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之间的区别是什么?
1、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不良贷款*100%;\x0d\x0a2、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x0d\x0a如不良贷款余额100万元,实际计提80万元,假如应提90万元,那么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80/100*100%=8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80/90*100%=88.89%。\x0d\x0a3、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x0d\x0a4、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如何计算
(1)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附属资本)-扣除项)/(加权风险资产总额+12.5倍的市场风险资本)=其中核心资本
(2)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或普通股、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和少数股权;
(3)附属资本包括:重估储备、一般准备(即上面说的1%的那个)、优先股、可转换债券、混合资本债券和长期次级债务。
(4)如果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2项拨备提取不足存在缺口,要与商誉、非自用不动产和对外资本投资一并作为扣减项从分子中扣除。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
(1)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2)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为一级指标,为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
(3)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属二级指标。
(4)贷款损失准备是当存在客观证据表明贷款发生减值,按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尚未个别识别的可能性损失和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所计提的准备。银行在期末分析各项贷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
银行拨备覆盖率
也称为“拨备充足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
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该项指标从宏观上反映银行贷款的风险程度及社会经济环境、诚信等方面的情况。
依据《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体系(暂行)》,拨备覆盖率是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不良贷款的比率,该比率最佳状态为100%。
拨备覆盖率是银行的重要指标,这个指标考察的是银行财务是否稳健,风险是否可控。
银行会专门准备贷款的一般损失,另外再根据贷款的企业或个人的信用级别划出风险概率,乘以贷款的钱,最后都加起来的金额,除以不良贷款的总额就是拨备覆盖率。
1、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不良贷款*100%;
2、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
如不良贷款余额100万元,实际计提80万元,假如应提90万元,
那么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80/100*100%=8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80/90*100%=88。89%
扩展资料:
由于需要吸收公众的存款,或者以同业拆借的方式获取资金并向外发放贷款,银行企业的资产负债率相比其他行业普遍高出很多。
数据上看,A股上市银行的资产负债率全部都在90%以上,是银行杠杆经营的集中体现。
由于是高杠杆经营,银行业对风险控制非常重视。因为每一笔不良贷款的出现,都极有可能对企业利润造成吞噬。
再加上银行企业经营有明显的周期性,因此在经济下滑时期往往会有更多的坏账暴露出来,因此一个逆周期的不良资产调控机制,对于高杠杆经营的银行来说就至关重要。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计提坏账准备金,形成“资金池”以抵御不良资产,对于商业银行来说都非常重要。考量一家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水平,可以对其风险控制能力形成一定的判断。
投资价值
拨备覆盖率并非是一个“绝对化”的指标,像净利润率或者是净资产收益率,可以直接衡量企业盈利能力,银行在划分不良贷款方面存在有明显的主观性。
例如,某银行的一家客户,原本处于看似正常经营的状态,但是一旦有其他银行对其进行抽贷,这家企业就会立即破产——这种例子在各类商贸公司中很常见。那么这笔贷款应该算是可疑贷款还是正常贷款?
相信大多数银行都会将其放在“正常贷款”一栏中,因为在其他银行抽贷之前,这家企业的经营发展确实看起来是正常的。
因此对于银行来说,对于风险的认知和处理风格,可以直接导致“拨备覆盖率”这个指标数字的变化,很多分析人士都指出,不同银行间这个数字的比较效果有待考证。
但从整体来看,银行的拨备覆盖率数字还是越高越好,更多的计提就意味着对可能出现的不良资产更好的覆盖。
招商银行之所以成为过去两年时间里市场表现最好的银行股,一方面是因为其相对优良的资产质量,另一方面,也和拨备覆盖率的不断增长有密切关系:2015-2018年,其这一数字从178.95%上升至358.18%,基本达到其历史最高水准。
而宁波银行的账面拨备覆盖率则更加“吓人”,自2015年以来分别是308.67%、351.42%、493.26%、521.83%,基本上代表了A股上市银行的最高水平。
除这两家之外,还有南京银行、常熟银行等几家银行机构也都保持了高拨备覆盖率水平。在投资者普遍比较担心银行资产质量的大环境下,这些银行较高的拨备覆盖率吸引了不少投资者,股价表现在银行板块中涨幅居前。
风险应对
虽然使用拨备覆盖率比较多个银行的风控水平,无法取得100%精准的结果,但是其变化的过程对于投资者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特别是对于单个银行个体而言,如果其几年的时间里,拨备覆盖率一直处于增加状态,那么其风险抵抗能力就会不断增强。
从全球范围内来看,中国银行业的拨备覆盖率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例如,汇丰银行2017年报拨备覆盖率“仅有”164.7%,低于2017年末中国商业银行的平均拨备覆盖率181.42%。
监管层也曾试图给中国银行业的拨备覆盖率进行“松绑”,2018年初出台了《关于调整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
根据调整内容,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50%调整为120%—150%,贷款拨备率监管要求由2.5%调整为1.5%—2.5%。
监管层明确允许银行可以降低自己的拨备覆盖率。但在这种情况下,仍然有不少银行选择逆势提高自己的拨备覆盖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计算公式!教教你怎么算!
