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力偿还债务新政策
欠款无力偿还2022新执行办法 一、《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八条规定:“债务应当清偿。 暂时无力偿还的,经债权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决,可以由债务人分期偿还。 有能力偿还拒不偿还的,由人民法院判决强制偿还。 ” 由此可见,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是肯定的。 但目前社会上债务得不到偿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力偿还,另一种是有能力而拒不偿还。 二、实践中,债务人无力偿还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暂时无力偿还。 如属于这种情况,可按照上述《民法通则》的有关规定,由债务人分期偿还。 另一种是永久无力偿还。 如果是永久无力清偿的话,则只能就债务人的个人现有财产来清偿了,这就要经过法院审理、作出判决,再付诸执行。根据数据显示,截止到2019年,我国居民负债总金额达到200万亿,人均负债达到14万。让我国一下子从储蓄大国变成了负债大国。而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因素包括物价高、超前消费流行、创业贷款需求大等等。就好比说贷款买房,分分钟欠下百万贷款和利息,需要长达十几年甚至数十年去偿还。按理说,欠债还钱,天经地义,但今年新规发布,有几类欠债可以不用偿还。
国家新规7种贷款不用还
一、高利贷对于贷款的利率,国家就曾进行过明确规定,民间贷款利率不能超过当年LPR利率的4倍,而一旦超过这一标准,则会被视作是高利贷。我们以现在3.85%的LPR利率来算的话,民间借贷一旦超过15.4%的利率,超过的部分就不需要偿还了。二、砍头息“砍头息”简单来说,就是你从第三方借贷平台借钱之后,自己拿到的钱和你实际借款的金额有差距。例如,你从借款平台借了10000元,但是扣除所谓的手续费、转款费之后,实际到手可能只有8000元,但利息还是会按照10000元来计算。这就是所谓的“砍头息”。而对于这样的情况,国家也是明确规定,计算利息只能按照到手的金额计算,超过的部分是不用偿还的。三、婚前债务我国《婚姻法》曾明确规定,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的范畴。如果配偶在婚前有债款的话,自己是无需承担还款义务的四、套路贷其实简单来说就是借贷平台通过“诱导”、“欺骗”等手段,让借款人在违背自己的意愿的情况下借款,或是让借款人从多个平台借款“拆东墙、补西墙”,越借越多。对此,国家明确规定,如果是违背借款人意愿或是在借款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现的借款,是不需要偿还的。五、合同不明的欠款无论是从银行还是通过第三方的借贷公司进行借款,都会签订一份借款合同。而作为贷款的重要依据,合同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如果你在第三方借贷平台借款时,合同上没有明确地标注金额、利息以及还款日期的话,这份合同就是无效合同。这样一来,借款人是不需要偿还这笔借款的。六、用于违法途径的借款 当借款人明确知道,你所借的这笔钱是用来危害公共安全或是去从事赌博等不法行为,却仍然将钱借给你的话,这笔钱就不在法律的保障范围内,因此也是不需要进行偿还的。七、信息被冒用产生的欠款,在这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社会,我们的个人信息,可能已经被“卖”了不知道多少次了。而有些不法分子,就会利用他人的信息,进行贷款。如果你发现自己名下莫名其妙出现了欠款的话,一定要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反映。同时,这样的欠款也是不需要偿还的。
法律依据: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三条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民间借贷合同无效:(一)套取金融机构贷款转贷的;(二)以向其他营利法人借贷、向本单位职工集资,或者以向公众非法吸收存款等方式取得的资金转贷的;(三)未依法取得放贷资格的出借人,以营利为目的向社会不特定对象提供借款的;(四)出借人事先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借款人借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仍然提供借款的;(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六)违背公序良俗的。
网贷实在没钱还了怎么办
网贷欠款无法偿还怎么办:
1、一定要让对方知道钱会还清,保持凭证完好,约定贷款金额还款期限、利息计算、违约后果等;
2.如果到了还款期,你没有钱还款,这是与借款人协商好的还款时间;
3、与对方协商分期偿还债务。
【扩展信息】
网贷,外文名称是网络借贷,p2p网贷是网上借贷的简称,包括个人网贷和商业网贷。 P2P网络借贷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的直接借贷。 它是互联网金融(ITFIN)行业的一个子类别。 2012年中国网络借贷平台数量快速增长。截至目前,活跃平台约350家,截至2015年4月,总数已达3,054家。
