金额是一样的;
(2)等额本金还款:即借款人将贷款金额平均到整个还款期的每一期(月)回报,同时还清前一交易日至本还款日的贷款利息的一种还款方式。每月的付款就逐月减少;
(3)每月还本付息:即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日一次性偿还贷款本金(适用于期限不足一年(含一年)的贷款),贷款计算按日计息,按月还本息;
(4)提前偿还借款人向银行申请的贷款,可提前偿还部分贷款金额,一般为10000或10000的整数倍,待银行发布新的还款计划后偿还,和到期还款金额的变化,但这种方式是一样的,新的还款年限不得超过原贷款年限
(5)提前还清全部贷款:即借款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可以提前还清全部贷款金额。还款后,贷款银行将终止借款人的贷款并办理相应的注销手续。
(6) 随贷随还:贷后利息按天计算,按日计息。可以随时一次性结清而不受罚金。
贷款的五级分类是什么?
贷款的五级分类
1、正常:正常是指借款人申请了贷款后,一直能够正常的还本付息,银行对借款人可以按期偿还贷款有充分的把握,贷款的损失率为零;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2、关注:关注类是指借款人有能力偿还本息,但有一些因素可能会干扰偿还贷款,银行判别贷款的损失率为百分之五;尽管借款人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3、次级:次级表示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了明显的问题,依靠其的收入情况无法正行还款,需要通过抵押或者融资的方式才能还清贷款。贷款损失率在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五十之间;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经营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定损失。
4、可疑:可疑表示借款人已无法偿还贷款,就算是通过抵押或者担保的方式还款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贷款的损失率在百分之五十到百分之七十五之间;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5、损失:损失是指借款人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无法偿还贷款。贷款损失率达到了百分之七十五到百分之一百之间。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须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收回极少部分。
拓展资料
贷款5级分类,是中国人民银行要求商业银行依据借款人的实际还款能力进行贷款质量的5级分类,及按照风险程度将贷款分为: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损失贷款。
需要注意的是,贷款5级分类,越往后证明借款人的资信条件越差,还款能力和还款意愿越低,所获得的贷款利率可能越高,尤其后3种为不良贷款,银行一旦放款成功,极有可能损失本息。
关于国外贷款五级分类和五级贷款包括哪些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