; 银行每个季度都会根据贷款业务的情况计提准备金,必须符合当地的规定和当前贷款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等因素,其中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是一个重要的指标,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一、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贷款实际计提准备/应提准备,这个比例应该大于100%,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包括客户贷款、拆出资金、贴现资产、银团贷款、贸易融资、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和垫款等。
每个季度,银行都会根据贷款情况做分析,再确定实际要计提的金额,损失准备充足率不应该低于100%,因为按规定,信用风险监测要超过预计数值,包括不良资产率、单一集团客户授信集中度、全部关联、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等指标,这是06年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核心指标》规定的。
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与拨备覆盖率有什么不同?
这两个数值的计算方法不同,一个是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另外一个是实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对应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比率。
两者的比例要求也不同,损失准备充足率不应该低于100%,而拨备覆盖率最佳状态是100%。
损失准备充足率是当客观存在证据表明贷款发生了损失,按程度计提的准备金。拨备覆盖率是反映银行财务是否稳健,风险是否可控。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是什么?
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
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为一级指标,为信用风险资产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属二级指标。贷款损失准备是当存在客观证据表明贷款发生减值,按贷款损失的程度计提的用于弥补专项损失、尚未个别识别的可能性损失和针对某一国家、地区、行业或某一类贷款风险所计提的准备。银行在期末分析各项贷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
本条内容来源于:中国法律出版社《法律生活常识全知道系列丛书》
风险覆盖率公式
风险覆盖率=净资本/各项风险资本准备之和×100%; 资本杠杆率=核心净资本/表内外资产总额×100%; 流动性覆盖率=优质流动性资产/未来30天现金净流出量×100%; 净稳定资金率=可用稳定资金/所需稳定资金×100%。 风险覆盖率的计算公式是:风险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金额/ (xx天的)风险贷款余额。 风险拟盖率表示机构的风险贷款由其贷款损失准备金覆盖的程度。 风险覆盖率这是一个反映在最坏情况下为弥补贷款损失所做的准备。 风险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金是根据风险贷款的拖欠时段按一定比例提取的。贷款拖欠的时间越短.提取的准备金数量越少。国际上许多小微金融机构采用的方法是,风险覆盖率贷款逾期180天以上的风险贷款即按相当其余额的100肠提取贷款损失预留。中国的经验证明,风险覆盖率这样的逾期贷款还有可能收回一部分或大部分。因此,风险覆盖率在这种情况下就不一定追求100%的风险覆盖率。1、拨备覆盖率=(一般准备+专项准备+特种准备)/不良贷款*100%; 2、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贷款实际计提准备/贷款应提准备*100%;如不良贷款余额100万元,实际计提80万元,假如应提90万元,那么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80/100*100%=80%;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80/90*100%=88.89%。 3、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为贷款实际计提准备与应提准备之比,不应低于100%。准备金充足程度指标包括资产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 4、拨备覆盖率(也称为“拨备充足率”)是实际上银行贷款可能发生的呆、坏账准备金的使用比率。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是衡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计提是否充足的一个重要指标。
关于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损失准备充足率和贷款拨备率的介绍本篇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