2019年9月,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和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印发《关于加强P2P网络借贷领域征信体系建设的通知》 支持在业的P2P网贷机构接入征信。 系统。
介绍: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然是金融,并没有改变金融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和突发性的特点。 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是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 同时,互联网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兴业态,应制定适度宽松的监管政策,为互联网金融创新留出空间和空间。 鼓励创新,加强监管,相互支持,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互联网金融监管要遵循“依法监管、适度监管、分类监管、协同监管、创新监管”的原则,科学合理界定各类业态业务边界和准入条件,落实监管责任,明确风险底线 ,保护合法经营,坚决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网络借贷包括个人网络借贷(即P2P网络借贷)和网络小额贷款。 个人网络借贷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互联网平台进行的直接借贷。 个人网络借贷平台的直接借贷属于民间借贷的范畴,受《合同法》、《民法通则》等法律法规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约束。 网上小额贷款是指互联网公司通过其控制的小额贷款公司,通过互联网向客户提供的小额贷款。 网络小额贷款应遵守现行小额贷款公司规定,充分发挥网络贷款优势,努力降低客户融资成本。 网络借贷业务受中国银监会监管。
在网贷平台的监管中,从五六千的高峰期到6月底,只有29家在运营。 专项整治工作年底可能基本完成,转入定期督查。
银行贷款还不上到期了没有钱还怎么办
依据我国 民法典 的规定,贷款到期了还没有还完的,是属于 合同违约 的情形,按合同的的要求承担 违约责任 ,如果贷款不还的, 债权人 可以起诉 债务人 。 此外,贷款人还可以和出借人协商延期还款、分期还款等措施。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 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 诉讼时效期间 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网贷2022没钱还将会面临着什么样的后果?
一、网贷没钱还将会面临着什么样的后果? 我们先来看看欠 网贷不还 会有什么后果: 1、遭遇罚息和 违约金 贷款不还,首先遭遇到的就是高额罚息,一些金融机构在罚息的基础上,还需要你支付一笔违约金,这些费用加起来,可是一笔不菲的开支,如果不想自己深陷贷款泥潭,无法自拔,还是养成良好的还款习惯。 2、信用受损 借了网贷平台的钱,逾期不还,你的信用报告就会留上污点,以后再想申请信用卡、申请贷款,就是难上加难。因为蝇头小利,错失自己的信用财富,其实非常得不偿失。有些人说,我拿的网贷的贷款,这些不会计入央行征信。且不说,现在网贷与央行的互联互通更加紧密,就是在网贷圈子里,也有一套共享的“黑名单”体系,一家不还,别家的贷款也会很难审批。 3、被各种手段催收 无论是银行还是网贷,都有自己的催收体系。初级的会给你发短信、打电话催缴,程度严重一些的,甚至会有催收人员24小时贴身紧逼,严重扰乱你的工作、生活,一般人可受不了这种“精神压迫”。 4、被起诉,资产可能被查封 也许你“抗压”能力强,觉得以上所说的后果都是毛毛雨,那金融机构也不会跟你客气,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他们也只能拿出“法院”这个秘密武器,用法律武装自己了。一旦法庭宣判完毕,你就算一百个不情愿,也必须得执行“还款裁决”,否则,法院就会依法查封你名下房产,以拍卖所得,偿还 欠款 。 5、情节严重要坐牢 一般来说, 借钱不还 这类事件都属于 民事纠纷 ,不会上升上刑事层面。但如果借款人拒不执行,坚决要当老赖,宁可跑路也不还钱,情节非常恶劣的,法院还会追究借款人的刑事责任,过份严重就会坐牢。 可见,网贷不还是可以 立案 的。 二、网贷诈骗的量刑标准 五年以下 有期徒刑 、 拘役 量刑格 贷款诈骗1万元以上不满1.4万元的,基准刑为拘役刑;1.4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6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格 (一)贷款诈骗4万元以上不足5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有“其他严重情节”。贷款诈骗4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五年;每增加8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每增加情形之一,刑期增加六个月: ⑴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 行贿 ,数额较大的; ⑵挥霍贷款或者用贷款进行违法活动,致使贷款到期无法偿还的; ⑶隐匿贷款去向,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 ⑷提供虚假担保申请贷款,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 ⑸假冒他人名义申请贷款,贷款期限届满后,拒不偿还的。 (二)贷款诈骗5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五年;每增加3 5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每增加第一项规定情形之一,刑期增加六个月。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量刑格 (一)贷款诈骗16万元以上不足20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贷款诈骗16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 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每增加情形之一,刑期增加一年: ⑴为骗取贷款,向银行或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巨大的; ⑵携带贷款逃跑的; ⑶使用贷款进行犯罪活动的。 (二)贷款诈骗20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1万元,刑期增加一个月;每增加前项情形之一,刑期增加一年。
“欠钱”可以不用还了?2021年新规下,5种债务被视作无效
人难免会有困难的时候,在自己能够承担的范围之中有合理的债务是人之常情。根据央行公布的相关数据可见,至今仍有180多亿的贷款,是由不同的企业或者个人产生的。生活离不开金钱,一旦余额不足,问题就会接二连三地出现,以至于连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为继。常言道,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可见金钱在当下发挥的作用。
随着 社会 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变化。以前很多人都是全款买房、买车,在自己所剩余额的范围之中消费,然而随着对生活质量的追求,超前消费的观念逐渐被很多人接受。花呗付款就是本月消费,下月还钱,用下个月的收入弥补本月支出的一种方式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这种消费形式收到很多青年人的青睐。
除此之外,还有借呗,只要满足信用的要求,还能够借到一笔钱。各种新消费产品蜂拥而至,虽然提高了人们的购物激情,短暂地满足了购物欲望,却导致了钱没有还上,不得不承担相应利息的结果。房价一路飙升,购房成为了很多打工人可望不可及的想法,但是房贷的形式越来越多,人们可以先住房,每月按照金融机构的要求还债,并承担合理范围内的利息。
超前消费很容易产生问题,就是消费者被利息压得喘不过气来,导致负债累累。有人为了还债,听信各种套路很深的贷款渠道,拆东墙补西墙,最后的结果显而易见。贷款产生的问题越来越多,各种恶性事件频频出现,相关部门针对这样的情况出台了相关的规定。 “欠钱”可以不用还了?2021年新规下,5类债务被视为无效。
第一类就是网络上的套路贷。此前有人因为贷款,却被放贷人引导签下利用各种“套路”合同,最终借款人在不明真相的情况下,欠下巨额贷款,利率高达100%。此外,放贷人还会利用各种漏洞制造陷阱,让借款人深陷其中,他们可以获得高额的利润。
第二类就是众所周知的非法高利贷。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凡是贷款超过正常利率范围的4倍以上,均被称为高利贷。高利贷利滚利,暴力催贷款很有可能两人逼上绝境。但是根据新规定,借款人只需缴纳标准范围内的利息,超出部分无需偿还。
第三类是通过非法贷款机构产生的贷款。互联网的发展让与之相关的各种消费模式也崛起了,之前的p2p网贷火了一把,不仅是因为它的方便,也是因为它的高利率导致的后续问题。网络上鱼龙混杂,有很多的不正规贷款机构趁着监管的漏洞出现。
网贷的门槛很低,所以成了很多经济能力不足的青年人的第一选择。违规的网贷平台利率高、风险高,还有高额的手续费,它们的存在严重损害了借款人的利益,如果之后在这种平台上借款,是无效的,可以不用还款。
第四类则是夫妻之间另一半的个人债务。夫妻之间是法定的长期契约关系,两者既有共同财产,也有共同的债务需要承担。但是共同债务是有具体的法律规定的,即必须在双方知情的情况下,并且双方都签了字才能被认定为共同债务。
如果催款只能找实际贷款人,不能找其配偶,各自的债务要有敢于自己面对的担当,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保护另一方的利益。特别是如果借款贷款人已经离了婚,另一方更不用承担共同债务。
第五类则是超过诉讼有效期的债务。如果贷款人三年之内没有还款完毕,而借款人也没有通过正确的诉讼渠道进行追债,那么时间一到,债务无效,也就不用还钱了。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一些不怀好意的借款人有意将还款期限拉长,从而获得更多的利息。
贷款套路深,选择需谨慎。对于一些不合法的贷款,国家已经加大了监管力度,但是如果真的需要贷款,还是需要擦亮眼睛。超前消费也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否则承担大量的利息也是得不偿失的。
贷款新规下没钱还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贷款新规下没钱还会怎么样、贷款新规下没钱还的信息您可以在本站进行搜索查找阅读喔。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